(邊佳蘭13日訊)種菜這一課,學問知多少?邊佳蘭高谷華小的“自家菜園”成了學校的“第二課堂”,播種、澆水、捉害蟲、收割都由學生、教職員及家長親力親為,從中體驗種植樂!
ADVERTISEMENT
在這所微型華小,每個年級都有2塊屬於自己的種植空間,小菜園面積雖然不大,但對於僅有25位學生的微小來說,收成綽綽有餘,並且還能以跨越重重困難、揮灑汗水換來的收成,為家教協會募款。
對於校內的“小農夫”來說,有時看著自己辛勞照料的植物茁壯成長興奮不已,有時看著幼苗一天一天枯萎卻束手無策,他們都可從中學習到照顧和愛護植物,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奧妙。
高谷華小校長李志偉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透露,其實他在調到高谷華小掌校前,已有在之前的學校設立有機菜園的想法,無奈在種種原因下無法成功落實想法。
“很多年前在新山當副校長時,剛好被派到笨珍一所學校批改小六評估考試試卷,看到他們的菜園做得很好,家教協會成員及愛心媽媽也前來協助。”
他坦言,到高谷華小掌校後,他發現學生的課外活動選擇非常有限,尤其是近幾年碰上疫情,運動會、義賣會、生活營等都無法如期展開,學生的課外活動更是受到限制。
他回顧開闢有機菜園的重重困難時形容,校方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他說,高谷華小位於偏遠的華人新村,村裡只有2家雜貨店,連尋找適合種植的泥土也成問題。
由於校內的泥土是紅泥不能種植蔬菜,小型學校家教協會的經費有限,無法花費大筆的預算購買泥土,他曾因此暫時打消開闢菜園的念頭。
不過,不久之後,校內的老師黃藝盈突然向他建議讓學生接觸種植,因為設計與工藝課程有與種植相關的內容。
“黃老師在這裡教了七八年,已熟悉村裡的居民,甚至在這裡落地生根,和家長打成一片。我將無法找到泥土的顧慮告訴她之後,她僅用1至2天的時間,就找到家協主席李光榮報效泥土,隨著一羅裡的泥土送到校園,設立有機菜園的計劃也有了眉目。”
他說,有了泥土,種植蔬菜的計劃可以進行了,但泥土放在空曠處會被雨水沖走,於是學校又找來善心家長報效空心磚頭,以將泥土圍起來。
接著下來,為了打造更適合蔬菜生長的環境、避免蔬菜被烈日曬得枯黃,菜園還需要搭建菜棚,他找人估算材料後,預計需要500至600令吉。
他透露,當時他將消息發到家長群裡,1至2天后,購買菜棚原料的資金也有了著落,更幸運的是,女校工的丈夫李耐久聽到消息後,主動協助免費搭建菜棚。
“他一個人用了大約2至3個星期完成搭建工作,更巧的是,她的太太是種植高手!”
李耐久則在受訪時謙虛地表示,他在當地居住已久,還曾就讀高谷華小,雖然自己並不是非常有成就,但他奉行“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的原則,希望能幫助到學校。
日復一日,學校進行了多次收成,李志偉坦言,收成一般上會當成禮品贈送給學生、贊助菜園者,餘下的會出售,為家協籌款。
談起種子的來源,他透露校方有時會和其他學校交換種子,以種植不同的蔬菜品種。
據瞭解,高谷華小所種植的蔬菜,包括:菜心、小白菜、燈籠椒、白蘿蔔、絲瓜、長豆、茄子、包菜等。
李志偉進一步表示,鬆土、播種都不是隨便就可以進行的,需要灌輸學生的知識不少,等到苗長大後還需要移植,蔬菜才會生長得整整齊齊。
他也指出,若重複種植,泥土會變得不肥沃,所幸家長長期會報效有機肥料,未來在學校假期也預計會讓泥土“休息”一陣子。
高谷華小今年5月12日為有機菜園舉行開幕儀式,實際上,菜園從2020年9月份就已開始運作,但因受疫情影響,今年5月份防疫標準作業程序放寬後才允許部分家長進入校園參與活動,如今才有機會舉辦開幕儀式。
六年級學生黃彩婷表示,她與同學在每個星期的設計與工藝課程都會到菜園進行活動,她覺得這個過程非常有意義。
她認為,有機菜園提供額外選項讓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而且學生也有機會享用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
同樣就讀六年級的陳惠雯則指出,她從2020年開始學習種植蔬菜,對著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收成時難免會有不捨,收成的蔬菜通常會帶回家給家人。
談起打理菜園的點點滴滴,她說自己比較害怕蟲子會造成皮膚敏感,而她認為最容易種植的蔬菜是菜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