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30日讯)“这件衣服过时了”、“这件我穿不下了”。
不再穿的衣服,你如何处理呢?是收藏在衣柜里的某个角落、随意丢弃,还是捐出去让旧衣服找到新主人呢?
ADVERTISEMENT
爱美是人的天性,速食时代,衣服喜欢就买,过时就丢。如今人们对“二手衣”的看法已改变,“二手衣”不再是已损坏的衣服,更多的是现代人认为它们“旧了”、“过时了”或“不好看了”,而遭淘汰的衣服。
士姑来区州议员玛丽娜及柏伶区州议员刘镇东认为,“二手衣”并非残旧不堪的衣服,许多二手衣“还是很新”。适逢开斋节,两人携手打破人们对“二手衣”的偏见,收集约千件二手衣,让有需要的人士免费领取。
玛丽娜受访时指出,她并非成长于富裕家庭,开斋节临近时,她和姐姐也曾感受获得过别人所赠送二手衣时的喜悦。
她继说,有时或许我们因“不喜欢”就扔掉一件衣服,又是否曾想过,对于某些群体来说,新衣服是一种奢望。
她忆起早期她曾将不再穿的衣服仍进垃圾桶,随后看见清洁工人打开垃圾桶后,精心挑选她所丢弃的衣服且面露笑容,见到这一幕的她心想:为何不将所有人不要的衣服收集起来,赋予二手衣重生的机会?
她指出,捐赠衣服者大多数为公务人员,如老师等,因为公务人员最常穿马来直筒裙(Baju Kurung),除了马来套装以外,民众还捐赠头巾、裤子等。
玛丽娜举办免费二手衣活动时,大多数选择在收入较低的地区如组屋区等进行,才能帮助真正需要的人士。
她表示,伊斯兰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想捐出物品,需要选择自己喜爱的物品,而非已损坏或劣质品,好让获得捐赠品的人士感到高兴。
她说:“比起直接扔掉,把不要的衣服捐出不仅能帮助有需要人士,也能让我们更了解贫困人士的处境。”
她坦言,身为“新yb”,最初认为本次二手衣铺活动不会成功,可是结果出乎意料,二手衣铺非常受士姑来社区响应,捐赠衣服的善心人士也非常多。
碍于面子,并非所有贫困人士都勇于开口寻求帮助,有时善心人士所捐赠的物品也未必符合他们的需要。如何让受助者有尊严,让关怀更有温度,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
刘镇东受访时坦言,设立二手衣铺背后的考量,是如何让有需要人士在最受尊敬及最有尊严的情况底下受受惠。
“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士也是人,他们也需要被尊重。”
“想把衣服捐出的善心人士不少,但该用什么方式让接受助者能有尊严的自主选择,选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衣服呢?”
刘镇东认为,二手衣铺是个平台,收集善心人士捐赠的衣服,再让有需要人士有选择的权力。
他指出,只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努力,在佳节之际,让贫困人士能欢欢喜喜的地接受别人的帮助。
刘镇东办公室本次活动开始前2个星期开始收集衣服,原本担心衣服不够,结果也出乎意料,二手衣铺开始“摆摊”后,仍然有许许多多的民众带着衣服来捐赠。
第一期活动结束时,在短短的3天内,民众到活动地点带走了约200件衣服,受惠的不仅仅是本地人,还有外籍工人、外籍太太等,在组屋楼下“摆摊”时还有碰巧路过的外卖送餐员来“光顾”。
他坦言,人民之间的互助精神固然重要,但在错综复杂的人民贫困问题面,民间微小的努力其实显得杯水车薪,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政府的政策及福利制度依然是关键。
他指出,一般上人们对贫困人士会有许多负面的刻板印象,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
他说:“我们不能排除有因懒惰而贫困的人,可是更多贫困人士是因不幸事件丧失工作能力,如车祸中受伤的外送人员等,这些人需要一个完善的国家福利制度。”
刘镇东指出,社会上更有身兼多职,一人打2份工作以上,可是养家糊口依然面临困难,这是社会薪金结构上需要改进之处,与国家制度相关,类似二手衣铺等人民之间互助的行动,也仅仅能起到微小的作用。
无论如何,善心人士所捐赠的衣服,能让在过去两年疫情中陷入经济困难、无法购买新衣服的有需要人士挑选适合自己的衣服,为他们带来一丝的欢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