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ADVERTISEMENT
你好。
我是家裡的老大,已成家多年。多年來我還是對原生家庭的負擔依然感到沉重。
家裡的一切大小事物我都需要擔當,想辦法解決等。
最近,我的父親找到了一份工作打發退休後的時間。但那份工作時間是不定時的,與載我弟弟放工的時間衝突。因此,爸爸問我能不能安排時間代替他去載我弟弟放工。
拒絕父親後又很愧疚
當下我拒絕了他,因為我不想擔起這個責任,也覺得會干擾到我自己家庭的生活作息。
雖然如此,自己心裡既感到虧欠,心裡很難受,悶悶不樂。之後,爸爸就找到了伯伯幫忙,我卻覺得自己的家務事不應該麻煩其他人,就跟爸爸議論起來。
我希望他能找份工作是輕鬆也定時的,那就能減低對日常的影響。
我也另有想法,反正每個月我都有給他家用,他是不需要那麼辛苦做工的。爸爸卻回了我一句話:“你為什麼總是喜歡為我們做主,你這樣我感到很壓力!”。這句話更讓我難以釋懷。
我沒生氣任何人,只是想求救如何化解自己內心的矛盾與掙扎。謝謝。
家裡的長子上
家人之間需要守望相助
重新審核“長子“職分
家裡的長子:
你好。感恩你的來信與大家分享你的經歷。
我認為你所面對的情況,在我們的社會里已不是新鮮事也不稀奇,這也許與傳統的家庭觀念有著莫大的關聯。
在一些家庭觀念裡,長子是家族裡的“當家”,長子的能力、責任等,很理所當然與兄弟姐妹相比之下“應該”是要比較出色的。
這也讓一部分的長子或長女難以與家庭有個健康的界限,總是很自然地對家裡的事務不能袖手旁觀,漸漸地成了一種 “習慣”,然後“忍耐”地承擔, 接著“壓抑”疲憊不忿的感受,最後,成為心靈上的枷鎖,就如你所提到的,不做時自己虧欠感滿滿,自我懷疑覺得是個不孝子,害怕別人的眼光等。
在許多人的家庭,長子、長女或唯一的男丁或女兒“應該”為家承擔多一點,就是 “因為你是最大的,要讓小的”概念,就順理成章成為家裡的一種傳統。如果與這概念有落差也許會被標籤成不孝子女、情薄、忘恩負義、自私自利等。
又有些家庭觀念,家裡排行最小的“應該”留在家中陪伴家裡的父母,因為據說通常老么是父母最寵愛的,他們都“應該”這樣報答父母,這些家庭觀念的確造成家人之間許多的不公以及傷害。
不能迎合家人需求沒對錯
話雖如此,我想你的家庭卻不是如此是嗎?依照你所描述的,你父親抱著的心態是問你的意願,而沒有任何想把責任附加在你肩上的動機。反而,我不曉得為何你會自己套上了這內心的枷鎖,演變成“應該”的情節。
每當你拒絕家人時,那就是自己的應該!我只是好奇你是經歷了什麼嗎?才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的責任與這事件對照聯繫起來。你又瞭解嗎?
你也是家裡的“好管家”,事務大小你很自然的對號入座,覺得自己“應該”為家人打點一切、做主、解決問題等。事實上,家人之間需要的是守望相助,當有不能迎合對方的需求時,也是人之常情,沒有對錯之言。既然家人沒有半點責怪你,那試問你的虧欠感是否合理?
據你所說,爸爸退休後依然找工作,可見他老人家還是很健壯且獨立,能自己照顧好自己,是可以讓家人少操心的長輩。
我不大瞭解的是,弟弟已經到社會工作,但依然需要依賴爸爸載送?到底是因為弟弟年幼還不能獨立?還是大家認為他沒能力獨立自主呢?所以需要你為他操心,還需要爸爸先安頓好他的需要,才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感覺不但是你一人如此,而是家裡的其他成員也牽涉在內一起揹負這個責任嗎?
每位成員發揮“功效”才能平衡
家是個系統,家裡的每位成員就如齒輪般轉動,彼此發揮“功效”,才能互相推動以及產生動力,取得平衡穩定的交往模式。如有一方失去“功效”或之職分要其他成員扮演或補上,那就會產生張力,難以避免摩擦。
感恩的是,你有著自我意識,覺察是自己無法放下家裡的包袱,就這樣為難了家人也苦了自己。
以下幾點讓你作為參考及反思,希望能幫助你重新審核“長子“之合情合理的職分:
(一) 智慧式關懷家人
我能感覺到你是多麼疼愛你的家人,時時刻刻都為他們的需要掛心,非得要確保他們是舒服、順利的方能放心,就好像你希望爸爸能在家享福、健康最重要,你懷的就是一個孝子的心志呀!
雖如此,這只是你單方面的期待嗎?所以,爸爸感覺到的卻是你的操控。想想看,怎樣的關懷模式既可以傳達愛意,也不會對自己以及家人苛刻的呢?例如:有家庭日,安排共同的家庭活動、聚餐、陪伴、談笑風生等。這些比起幫他們做主、處理問題、保障他們的生活會來得輕鬆、舒服嗎?
(二)放棄自己“應該”的標準
包容寬恕自己所不能做到的,因為我感覺你的家人也是明理的人,也不至於要你承擔家中的一切事務。他們何嘗不希望你會因為他們而勞碌吃苦呢?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擺脫這長子的傳統觀念,那麼就不會將這相同的重擔附加在我們的配偶,以及複製在下一代的身上。
(三)審查對家人的期望相對予自我內心需求
試問自己是否不經意地讓家人也來迎合你的內在標準?例如:家事不要對外求助或外揚,這樣會讓家人在外人面前蒙羞,或會被汙名化成不孝順、沒能力等?當然,這意思不是說你是如此想的,只是建議你可以從這觀點切入瞭解自我內心需求,順藤摸瓜自我瞭解是否缺乏自尊而產生的自卑感,覺得求助是不應該的。同時,希望家人配合不向外求助,這是弱者的行為?此外,畢竟伯伯也是疼愛你的爸爸,他們也是親兄弟,沒那麼嚴重誰麻煩誰。我相信伯伯是有經過考慮,覺得可以給予幫忙才答應父親的請求的。
如果你所面對的問題依然從中無法得到釋懷,那我鼓勵你聯絡專業的家庭心理輔導,幫助你改善現狀。
最後,我衷心祝福你閤家出入平安。
主持人上
■小啟:
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爾會跌倒、甚至受傷。《讓心亮起來》願意聽你的細訴,並安排輔導機構為你排憂解難。
讀者無論在親子、生活、學習、職場、家庭、愛情、友情、感情、人際關係等方面,遇到困擾或感到迷惑,都歡迎寫信來交流,尋求心靈諮詢。
不過,《讓心亮起來》並不是一個來函必答,有求必應的專欄。主答機構有絕對權力拒絕答覆不宜在報上討論的議題,或是性質類似的問題。希望讀者予以諒解。
來函請寄:
《讓心亮起來》負責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
地址:02-45, Jalan Masai Jaya 1, Masai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臉書:新山博愛
電話:016-275 9195
工作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務收費:半津貼制
如有任何疑問, 歡迎您撥打 016-275 9195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