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對市場的肉雞與雞蛋實施頂價制,同時一而再延長至今年6月5日。
政府也將標準淨雞零售價作第3次調低至8令吉90仙。貿消部長亞歷山大說,如不設頂價,每公斤將超過10令吉,因飼養成本已增加70%。
ADVERTISEMENT
貿消部長既然知悉飼養成本高漲70%,為何不讓雞價依市場的供求漲價,反而是降零售價,又不補貼業者的損失,這叫他們如何生存呢?
柔州中小型家禽總會抨擊貿消部第3次調低肉雞零售價,政府只會看雞價上漲而不瞭解其因,而將成本高漲的不利因素由已陷困的業者承擔。
該會也指出,玉米與大豆兩年來已分別暴漲了64%及41%。因此,政府不能讓家禽者自扛,應分擔企業者的困境。
當下除了原料起價,運輸與勞工短缺成本也繼續增加。因此,業者除了減少飼養、減少損失苦撐或被迫結束營業.
政府為了讓消費人食用便宜肉雞,已允准超市AP進口肉雞,據說這將能使價格再調低50仙。
政府允許商家進口肉雞,除了品質問題外,也使本地的飼養者欠缺競爭力,這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中小業者將結束營業,而讓舶來品充斥肉雞市場。
當本地業者不能生存時,市場就得依靠舶來品應市,這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與消費人的權益將產生負面,因為當輸出國需求增加而導致貨源短缺,價格暴漲已無懸念,屆時消費人必付更昂貴的代價買舶來品,國家也損失龐大的外匯。
政府總是採取設制頂價的手段控制物價,這不但迫使企業無利可圖、甚至虧本,也嚴重打擊自由市場經濟的運作,更讓外資卻步,最終此高風險行業將無人問津,消費人只能依靠入口貨,危機已不言而喻。
政府應讓市場經濟以供求為議價的運作,如果政府欲讓消費人減少消費,那應該補貼業者的營運成本,以確保他們有利可圖求存,而非無視成本不斷增加陷業者無利可圖、甚至虧本經營。
農糧產品入口量不斷飆升至700億令吉,說明政府的農業政策已徹底失敗,而當氣候暖化、農糧產品歉收及運費大漲下,政府與人民必須作好通貨膨脹的心理準備。
政府設肉雞及雞旦頂價制度,最終消費人將面對肉雞荒,這不是危言聳聽,是已經近在眼前。
投稿須知:
■來稿可電郵([email protected])至本報新山辦事處;
■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必須附上真實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與電話,以及銀行帳號(匯稿費用);
■投稿內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種族等敏感課題;
■字數限800字;
■編輯對來稿內容,有修整的權力;
■本須知若有未盡善處,本報有權隨時增刪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