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新山”普遍有著一個觀念:要過了柔佛古廟遊神,才算真正過完農曆新年。遊神不僅是宗教與文化活動,也承載人們的集體記憶。
柔佛古廟遊神活動於2012年獲政府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早年至今,基於鄉土情深,人們分別用文字和影像記載柔佛古廟遊神,柔佛攝影學會會長陳錦發就是其中一人。
ADVERTISEMENT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這些人那些事〉這期專訪陳錦發,請他從攝影角度來述說遊神的故事。
柔佛古廟迄今152年
柔佛古廟位於新山直律街,史學家根據廟內的一幅匾額和一口銅鐘,推測古廟建於1870年至1875年之間。匾額寫著“同治庚午”(推算為公元1870年),銅鐘刻有“同治乙亥年”(推算是公元1875年)。而這意味著柔佛古廟迄今已有152年曆史。
早年,華裔人口主要集中在新山市區,市區以外仍未開發,沿街設立的商店,樓下做買賣,樓上被隔出約十間房間分租出去,有如七十二房客。
讓時光回溯到五十年代,年約9歲的陳錦發當時與家人住在直律街樓上的一個小房間。
農曆新年期間,他與同街孩子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可到街上奔跑玩耍,穿梭在大人之間,觀看柔佛古廟遊神隊伍駕到的熱鬧景象。
五十年代的柔佛古廟遊神規模比較小,遊神隊伍主要繞境巡遊新山市區數條街道,沿街可見許多住戶到樓下街頭設神案,迎接神明過境和換香,祈求神明保祐闔家平安。
什麼是換香?陳錦發解釋,除了神明乘坐的神轎,遊神隊伍也會運載香爐,香爐車經過店屋、住家時,居民會把自家神案香爐上的香枝取出,插入遊神隊伍的香爐,而後再取走相等數量的香枝。
遊神隊伍巡遊市區,遇到居民設神案皆會停下,隊伍中的醒獅和大頭娃娃都會在案前起舞叩拜,因此遊行時間往往被拖長,遊神活動要到晚上11時才結束。
古早遊神陣容小人數不多
陳錦發透露,他兒時看到的遊神陣容比較小,參與人數不多,主要有舞獅隊、大頭娃娃、扛鏢旗等,而在夜間遊神使用大光燈照明,大光燈由受僱的印裔人士置於頭頂上行走,隊員每走一段路都需要添“火水”。
在發電機出現後,遊神改用烏絲燈泡照明,羅裡車斗載著發電機,一工友坐在車頂負責收放電線,兩排工友在隊伍兩旁用木棍高舉燈泡跟著隊伍走,負責照明。
到了少年時期,陳錦發以寬中攝影協會成員的身份,和同學一起參與遊神拍攝,並以海鷗雙鏡頭相機、黑白底片、烏絲閃光燈等裝備上場。
當年一卷黑白底片可洗出12張相片,拍一張夜間照片就需耗用一盞烏絲閃光燈。從拍照到衝相,他都一手包辦,而一卷底片要價一元多,一杯咖啡才一毛錢。
用來拍攝遊神的底片是他省吃儉用買下。他在按下相機快門前,都會慎思鏡頭構圖,絕不浪費。一場遊神的拍攝,他平均會用上一或兩卷底片。
柔佛古廟山門被拆事件發生在1991年12月29日凌晨。1964年,在還是少年的陳錦發的相機鏡頭下,古廟圍牆、老榕樹仍完好地陪伴善信,守護著柔佛古廟。
陳錦發:早期眾神夜遊照片不多
猶記得大香爐當時仍設於柔佛古廟正殿,清晨香火鼎盛,焚香菸霧繚繞,他和愛好攝影的朋友在裡面拍攝善信上香祈願,雙眼被濃煙燻得直掉淚。
早年由於黑白底片、鏡頭、燈光等條件受限,光線太暗,無法快速對焦,眾神夜遊的照片相對較少。
陳錦髮指出,七十年代過後,彩色底片誕生,一些人開始使用彩色底片拍攝古廟遊神。這時期也有了對焦鏡頭、增加自動測光功能,惟底片感光仍有侷限,環境太暗不利拍攝。
另外,他說鑑於成本昂貴,加上需送新加坡沖印,攝影人依舊用非常節省的方式拍攝遊神,彩色底片的使用都控制在兩卷左右。
過去數十年,新山的發展一日千里,柔佛古廟遊神隊伍逐年擴大,除了本地隊伍,海外文化表演團體也受邀前來助興演出,而遊神路線則從最早的只是數條街道,延伸到了義興路等地點,共長7.8公里。
沿街設神案膜拜景象不復在
隨著許多“老新山”遷離市區,早年居民沿街設置神案膜拜的景象不復在,取而代之的是多層次文化的遊神活動,被學者美稱為“人神狂歡的嘉年華”。與會者也從原本的老街坊擴大至海內外人士,包括柔佛王室成員、首相、中國大使等。
從黑白、彩色底片、數碼照相、直至多媒體直播,參與拍攝柔佛古廟遊神的攝影人越來越多。
冠病疫情未發生前,古廟遊神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到場觀看和參與。當神明聖駕出遊時刻一到,善信亢奮高聲吶喊“興啊!發啊!”,人海中除了見到攝影員高舉相機,還可望見數不清的各類手機。
來到數碼攝影時代,大家不僅能在任何光線下拍照,迅速捉住瞬間,還能無限制張數地拍攝,並馬上看到拍攝效果。
陳錦發認為,作為專業攝影員,得設法在擁擠的人群中出奇制勝,攝取更好的鏡頭,這包括添購更多鏡頭、靈活使用單腳架高居臨下拍攝。
1942年曾停辦遊神
柔佛古廟主要供奉五尊神明,分別是主神元天上帝、洪仙大帝、感天大帝、華光大帝、趙大元帥。遊神活動主要包括農曆正月十九洗街、正月廿眾神出鑾、正月廿一眾神夜遊,以及正月廿二眾神迴鑾。正月十八的亮燈儀式,是從2000年開始增設。
冠病疫情從2019年年底開始出現;2020年,柔佛古廟遊神活動在疫情初始時,獲准在嚴守標準作業程序下調整出遊模式,將五尊神明聖駕請上羅裡,加上總香爐,總計6輛羅裡出遊,巡遊路線不變,依舊是7.8公里。
2021年,國內疫情加劇,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遊神規模進一步縮小,主要儀式移至廟內庭院進行,包括眾神出鑾、夜遊及迴鑾。神明出遊暫居的行宮以及酬神戲臺,皆設於古廟庭院。
或許有人會問,柔佛古廟遊神曾停辦嗎?答案是隻停辦一次。那年是1942年,當時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入侵馬來亞。1969年發生五一三事件後,遊神活動在隔年仍照舊進行,眾神被請上羅裡出遊。
這些年來,新山中華公會領導一直在積極推動,期盼柔佛古廟遊神活動可獲申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錦發也期望疫情早日結束,讓古廟遊神活動重回昔日盛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