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港三板頭新村靠農業生存,早期這裡的馬華芭多數是種植橡膠,不過到了90年代,橡膠行業開始沒落,再加上樹齡已高,小園主開始入不敷出,況且收割膠汁的工作費時費力,因此想翻種油棕,不過因為缺乏資金,所以暫時打消這個頭。
到了1998年,橡膠業小園主發展局(RISDA)堆出橡膠翻種計劃,在官員和小園主積極配合下,三板頭63位小園主每位獲得2萬令吉左右的翻種金以翻種油棕。
ADVERTISEMENT
在這良好機制下,翻種計劃順利進行,期間也沒有出現種族、舞弊、貪汙和濫權的問題。
橡膠業小園主發展局過後協助小園主成立理事會,由身為顧問的發展局官員協調日後翻種面對的問題。
翻種計劃進行的前5年,小園主面對最大的問題是野生動物如大象和野豬破壞油棕苗。雖然,小園主已做了各種防範措施,還是沒有取得良好成果。
理事會最後向野生動物保護局求助,捉了野象後放生別處才解決問題。
接下來的日子,選區的州議員和國會議員常年發放撥款協助小園主修路、購買樹苗和肥料,使到油棕翻種計劃非常成功,直到今日,小園主還在分享這個成果。
這健全的機制在政治人物、政府各部門及非政府組織的良好溝通和協調下,造福了許多人民。
有時候我會聯想到,彭亨勞勿110英畝榴槤芭個案,會不會在開明政府機制下得以保存?應該是妙想天開吧!
再看看雪州和彭亨州最近發生嚴重水災,以及引發的各種問題。
眾所周知,每年無論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聯邦中央政府,在季候風季節來臨前就啟動水災行動理事會,各部門包括國家天災管理理事會、環境局、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消拯局、軍警等都會協調應對水災和救災工作,儘量把風險降到最低,保住性命和資產。
不過,我們看到的卻是一些政治人物利視察災情作秀,非常令人失望,而各部門也互相推卸責任,不但苦了災民,也救不了災。
在群龍無首、混水摸魚及各自為政的局勢下,想期待有一個健全的政府機制為人民解困,做夢!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