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孳璘 | 無心的違例也是違例


再一次回到地方政府擔任市議員已有半年多的時間,當初的市議會已經升格為市政廳。行政的改變、人事的變化,讓我花了好一段時間來重新編排面對問題的應對方式。唯一不變的,或許就是響不停的投訴及求助電話。
在處理各種個案的當兒,我發現仍有許多居民因不瞭解地方政府的條例而產生誤解,又或無心違例而懵然不知。
ADVERTISEMENT
如果有機會到馬賽城的住宅區走動,你會發現只要有土地的地方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種植物,尤其果樹的數量更是多不勝數,特別是芒果樹和香蕉樹。
我不時收到居民投訴,屋外的樹不是長得過於高大茂盛,就是處於半枯搖搖欲墜的狀態,就算向市政廳投訴了好一段時間,但多數都沒獲得妥當處理。這個時候,我都會要求居民把投訴個案的照片發給我。往往在看見照片之後, 我都會苦悶一笑。
很多人都不知道,市政廳只為其園藝部所栽種的花草樹木進行例常修剪,民眾自行種植的綠植則需自費處理。另外,市政廳園藝部只會選擇種植美化環境的花卉樹木,而非果樹或藥草類的綠植。而那麼湊巧,我所接獲的投訴個案幾乎都以果樹為主。當然,在遇見情況緊急的個案,我會請負責單位酌情處理。
我們不難發現,絕大部分居民由於想要美化屋子外觀或增加停車位,都會選擇封閉住家外的水溝並鋪上瀝青或地磚。有些居民則在屋子擴建之際,將屋子後方作為緊急過道的地段佔為己有。好些居民甚至會把大門前空曠的地段“物盡其用”,尤其以修建私人停車間居多。
所以,當面對水溝崩塌、阻塞發出惡臭,或蚊蟲滋生引發骨痛熱症問題時,承包商常常因為水溝的原始結構被修改、覆蓋或佔用,而被迫延緩清理工作。涉及違建的居民後來恍然大悟,但依然得面對被市政廳開罰單的下場。
有民眾告訴我,看見住家四周空曠區域沒被好好規劃覺得非常可惜。我建議大家,只要在不改變屋外結構的前提下,想要進行美化是可行的。
佔用保留地或違例擴建多年卻從未收到執法單位罰單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千萬別以這樣的觀點作為冒險的開端,因為市政廳在任何時候都有絕對的權力採取行動。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近期勞勿600棵貓山王樹被砍伐事件。在不屬於自己的永久森林保留地種植果樹,不管是在情或在理,您認為對了嗎?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