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今日面谱

|
发布: 3:10pm 08/12/2021

歌仔戏

戏班

布袋戏

歌仔戏

戏班

布袋戏

【今日面譜】歌仔戲搬上網續傳承 洪雅萍自費拍攝附字幕影片

报道/林伟良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洪雅萍(左)及陳玉花的皇帝與嬪妃造型。(受訪者提供)

一場冠病疫情讓戲班陷入“沒戲唱”的窘境,福建歌仔戲班班主洪雅萍為了繼續發揚傳統戲曲文化,便拍攝附上字幕的歌仔戲影片上傳網絡 ,讓普羅大眾尤其是年輕人也能一同欣賞歌仔戲。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今日面譜〉的主角洪雅萍(65歲),是峇株巴轄“福建歷萍歌仔戲.掌中班”班主,她自費拍攝並在網上分享的影片,也獲得許多本地歌仔戲迷贊好。

ADVERTISEMENT

洪雅萍從小就喜歡觀賞神廟廟會及酬神活動的歌仔戲,並且被臺上演員們華麗又漂亮的服飾深深吸引。

“我小時候便有唱戲的藝術細胞,每次看完歌仔戲回家後便會自行學唱, 但直到長大結婚後成為家庭主婦,一直都沒有機會正式學習傳統戲曲。”

結識戲班演員結不解之緣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福建歌仔戲班主洪雅萍自費拍攝歌仔戲影片在網上分享,獲得本地歌仔戲迷紛紛贊好。(林偉良攝)

她後來在新山從事飲食業時,認識了著名的新賽鳳戲班的演員許小翠,從此被帶上舞臺,與歌仔戲結下不解之緣。

“開始時我只是玩票性質的學習歌仔戲,所幸丈夫也能諒解,並支持我追求夢想及完成心願。”

直到1997年,洪雅萍已年屆40歲,才與另一名班主蕭歷雲聯合創立“福建歷萍歌仔戲.掌中班”,至今已有24年。

演出項目多元化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方秀桃(左起)、洪雅萍及郭寶金在後臺化妝,準備粉墨登場。(受訪者提供)

她說,戲班的演出項目多元化,包括歌仔戲、傀儡戲(拉線木偶)、掌中班(布袋戲)、弔喪清唱、功德挑弄及福祿壽三仙祝壽。

“一般人常見的是戲班演員真人演出的歌仔戲;而傀儡戲及掌中班的不同之處,則是分別使用拉線木偶及手掌掌控木偶來呈獻演出。”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歷萍歌仔戲班的掌中班(布袋戲)演出。(受訪者提供)

她說,“弔喪清唱”是在長者的喪禮上獻唱以弘揚孝道,而長者往生3年後的功德法會便會進行“功德挑弄”;“福祿壽三仙祝壽”則是在神誕活動上的賀壽演出。

“我們也曾受邀前往壽宴,為長者演出歌仔戲賀壽,但這種風氣在本地並不盛行。”

疫下演出減 堅決不解散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歷萍歌仔戲班同仁進行演出後合影。(受訪者提供)

洪雅萍透露,以前戲班每年平均有180至200天的演出,但去年疫情爆發後,一整年只工作6天,而今年也只有十多天的工作,但戲班依然堅持不會解散,並期待疫情結束後重新出發。

她指出,往年戲班在農曆七月最忙碌,有時整個月要在國內各地連趕四五十場演出,但這2年神廟及慶中元會都因為疫情而不演酬神戲,所以她也擔心以後戲班會逐漸被神廟遺忘。

“我們演戲主要是為了興趣,也是老戲骨的一種精神寄託,無論有沒有賺錢,都一切隨緣,只要有人邀請,我們就會繼續演出,直到再也沒有一個人要看歌仔戲,我們才會退休。”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各式各樣華麗的布袋戲偶服裝、兵器及道具。(林偉良攝)
大型演出需外調演員

她說,“歷萍”是國內唯一的全女性戲班(坤班),共有8名成員,包括6名女演員及2名樂師,但在一些大型表演時,需要十餘名甚至是20名演員,便會外調其他演員“跑碼頭”參與演出。

她非常感恩戲班成員們,一直堅持與戲班同在,一些成員加入戲班20多年,始終都不離不棄。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洪雅萍(右)與蕭歷雲聯合創辦歌仔戲班,兩人分別擅長文戲及武戲,一文一武配合無間。(林偉良攝)
成員老化 恐難尋接班人

“戲班除了面對觀眾流失、新生代聽不懂福建話、看不懂大戲等問題,現有的戲班成員也逐漸老化,而且難以尋找接班人,隨時面臨青黃不接的斷層危機。”

她透露,該戲班於2018年2月花了3000令吉採購新戲服,去年初也花了逾2000令吉更換4片戲臺臺觀,但還來不及派上用場就爆發疫情。

“戲班現在沒有演出也沒有收入,但每月依然要繳付戲館租金及水電費等基本開銷約700令吉,只能繼續苦苦支撐下去。”

喜歡“活在戲中”感覺

洪雅萍一直以來都喜歡“活在戲中”的感覺,從中體會人生如戲的意義。

“在演戲時,我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一些現實生活中無法做到的事,我可以當皇帝或狀元,也可以扮富翁或窮書生,體驗不同的人生。”

她本身的專長是文戲、唱戲及編劇,而且擅長扮演文弱書生及慈祥老人,而與她聯合創辦戲班的另一名班主蕭歷雲則擅長武戲,兩人一文一武配合無間。

為線上演出寫劇本臺詞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歌仔戲原本沒有劇本,只有故事簡介,但洪雅萍為了線上演出,特地撰寫劇本及臺詞,為影片附上字幕。(林偉良攝)

去年疫情爆發後戲班沒有工作,洪雅萍便自費近2萬令吉拍攝“歷萍歌仔戲”影片,然後上載至優管(Youtube)及臉書,希望藉此推廣傳統中華文化。

“我自掏腰包付工資給戲班成員拍攝影片留做紀念,讓大家有機會繼續唱戲,並請專人攝錄及嵌入字幕,讓一般民眾也能夠欣賞到歌仔戲。”

她透露,早期戲班演員較少受教育,所以歌仔戲原本都沒有正式劇本,只有故事簡介,演員們都是憑著經驗呈獻演出。

“這次我為了線上演出,特地撰寫劇本及臺詞,相信也是我國首次有人拍攝附上字幕的歌仔戲影片,讓網民可以一邊看字幕,一邊觀賞歌仔戲。”

已上傳逾10部影片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歷萍歌仔戲”影片《一門三進士》,在優管獲得近萬人觀賞,反應不俗。(受訪者提供)

她從去年9月開始籌備拍攝“老戲新唱,經典重現”系列影片,並於去年10月24日上載臉書,其中包括經典文戲如《珍珠塔》、《碧玉簪》、《雪梅教子》及《一門三進士》等。

“我至今已上載超過10部影片,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一門三進士》,在優管獲得近萬人觀賞,反應令人鼓舞。”

她透露,在疫情爆發後,有人建議她轉型做“抖音”或呈獻搞笑演出,但她卻堅持只演傳統戲曲,宣揚忠孝仁義等傳統美德,絕不為了求存,而讓戲班變質。

柔:今日面谱(12月9日见报):洪雅萍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网上分享歌仔戏影片
陳玉花(左起)、方秀桃、洪雅萍及蕭歷雲扮演福祿壽和仙童,呈獻“福祿壽三仙祝壽”。(受訪者提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