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发布: 12:34pm 02/12/2021

工大

特殊儿童

感知训练

工大

特殊儿童

感知训练

【特稿】提升特殊兒童感知學習能力 6工大生設計學習性質景觀花園

报道/摄影:李桂萍(部份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工大學生為特殊兒童設計的景觀花園和遊戲項目。(何嘉兒提供)

(新山2日訊)景觀設計,除了是對戶外設施與造景工具的整體規劃外,在幫助特殊兒童的感知訓練也起著輔助治療功效。6名來自馬來西亞工藝大學景觀設計系的學生,將課堂學習的各種技術層面理論靈活運用,自發性為一家特殊兒童中心設計了含學習性質的景觀花園。

他們希望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提升孩子們的身體協調鍛鍊和大腦智力發展,並把課堂所學貢獻社區。

ADVERTISEMENT

這6名年齡介於21歲至22歲、來自士姑來校園的大三學生,分別是何嘉兒、曹鈞淇、孫嫊晶、鄒嘉儀、胡惠清和蘇惠雙;他們是在企業基金及民眾募款所獲經費下,為新山柔佛再也花園的柔佛殘疾兒童福利中心完成上述設計項目,增添中心的孩童在戶外遊戲場地的樂趣。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李玉麗(左起)與學生曹鈞淇和何嘉兒,以及孫嫊晶(右起)、胡惠清及鄒嘉儀,希望景觀花園的輕鬆氛圍,帶動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李桂萍攝)

何嘉兒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表示,特殊兒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通過基本景觀設計要素,能夠進行特殊兒童的視、聽、嗅、味、觸覺的五感訓練來達到學習目的。

她說,有關項目並非為了交功課,而是大家期望把學術理論實踐出來及加以應用,分享參與社區服務的體驗。

該小組於4月開始策劃,半年內為有關的兒童中心完成6個設計項目,間中也舉辦線上講座會,傳達對特殊兒童景觀設計研究,促進社區關懷活動。

何嘉兒指出,小組計劃明年為視障小學生打造同樣具備學習功能的戶外景觀設計,從體育遊戲項目提升及突破自我。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在突出的小圓柱,利用橡皮筋拉出不同圖案,激發想像力。(何嘉兒提供)

設計內容方面,曹鈞淇指出,符合孩童好動特點,主要使用鮮豔色彩和圖案,營造溫馨親切的氛圍感觀,也避免尖銳拐角帶來可能的傷害。

她說,靈活性的設計為孩子們提供運動和訓煉機會,激發了想像空間,在安全的環境能夠與其他孩子一起相處交流。

“例如在活動場地鋪上人造草,把塑膠圓型長管漆上不同顏色,讓孩童把同色系的小球投入管子中,再從管子的洞口滑出,指導孩子對色彩的辨識力。”

“或是從瓶子中分別裝著各式各樣的小物品如紅豆、綠豆、黃豆、玻璃彈珠等,在晃動瓶子發出的撞擊聲響,可以刺激特殊兒童的聽覺。”

此外,中心的孩子也從接觸自然界植物形態,包括其外形、顏色、香氣、觸感等引發聯想力和調節情緒,豐富感官體驗。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自然界植物形態能引發聯想力和調節情緒,豐富感官體驗。(何嘉兒提供)

設計小組的指導教師李玉麗指出,課堂教學著重知識的傳授,學生若將理論實踐應用於生活中,學習便變得更為有意義,也是教與學專業成長的一環。

“因為在實踐過程中,學生要積極應對及解決問題,除了符合特殊兒童的創意設計,大家學習團隊合作,學以致用,提高課本內容的實用性。”

李玉麗說,對特殊兒童的學習性景觀設計不僅僅是功能空間上的設計,還需把安全等要素融入其中,她本身給予意見和互動討論之際,尚讓學生掌握自主權,這對學生日後踏出學校並進入校外世界的轉換階段十分重要。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晃動瓶子發出的撞擊聲響,刺激特殊兒童的聽覺。(李桂萍攝)

柔佛殘疾兒童福利中心教師諾嘉哈表示,特殊兒童因智力發展與身體發育的緩慢或不健全因素,所參與的遊戲需以簡易為原則,運動負荷不能過大,持續時間也不能過長。

“我們把孩子分成幾個小組,每組4人,活動時間約是20分鐘。”

諾嘉哈說,孩子們都很喜歡在工大學生設計的景觀花園遊戲,雖然場地不大,卻提供一些便於理解且有趣的遊戲,從中強化手腳協調、反應和平衡能力、靈敏性、言語表達能力等學習。

“學生在簡單遊戲中較易理解和領會老師所講解的內容,這比在室內或學校的刻板學習起著激發興趣的積極作用。”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諾嘉哈(左)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視顏色投球遊戲。(李桂萍攝)

柔佛殘疾兒童福利中心主席莫哈末雅亞說,該中心目前有20位學員,部份也前往特殊學校上課,中心內另設置感官功能室和物理治療室。

感官功能室是經特殊設計的房間,通過調動特殊的光線、音樂和物體來開發人的感官知覺,可以用來對溝通技能有限的兒童進行治療。

莫哈末雅亞感激6名工大學生在景觀花園設計的遊戲項目。他表示,疫情期間,不少志工團體持續援助該中心,向特殊孩子傳遞愛與關懷,是難能可貴的服務和貢獻精神。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莫哈末雅亞(坐輪椅者)感謝疫情期間,志工團體向特殊孩子傳遞愛與關懷。(李桂萍攝)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美麗的花卉和盆栽是特殊兒童中心師生細心澆灌的成果。(李桂萍攝)
**已签发(请置头条)**柔:封面:【特稿】:提升特殊儿童感知学习能力,6工大生设计学习性质景观花园
孩子們在景觀花園遊戲活動,放鬆心情。(何嘉兒提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