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賓 | 改革須堅持才能達致目標



馬六甲州選舉已進入第二階段,每個選區至少三角戰,甚至還有許多選區呈現多角戰的情況,最多是六角戰。
ADVERTISEMENT
這樣的多角戰情況,選情理應非常熱烈,事實恰恰相反。
競選期過了近一半,選情卻熱不起來,甚至可說是寒冷如冰。雖說部分原因是因為防疫措施的種種限制,導致各種競選活動無法如常進行,更大的原因是選民普遍上對本次的選舉缺乏熱情,更缺乏基本認識。
我與團隊到馬六甲一些選區助選,在與選民互動時發現,許多選民認為來臨星期六投票後,最多兩年後會再次迎來選舉。
孰不知,這次選舉將決定甲州未來5年的命運,跟兩年後的全國大選一樣重要。
更多的人表示,對過去幾年的政治發展感到失望,覺得自己終於等到改朝換代,卻因為政治人物的政治操守問題而毀於一旦,對民主選舉失去信心。
無論任何原因,選情的熱度將直接影響投票率,而這恰恰是希盟的短板。低投票率對勤於綁樁、老樹盤根的巫統,乃至國陣有很大的優勢。
行動黨之間流傳一個玩笑,選舉能否勝選,看看小鎮在投票日前一天會否塞車。如果塞車,表示遊子趕回鄉投票,那將大大提高希盟(行動黨)的勝選機率。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希盟過去的選舉對於遊子票的高度期待,導致忽略地方綁樁經營的失衡現象。
本次甲州選舉對希盟可說是一個警鐘,炒熱選情、推高遊子回鄉的熱情固然能提高選舉勝算,用心在地經營以保住基本盤,更是兩者缺一不可的重要手段。
我明白選民的失望與焦慮,但是我認為大馬民主制度還是有希望的,改革無法一蹴而就,必須不斷地累積與堅持,才能達致最終目標。
眼前的甲州選舉,對甲州,甚至大馬有著重要的指標性意義,我無法在星期六投票,我希望馬六甲的選民,無論支持任何陣營的選民都要踴躍投票,選出屬意的陣營,為大馬的民主制度再奠下穩固的基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