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东鱗西爪

发布: 2:57pm 16/10/2021

汤杯梦

汤杯梦

舒慶祥 | 從大馬再一次湯杯夢碎談起

文:舒庆祥(特约作者)

大馬與夢寐以求的“湯杯夢”再一次絕緣,只好寄望明年在泰國曼谷開打的下一屆湯杯賽。

ADVERTISEMENT

10月15日晚舉行的複賽中,大馬不敵宿敵印尼,成績0比3。

不過,大馬奉命上陣迎敵的第一單李梓嘉、2單黃智勇及第一雙謝定鋒與蘇偉譯皆鬥志高昂,與對手頑抗,雖輸了,但分數接近,次單與第一雙都取回一局,李梓嘉以很接近的比分落敗,3人的表現可圈可點,應給予一讚。與此同時,這也反映了大馬的羽壇新生代已冒起,有望負起今後攻城略地的重任。

在丹麥奧胡斯掀開戰幕的本屆湯杯賽,大馬羽總賽前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的斤兩,參賽目標定得不高,能打入8強已心滿意足,這種事實求是又具高瞻遠矚的戰略佈置,不給自己增添太高與太大的壓力,讓上場的球員以自己所長,儘量發揮,結果成績更好,實現了打進8強的目標,與印尼爭奪一席4強取得了不俗的表現。

本屆大馬參賽的隊員平均年齡在23歲左右,與歷屆羽總喜歡招攬已超齡或狀態走下坡的資深球員壓陣大不相同。

湯杯賽每兩年舉行一次,奪冠或想取得不俗的成績不急在一時,引進新人為長遠著想才是良策,老是借用老球員撐腰,終得不償失。

1992年大馬能重奪湯杯,是經過多年的臥薪嚐膽後才有的成績。當年大馬羽總大膽引進與重用來自中國多位的教練最明智,這項安排終讓大馬在等了22年之後再登湯杯冠軍寶座。

1992年距今2021年已快30年了,國人尤其在任羽總諸公迫不急待想再奪冠,或交出好成績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幸好現任大馬羽總教練總監黃綜翰雖屬中生代的教練,以理智沉著心細,不冒進,眼光遠大,抱著按步就班的心態,做了最符合實際的戰略佈置,賽前他就向國人說,我們是為明年5月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下一屆湯杯賽準備。

羽球就如乒乓,對於中國人一向被國人視為國球,歷史悠久,為各族人民喜愛,直接參與或做壁上觀的人數眾多,有強大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歷久不衰,更能激發與促進各族人民的愛國心,以達到團結一致。

1992年在吉隆坡舉行的湯杯賽,大馬隊在半決賽打敗中國,全場歡騰一片的熱烘烘場面,當年在場或在電視機旁觀看這場激動人心的龍爭虎鬥的人士,相信迄今依然記憶猶新。

隔天《星洲日報》在報導這場比賽的成績時,打出了“長城倒了”大標題,既創新又一目瞭然,直接反映了當時各族人民打敗中國,取得勝利的歡欣喜悅與的心情,誰敢再說華人不愛國?

本屆賽會也發生了一段插曲,一位政治人物的心態狹窄,目光如豆,無視大馬羽球運動的特質,涉嫌出言不遜,發表了種族歧視的批評及羞辱言論,傷及一位大馬尤柏杯女單球員吉蘇娜,結果招致了團結部副部長、羽總、各團體及各界人士的聲討與圍攻,最終出來澄清、辭黨職及道歉。

羽球運動的魅力及能發揮的力量,就是這樣勢不可擋,它比許多政治人物華而不實的所謂民族團結論更實際、更實在,沒有造作、花言巧語,而是在觀賞羽球比賽時直接發自內心的情感。

羽球也是大馬唯一在世界體壇能與人爭一高低的球類運動,我們實在在有這本錢。自湯杯賽自1949年創辦以來,大馬(包括之前的馬來亞)己先後奪了5次冠軍,栽培了頂尖與優秀球員如黃炳順、莊友明、古納蘭、米斯本、鄭求山、李宗偉等。

大馬羽總運動的優勢,還是在於獲得政府、羽總、商業機構及各界人土的大力支持,以本屆這支隊年輕又富有朝氣的隊伍為基礎,假以時日,重演1992年奪回湯杯的歷史也不會是空話。

羽球運動既能為大馬在世人眼中爭光,又是培育愛國主義與杜絕種族主義的最佳良方,全國上下應全力推動羽球運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