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发布: 5:40pm 10/10/2021

【善心美事】減輕照顧病患者負擔 WSC免費借出醫療器材

报道:李桂萍 部份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封面特稿**柔:善心美事:WSC慈善机构免费借用医疗器材
志工細心檢查器材,以便下一位需要的家庭用得放心。(吳志威提供)

(新山10日訊)現年29歲的吳志威年少時曾照顧罹患癌症的父親,除了明白照顧者所感到的身心疲憊,也深知家中沒有充足醫療輔助器材及需用品的擔憂。

投身社會職場及接觸義務工作後,吳志威與一群志同道合志工組成WSC非營利慈善機構,提供有需要者免費借用醫療器材,減輕居家照顧病患的壓力與負擔。

ADVERTISEMENT

**封面特稿**柔:善心美事:WSC慈善机构免费借用医疗器材
b928lgp01 吳志威:提供免費借用醫療器材,減輕居家照顧病患的壓力與負擔。(李桂萍攝)

吳志威:曾照顧癌父瞭解感受

吳志威的父親在他12歲時不幸患上癌症,3年後病逝。父親患病這段期間,吳志威都在身邊照顧直到父親離世,瞭解照顧者經歷的感受,以及家庭中長期病患或重症病患需要某些醫療輔助設備,讓病人出院後得到良好的後續照護。

該機構提供免費借用的醫療輔助器材,包括病床、各類輪椅和柺杖、流動馬桶、四腳助行器、充氣床墊等。

**封面特稿**柔:善心美事:WSC慈善机构免费借用医疗器材
各式柺杖讓有需要的家庭借用。(吳志威提供)

向熱心人募捐輔助用品

吳志威表示,目前機構裡備有88張病床、300臺輪椅,以及柺杖、流動馬桶,吸痰機等醫療輔助用品,這些器材都是向熱心人士募捐所得。

“病患住院治療期間一般不用擔心設備問題,但出院回家後,顧及照護更方便,可能就面臨需要買輪椅、電動病床的難題。特別是照顧者沒辦法單獨靠自己的力量移動患者,需要考慮使用電動病床來幫助患者起身。”

他指出,行動不便或是重症臥床的病人,居家療養需要準備好所需的醫療設備和需用品,而對經濟有困難的家庭,該機構提供的相關資源協助,除了減少金錢上的開銷,也使照顧者能夠安心料理病患日常生活。

“當初接觸以愛社區及臨終關懷中心活動後,發現居家醫療器材的迫切需求,於是決定在服務項目中,額外提供醫療輔助器材借用,希望幫助一些家庭解決相關問題。”

**封面特稿**柔:善心美事:WSC慈善机构免费借用医疗器材
志工對借用的器材都加強消毒管理。(李桂萍攝)
加強消毒 審慎檢查效能

為了確保品質和安全,志工對借用的器材都加強消毒管理,審慎檢查、準備和測試各項器材的效能。

“如果是普通的維修,志工們就自行動手修護,太複雜的問題,只好交回給廠商解決,以便下一位需要的家庭用得放心。”

“司機把器材運送至借用者府上再負責組裝,架設妥當後,司機會概略說明運作。在借用期間,志工定期聯繫對方,跟進了解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問題。”

吳志威表示,將心比心,該機構希望提供的服務能幫助別人、給予關懷,正如機構名稱WSC即“We Share & Care”的初衷與理念,通過與他人分享的過程,學習“關懷是一種責任,溫暖是一種力量”。

**封面特稿**柔:善心美事:WSC慈善机构免费借用医疗器材
輪椅是居家照顧病患所需的器材之一。(李桂萍攝)
百名志工來自不同族群

WSC於2017年成立初期,是透過身邊朋友以每月20令吉捐款,一起向社會弱勢群體獻出愛心。發展至今,約百名志工團來自不同種族與職場領域,大家各盡所能,在別人的需要裡, 看見自己的責任。

志工們定期到社區拜訪老人院、兒童之家、青少年中心、殘障中心等組織。疫情期間,該機構也配合其他慈善團體,每星期有三至四天到新山區的老人院、兒童之家及戒毒所派送飯盒、麵包或糕點。

此外,該機構同時捐助款項與醫療器材給新山蘇丹後阿米娜醫院(中央醫院)和蘇丹依斯邁醫院(班蘭醫院),派發物資給貧困家庭,在疫情困境中度過難關。

吳志威披露,他來自父母親離異的破碎家庭,父親病逝後,自己半工半讀完成中學學業,令他體悟五味雜陳的成長經歷,也感恩身旁給旁鼓勵支持、伸出援手的朋友、師長及參加的舞龍隊隊友相助,希望藉由機構提供的各種義務工作,回饋社會、傳遞溫情。

**封面特稿**柔:善心美事:WSC慈善机构免费借用医疗器材
志工於疫情期間到戒毒中心派送麵包。(吳志威提供)
**封面特稿**柔:善心美事:WSC慈善机构免费借用医疗器材
病床的借用率為最高及普遍。(吳志威提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