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手捏一捏、揉一揉,利用软陶土设计出细节满满的耳环,戴上去就有种低调的时尚感;软陶饰品不仅小巧精致又耐看,还让DIY爱好者享受“玩粘土”的乐趣,成为近来手作界的新宠。
手作饰品向来深受欢迎,而软陶土因着色彩绚丽、可塑性高的特色,吸引手作爱好者们纷纷加入“捏泥人”的行列,发挥创意打造出不同造型的软陶饰件。
ADVERTISEMENT
软陶土(Polymer Clay)又叫塑泥,有别于一般陶土或粘土,其特色在于经过烘烤后就可定型,制作成质地坚硬、色泽亮丽的陶艺品。
戴腻了闪亮亮的金属耳环?本期〈时尚记事簿〉就为读者介绍别出心裁的手作软陶耳环,让你的造型多出变化与精致感!
许嘉芸:创立自己品牌
手作软陶耳环业者许嘉芸(29岁)是在两年多前,从网络无意中发现软陶土制作成的饰件,于是在好奇之下开始搜寻资料、购买材料,尝试自己DIY制作,并在不久后创立自己的品牌。
她说,软陶与纸粘土或轻粘土不同,其材质防水且不易掉色,由于可以捏塑出许多细节,成品也不似陶瓷易碎,因此很适合制作成小件的首饰。
只需烤箱烘烤定型
“如果是一般的手拉坯陶土,需要使用高温烧陶窑炉来制作,而软陶土只需要使用一般烤箱,烘烤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定型,温度和时长取决于作品大小和厚度。”
许嘉芸指出,不同牌子的软陶柔软度也不一样,因此她在烘烤时,必须掌握好温度,否则成品会烧焦。
“制作软陶耳环是不需要额外上色的,我们会将不同颜色的软陶土调配成需要的颜色,比如亮色或暗色、时下流行的莫兰迪色、马卡龙色等。”
她透露,制作软陶耳环所须的工具包括扞面器、雕刻刀等,作品烤好后放凉了再用砂纸磨滑,之后加上耳针或其它配件,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低调具个人特色
许嘉芸认为,软陶耳环的色彩丰富,也能够呈现较多细节,它既不会像金属或钻石般过于炫目,也在低调中带有个人特色,即使是上班或平日外出都适合佩戴。
她透露,软陶耳环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她通常每个款式的耳环只制作一对,而融入大自然元素的设计,比如花卉草木、海浪纹路等,是较受欢迎的系列。
“我的灵感通常来自花花草草,比如最近流行的多肉植物,也可以作为耳环图案,还有大理石纹、应景主题如圣诞节等。”

顾客订制“姐妹耳环”
此外,她提到,客制化的软陶耳环也颇受青睐,曾有顾客在结婚时,为姐妹团订制同个系列的“姐妹耳环”。
“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名顾客在好朋友结婚时,为她订做一对母女造型的耳环,来纪念对方已经过世的母亲,令人感动,也非常有意义。
许嘉芸说,很多人或许会误以为软陶饰品很有“份量”,实际上,它十分轻巧,由于是纯手工制作,软陶饰品的外观也会有些许手掌捏压的痕迹,但这正是它的独特之处。
黄梓菱:制作占用空间不大
热爱手作的全职妈妈黄梓菱(33岁)则认为,制作软陶饰品所需要的空间和器材都较小型,相比手工拉坯陶瓷,更适合作为闲暇时的兴趣。
她透露,她是在机缘巧合下,从网络看到欧美国家手作者所分享的作品,由于她此前就已拥有手作饰品的经验,因此接触之后很快上手。
她笑说,原本只是打算用软陶土制作一对耳环给自己,没想到“越做越多”,目前经常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设计耳环时,要如何把想象化为实物是比较难的部分,而且实验过程中也可能会失败。”
黄梓菱说,她其实很少留意时下流行的饰品款式,而是主要从生活中得到灵感,其中,较受欢迎的设计包括立体花卉系列等。
她指出,每一对软陶耳环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少顾客也向她订制专属耳环,譬如曾有推广汉服文化的女生,向她订制中国风软陶耳环。
烘烤过程须拿捏精准
黄梓菱指出,软陶耳环在捏塑的过程是最耗时的,基本上,完成设计构想再开始动手制作,只需花1到2个小时就可完成。
“烘烤的时间长短,依不同牌子的软陶土而定,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太高温,否则容易烧焦,而太低温则会难定型,使得成品容易裂开。”
她说,软陶耳环在烘烤后还得进行磨砂,表面也不如机器制作般光滑,比如边边角角和背面会残留捏揉的痕迹,就需要磨平。
她也说,软陶土的颜色比较鲜艳,也有一定的韧性,是颇为独特的材质,除了可以制作耳环以外,也可以制作成项链、手链的吊坠等。
她笑言,本身会“爱上”制作软陶耳环,是因为它占用的空间不大,只要家中有烤箱就可以DIY制作,处理起来也非常方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