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導致許多活動被逼取消,對於以樂齡人士居多的業餘文化音樂團體來說更是充滿了挑戰,團員不能群聚練唱、不能演奏,活動幾乎停頓。
為了突破困境,麻坡就有一批爺爺奶奶級的歌友及華樂團團員,克服電腦科技難關,勇敢採用線上方式互傳美妙的歌聲和樂曲,繼續傳承歌樂藝術文化,邁向時代的大前端。
ADVERTISEMENT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時尚記事簿〉,走訪了麻坡凱歌歌樂協會的團員及導師,聽聽他們如何從無奈、抗拒到慢慢與電腦科技時代接軌的心路歷程,體驗疫情新常態下不一樣的生活記錄。
鄭靜芳:號召上網課任務艱鉅
麻坡凱歌歌樂協會會長鄭靜芳受訪時指出,嚴峻的疫情讓該協會屬下的合唱團、華樂團及口琴合奏團猶如行走在崎嶇的路上,活動停擱了復辦,復辦不久後又被迫擱置,團員的士氣都已跌至谷底。
“去年3月落實行動管制令至今,我們的活動斷斷續續展開,可說運作困難;今年4月底更陷入低迷狀態,活動完全停頓,歌聲和樂曲不再飄揚,不免讓人憂心。”
由於擔心辛苦成立的組織被疫情擊垮,她毅然號召團員走出困局,順應大趨勢把合唱團、華樂和口琴合奏團帶到線上,把實體課轉成網課,以繼續推廣和傳播音樂藝術,共同傳承民族音樂的使命。
鄭靜芳坦言,凱歌是業餘團體,號召團員上網課是艱鉅的任務,很多團員都是抱著業餘消遣性質參與,要讓這些六七十歲,甚至八十歲的樂齡團員對著電腦或智能手機上課,真的不容易。
足足堅持了4個月
“為了不被淘汰,我們決定在今年5月底啟動網課,剛開始時堪稱困難重重,有人反對,也有少數人因此離隊;但經過多番努力,團員們終於克服艱鉅的挑戰實踐線上學習,凱歌做到了!”
她表示,堅持了足足4個月,如今不管是六十歲或八十歲的團員,都能順利操作手機或電腦屏幕上網課,彼此隔空相見,繼續用歌聲和音符交流,讓她頗為感動。
“應用網絡已是一種新常態了,我們要與疫情共存,過新常態生活,才不會被淘汰或被疫情擊跨。”
創立一個組織不容易,要永續發展更是不簡單;鄭靜芳希望熱愛合唱藝術的朋友能突破疫情下的困境,並祈願大家一起努力加油,繼續堅持下去。
吳肇強:提供3個月學費優惠
麻坡凱歌歌樂協會副會長吳肇強說,在疫情的衝擊下,許多宗鄉團體的活動已開始轉移到線上進行,而作為文化藝術組織,凱歌也必須突破困境,以樂觀的心態來面對不樂觀的疫情,堅持推動音樂藝術的使命。
也是口琴合奏團團長的他表示,為了鼓勵團員融入新常態,該團特別為團員提供3個月的學費優惠,希望通過此舉提高大家的士氣,克服難關與科技時代接軌。
“從線下到線上,看到學員這幾個月來從碰釘子,到逐漸掌握電子器材的操作,確實讓人感到振奮,希望這份堅持音樂嗜好的心能夠繼續保持下去。”
潘碹:活到老學到老
合唱團團長潘碹指出,為了維持對歌唱的熱忱,團員決定勇敢踏出第一步,從實體上課轉換至網課,過程中雖然波折重重,但大家充分展現了有心不怕難,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終於取得了突破。
她說,凱歌合唱團有三十多名團員,年齡從45歲至83歲,大部分是退休人士;值得開心的是,他們在孩子或孫子的協助與指導下,如今都能準時參與每星期三和六的網課,可說取得一大突破,證明年長者也能與時並進,不怕被時代淘汰。
馮世芳:放慢腳步互相配合
口琴合奏團理事馮世芳則表示,所謂萬事起頭難,雖然一些學員在上網課時學習進度比較慢,但為了讓他們趕上節奏,較資深的團員都會放慢腳步加以配合,彼此互相扶持和鼓勵,力求奏出更悅耳動聽的音符。
“上網課美中不足的是無法一起合奏,但大家對著熒幕個別練習和吹奏時,旁聽者會點出其中的優點和缺點,大家互相學習,從中自我提升,精益求精。”
黃潔柔:耗時指導磨耐心
凱歌合唱團聲樂指導老師黃潔柔說,網課的最大挑戰是必須抱著更多的耐心,指導耗時的同時還得協助團員克服各種上線的困難。
她說,由於團員都是年長者,有的不會看譜,有的不懂操作智能手機,也有團員面對家裡網速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團員互相配合與體諒,大家如同一家人般彼此包容、鼓勵,體現熱愛音樂藝術的崇高精神。
許龍年:錄視頻糾正問題
凱歌華樂團指導老師許龍年指出,實體課和網課皆有利弊,只要把優點加以發揮,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舉例,每當學生遇到網速問題,他都會要求學生個別錄製短視頻,並且從學生的獨奏中點出需要改正和調整的地方,所以相比實體課,網絡學習的進步空間也會比較大。
他也欣慰每次華樂團學生上網課的出席率都超過80%,對於這批樂齡團員來說真的難能可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