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銅 | 181變10



國防部高級部長拿督斯里希山慕丁日前對媒體宣佈,我國現有的防疫標準作業程序(SOP)將從原本的181個,簡化成10個。獲悉此新聞,我頓時發愣,不由得心想:簡化得太過頭了。
ADVERTISEMENT
誠然,執行了超過1年的防疫標準作業程序有必要做出適時的調整與合理的刪減,甚至推陳出新,也不為過。可是,政府如此“大刀闊斧”地向如今的防疫標準作業程序下手,計劃從181個減到10個,似乎簡化得太不邏輯又太不科學了。即使數學減法再如何不濟的人,下意識也會察覺到“不妥之處”。
據報載,國防部將連同衛生部、財政部和通訊及多媒體部,針對國家復甦計劃4個階段共181個防疫標準作業程序展開探究和調整,而簡化至10個似乎將是聯合會議的最終決定。
坦言,我贊同為防疫標準作業程序進行刪減,惟對這“過激瘦身”之舉心存疑慮,唯恐會帶來“欲速則不達”的反效果。
理論上,該181個防疫標準作業程序是經過會議之後才拍板定案,針對當時的冠病疫情而制定。實不相瞞,理解能力較弱的我對4個階段的國家復甦計劃尚混淆不清,而所謂的181個防疫標準作業程序更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僅受過高中教育的我只知道,181個防疫標準作業程序臃腫得像極我國內閣正副部長的人數,但簡化到只剩下10個似乎情理不通,此舉顯得過度“戲劇性”,太不按常理出手了。
恕我直言,我國防疫標準作業程序的“過激瘦身”在於配合政府計劃在近期內“大解放”各個領域的意願,純屬“推波助瀾”之舉。環顧國內疫情局勢,政府仍得正視防疫標準作業程序,過早和過激刪減標準作業程序會不利於防範疫情,理應三思而行。
投稿須知:
■來稿可電郵([email protected])至本報新山辦事處;
■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必須附上真實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與電話,以及銀行帳號(匯稿費用);
■投稿內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種族等敏感課題;
■字數限800字;
■編輯對來稿內容,有修整的權力;
■本須知若有未盡善處,本報有權隨時增刪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