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慶祥 | 受盡“欺負”的陳六使應給他平反了!



南大創辦人陳六使逝世49週年紀念,2021年9月11日,新馬南大校友在星洲日報全國版刊登了一則四份之一版的追思廣告。
好多年沒見過的事,如今再現,由此可見,陳六使並沒有被人忘記,他依然活在眾人的心目中。
ADVERTISEMENT
其實,沒有人會把他忘記,尤其是受其恩惠的南大人,因為沒有陳六使,就沒有南大,沒有南大,就沒有今天的南大人。
南大的創立與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是與我們這一代馬新華人休慼相闗的。
1958年3月18日,南大校舍開幕,在裕廊路擠到水洩不通,雲南園人潮一片,年僅15歲的我,人沒在現場,在新加坡家中通過麗的呼聲的現場直播,在似懂非懂的幼小心靈中,已多少能感受到現場氛圍帶來的震撼。
當時的馬新華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致支持南大的創辦。
1959年上了剛創辦的端蒙中學一年級,如今思之才深深體會南大的偉大。當時在班上執教的年輕老師,如教華文的王秀梅老師、教歷史的黃金英老師,還有其他如教地理、數學的老師,無不來自南大,這就是南大對華教的貢獻。
1964年中學畢業,本想報讀南大,但因與端蒙同為義安公司創辦,並在同一建築物的義安學院已開課1年,舍遠就近,就選進義安中文系。該系陣容強大,中文導師是李辰東教授、英文導師錢歌川,在學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因學潮闗系,只讀半年餘就提早離開了。
1968年離開新加坡,至1988年才得以重新踏足獅島。
從未與仰慕已久的雲南園結上情緣,是我一生一大憾事。
在那個風雲激盪的年代,雲南園不斷出現的風波,一直緊扣人們的心絃,而南大生始終是這股風潮的浪中人。
1963年2月2日,新加坡政府採取“冷藏行動”,百多位反對黨人士被捕,包括一批南大生也失去了自由。同年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成為馬來西亞大家庭的一員。
5天后的9月21日,新加坡舉行加入大馬後的第一屆大選,結果行動黨勝出。
這一屆選舉,不少南大生分別披上行動黨與社陣的戰衣出陣,李光耀在其選區就面對南大生黃髮祥的挑戰。
身為南大創辦人的陳六使在這關鍵時刻發表公開聲明,籲請新加坡人民投票支持所有的南大生候選人,不論他是代表何方上陣。
大選結果,行動黨得37席、社陣得13席,1席由王永元贏得,行動黨組織政府。行動黨有較多南大生中選,如何家良、莊日坤等人,後都被委以重職。
社陣中選的南大生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謝太寶,新加坡加入大馬後,他還是大馬國會的一位議員。仍健在的謝太寶在新加坡獨立後,前後失去自由長達30年(包括被拘留及釋放後被限制在烏敏島)。
選舉成績揭曉後的第二天,即1963年9月22 日,在新加坡政府一道通令下,陳六使的公民權褫奪了,從此消失在大眾廣庭之中。
1972年9月11日,陳六使逝世,享壽76歲,逾6千人包括南大師生及來各地的南大校友 ,還有沿途在旁目送的數不盡人潮,為他舉辦也見證了一場既盛大又莊嚴的葬禮,給了他一個永刻在史冊上的正名。
49年後後,新馬南大校友刊登的追思廣告,“水源木本,勳業永存 ”8個大字,是對陳六使一生為南大作出貢獻的最好概括與肯定。
陳六使往生後49年來,各界書寫介紹、追念他的文字多如恆河沙數,惟文字不長,形象具體、鮮明,又能活靈活現體現真實的陳六使 ,當推舉世著名大作家韓素音所著的《吾宅雙門》一書中一段文字,尤其是那句:“他受欺負受夠了”。
通過她的生花妙筆,讓我對這一位平生從未謀面,卻在數十年來心存敬佩的人,有了一個更深刻的體會與認識。
韓素音寫道:“由於支持南洋大學,我接到了新加坡福建會館的邀請。我沿著不是顯 眼的建築拾級而上。……聞名的陳六使從一個內間出來歡迎我。他的穿著很平常,下身穿一條寬鬆的褲子,上衣領釦敞著,露出裡面的襯衫……新加坡普通的工人是這麼打扮的。……他光腳穿的涼鞋,可以花一塊錢從小衚衕買到。會館的其它成員和他一樣,穿著並不講究,顯示了他們當勞工出身的。按福建習慣,端出來的茶用很小的杯子盛。陳一邊扇著芭蕉扇,一邊打量著我。他的頭很大,留著平頭,一張臉與眾不同,既平常又機靈,下巴很大,一副硬漢子的模樣,可是又顯得深沉。我很喜歡他,他掌握了很大的權力,可是十分誠實,這時他很生氣,他受欺負受夠了。”
那時他所以深感受欺負,是因為剛創立不久的南大發生了校長林語堂事件,他受盡了一肚子氣,最後由他自掏腰包30萬餘元送走他了事;58年後的今天,他被褫奪公民權欺負的這件事,也是到了給他平反的時候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