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指路之私房好菜】雕刻擺盤裝飾菜餚 家常菜 變 精緻餐點



疫情中,很多飲食業被迫更改平常的營業模式,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的〈食客指路〉因而指向讀者的家中,讓大家一起來推薦“私房好菜”。
同時,我們也歡迎讀者給大家“指路”,若有私房好菜介紹,請到《大柔佛》的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inChewJohor)留訊,我們會跟進。
ADVERTISEMENT

為吸引家人的食慾,她以一雙巧手,用冰箱現有的食材來加以雕刻擺盤,讓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變身成為堪比出自酒樓大廚之手的精緻餐點,將平凡化為不平凡!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食客指路之私房好菜〉,由周欣穎(25歲,律師事務所實習生)推薦媽媽王淑筷(56歲,全職家庭主婦)的精緻家常菜。

周欣穎:分享母親作品引關注
周欣穎透過線上視頻通話方式受訪時分享,她經常將媽媽烹煮的佳餚上載至社交媒體,不僅受到身邊朋友的讚歎,甚至有來自國外的網友開始追蹤和給予讚許。
“我的朋友形容,媽媽就如媽媽級別的大廚;也有人表示,家常菜可以擺盤到那麼精緻,若開餐館,他們將會給予支持。”
她也指出,媽媽不是隻在特別節日才會特地擺盤,而是經常都會利用家中現有的食材加以裝飾菜餚。她笑稱,小時候媽媽經常會將蘿蔔切出花紋,讓她誤以為那是蘿蔔的原型。
“除了蘿蔔外,媽媽也會使用黃瓜、玉米、毛豆、番茄等色彩鮮豔的食材做雕刻和擺盤,這也讓家人對她烹煮出來的佳餚更加期待。”

搭配鮮豔食材添食慾
她說,菜餚搭配了色彩鮮豔的食材,讓人看了很有食慾,也可達到營養均衡。
“除了精緻的擺盤外,媽媽對自己的廚藝也很有要求,經常應家人的要求,自己研究菜色。”

海鮮取代豬肉制海鮮紗籠
她回憶道,記得有一次兩人一起看泰劇《天生一對》,劇裡提到“豬肉紗籠”這道佳餚,她即興致勃勃地要求媽媽試著烹煮。
“因為我不愛吃豬肉,所以媽媽就用蘇東、魚漿等海鮮取代豬肉,再用菠菜面線纏繞著海鮮肉球拿去炸,取名‘海鮮紗籠’。”
她形容,海鮮紗籠的口感外酥裡嫩,鮮香的海鮮蘸上媽媽改良的泰式甜辣醬,讓她吃了宛如一秒穿越回泰國王朝時代。
此外,她還推薦媽媽製作的燻鴨肉和腐竹卷。她說,媽媽講求食材的原汁原味,不會特別加入太多調味,以讓家人可以品嚐到食材的鮮美。
王淑筷:就地取材發揮創意
王淑筷披露,在以前還沒有酒樓的年代,她的母親的工作,就是在甘榜內幫人擺喜宴。
“我的媽媽手很巧,非常厲害切東西,我跟她同樣都沒有特別學過,都是自己隨性發揮,而我是在媽媽的耳濡目染下,發揮創意為家常菜做雕刻擺盤。”
她表示,若要加上擺盤,她通常會花費兩個小時準備一大桌美食,否則就只需要逾半小時。

自研廚藝吸引孩子食慾
她指出,她不會為了做特定的造型而特地購買食材,一般都是隨性利用家中現有的食材來加以改造。
“如此一來,家人對於酒樓餐館的要求也隨之提高。”
她坦言,在她年輕時,儘管母親的廚藝很好,但她卻不會烹飪;直到結婚後,為了孩子,她才每天學煮不同的食物,設法吸引孩子的食慾。
她說,當時網絡不發達,她惟有自己研究如何煮得好。
與友人分享食譜製作法
根據王淑筷的做法,“海鮮紗籠”的內陷可根據喜好選擇並加以調味,因為她選用的是魚肉,自身已帶有鮮甜的味道,她僅撒上鹽和胡椒粉提鮮即可。
之後,她會將菠菜面線燙軟,包裹內陷後放入鍋中高溫油炸,並選擇搭配泰式醬。
“若是使用豬肉,可將麻油、切碎的大蔥、玉米、鹽、糖、青蔥和蔬菜加入攪拌。”
她說,她經常會在做好菜餚後,拍照發送給同樣熱愛烹煮的網友,並且分享食譜和製作方式。
“在看到其他人的成品後,也會激發我新的烹飪想法。”
隨機做出香茅蝦棒
她表示,之前收到他人贈送的香茅,她就靈機一動製作成香茅蝦棒。
“首先,將香茅切段,蝦肉撒上鹽、麻油、胡椒粉、切幼的大蔥和胡蘿蔔,若喜歡吃辣,可加入辣椒。”
“之後,蝦肉加入玉蜀黍粉,拍打蝦肉使它有彈性,再抹到香茅上,放入油鍋煎至金黃色,完成後可蘸酸辣醬吃。”
她說,她喜歡品嚐食材的原汁原味,因此不會加入太多調味料,這樣可品嚐到海鮮的鮮美。
為懷孕女兒煮健康餐
另一方面,王淑筷在女兒懷孕時,為了確保女兒飲食均衡和攝取足夠營養,親自烹煮葷素搭配的健康餐,如三文魚、雞胸肉搭配蔬果等。
“白米糖分高,擔心孕婦可能面對血糖高的情況,因此我用小米或米麥來取代,口味也比較清淡,不會太鹹,這樣更可品嚐到食材的原味。”
她說,營養也來自色彩,因此她會加入玉米、毛豆等食材,並會在烹煮健康餐的前一天,就先完成備菜。
葷素搭配的健康餐,加上色彩鮮豔的擺盤,讓人食慾大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