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档案照
持续一年有余的冠病疫情不仅造成许多工商活动停摆,很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也受波及;其中,民俗体育活动──扯铃,就已超过500天不见“铃踪”,存在学习断层的隐忧。
ADVERTISEMENT
扯铃,又名“空竹”,也被人形容为“两根棍子上跳动的精灵”。据说,早在中国唐朝时代就有这项民俗活动,不过迟至明朝才有相关文献记载。
在柔佛州,扯铃活动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且随星洲日报《大柔佛》本期的〈这些人那些事〉追溯这段历史。
邱思祥:新山中华公会穿针引线
柔佛州扯铃协会荣誉顾问邱思祥依稀记得,扯铃最早是由一名在吉隆坡执教的独中老师冯亚平,于1995年从台湾引入马来西亚。
他透露,冯老师从台湾掌握扯铃技艺后,很想将这项民俗体育活动引进国内的学校,因此通过新山中华公会穿针引线,找来新山区内的华小配合。
班兰华小成立首支扯铃队
时任新山班兰华小校长的邱思祥,和其他学校的校长一样,当时也派出老师参与由冯亚平亲自指导的培训课。
不过,他说,很多老师回到学校后,因忙于教学工作,加上只有短短两三天的集训无法完全掌握扯铃技巧,之后都放弃了;当中华公会联系他,希望班兰华小能成立一支扯铃队时,他爽快答应,最终促成了全马首支华小扯铃队──班兰华小扯铃队的诞生。
蔡秀娇:冯亚平指导帮助大
当年负责指导班兰华小扯铃队的教师蔡秀娇(已退休)坦言,最初她从一个民俗体育活动上学习到扯铃时,仅掌握了最基本的3个招式,即蚂蚁上树、金鸡独立和一柱擎天,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所幸后来经过冯亚平进一步指导,才学会更多样化的扯铃技巧。
在班兰华小扯铃队初创期,冯亚平给了很多帮助,令她非常感激,因为有了专人的指点,才使扯铃队得以逐步成长。
“虽然冯老师本身在吉隆坡循人中学执教,可是他会不时南下新山指导我们,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为人非常亲和。”
遗憾的是,被誉为“马来西亚扯铃之父”的冯亚平于1998年因病逝世。
据闻在离世前,他仍十分挂念扯铃运动的发展,最终还拜托哥哥冯开东(现扯铃总教练)延续他的梦想,将扯铃运动推广至全国各个角落;事隔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如冯亚平所期待的那样,扯铃队犹如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在马来西亚遍地开放。

黄劲毅:初时推荐活动吃闭门羹
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扯铃活动在柔州如今也取得相当不错的发展。
根据柔佛扯铃协会第一任主席黄劲毅提供的资料,截至目前,柔州共有9名全职扯铃教练,在全柔指导140支扯铃队伍;这些扯铃队伍分别来自:华小(84支队伍)、国小(1支)、国中(23支)、独中(9支)、大专(5支)以及庙宇、居民委员会、校友会等(12支)。
据了解,这些全职教练都是在小学或中学接触扯铃后,因兴趣及推动扯铃这项中华民俗活动的使命,于中学或大专毕业后全心投入这个领域。
本身也是全职教练的黄劲毅坦言,在柔州推动扯铃运动一开始并不顺利。
“我从前辈那里有听说过,他们最初向人推荐扯铃活动时吃了不少闭门羹。”

走入校园培训后起之秀
他说,总教练冯开东接替病故弟弟的职责后,很积极地在全国各地推动扯铃运动,他在过去也常常跟着对方全马跑透透,只为让扯铃运动走入更多校园,与此同时培训后起之秀,让这项民俗运动得以传承及发扬光大。
扯铃运动逐渐普及后,他们每年也透过举办交流营、观摩赛等,保持扯铃活动的热度,同时借此激发彼此的交流与学习,而多年下来定时举办各类型节目,也促成了柔佛扯铃协会于2016年诞生。

“千人齐扯铃”缔造大马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从政并获选为地不佬区国会议员的邱思祥,牵线协助举办大型交流营;在这场千人聚首的活动上,柔佛扯铃协会在2016年11月28日,以“千人齐扯铃”的壮观场面,缔造了《大马纪录大全》的新纪录。
短短二十几年的历史,扯铃运动已是家喻户晓,不仅如此,它也逐渐进入友族同胞的视野。
黄劲毅说,柔佛扯铃协会的目标是将这项民俗运动提升为全民运动,以此促进民族间的情谊。
他透露,在华小及国中,确实有少数扯铃学员是巫裔或印裔同胞,而在关丹,更有微型华小的扯铃队员全是非华裔。
令人惊喜的是,在2019年,新山福林园第二国小更成为全柔首个成立扯铃队的国小,不过,因成立不久就遇上冠病疫情,队员至今都未能展开活动。

改良第二代成品“薪恒铃”
扯铃活动的演变,除了表现在扯铃队伍的增长和技术的多变化,扯铃的“铃”这些年来也出现了一点变化。
“早期的铃是从台湾进口的,考虑到要普及化这项运动,用具的价钱也要考量,那时才找上本地厂商生产。”
他指出,为了纪念冯亚平,本地厂商在2012年生产的第一代国产铃被称作“亚平铃”,但之后他们发现亚平铃的构造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进行了改良,第二代成品随后取名“薪恒铃”,寓意薪火相传。

郑胜天:疫情影响 教练暂换跑道
柔佛扯铃协会现任主席郑胜天说,2019年12月29日举办《第一届扯铃文化大汇演》至今,已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扯铃如同进入“冬眠”状态,受疫情及行动管制所限未再有任何活动,甚至连学校教课也处于近乎完全停摆的状态。
“除了一些独中有通过网课教学外,大部分学校的扯铃活动都暂停了。”
他说,扯铃教学一停就逾年,迫使零收入的全职教练都暂时转换跑道。
“一些刚毕业的队员原本也想担任全职教练,但遇上这样的情况,只好打消念头。”
学员断层 进度停滞
他坦言,冠病疫情对教练造成的仅是个人影响,然而,最让人忧心的还是学员出现断层,学习进度也处于停滞状态。
由于无法预知扯铃活动何时才能恢复实体教学,近期,柔佛扯铃协会在开会讨论后决定扩大网络教学范围,即将独中以外的学生也纳入网课,以免扯铃运动因学员疏于练习而出现退步及学员断层现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