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东鱗西爪

发布: 3:39pm 07/08/2021

舒慶祥 | 感謝百年前華文報留下的珍貴史料

作者: 舒庆祥

近日頻頻出現百年前各華文報報導的寬柔校史,令人驚喜連連,興奮不已。

ADVERTISEMENT

這是各方不歇努力的結果,包括了不認識的年輕學者,他們自動自發參與這項挖掘歷史寶庫的工作。

與此同時,更要感謝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的多年深耕,保留了這麼多長達百年以上的華文報,讓真實的寬柔校史得以還原。

官方檔案對歷史研究固然重要,然而早年各媒體的報導、學者著作、口述歷史、華團文件等,一樣不能被忽視,尤其是百年前各華文報的報導更應充份利用。

少探討與引用新加坡華文報對早年新山華社活動的報導,是本地地方史研究工作最大不足之處。幸好柔新原是一家,百年前新山華社的一舉一動,彼岸的各華文報一向重視,循例都會派人前來採訪,近期冒出來的多篇關寬柔於1913年前後開課與開幕的報導,就足以說明兩地華社關係之密不可分。

在新山,已故陳鴻騰老師是身體力行充份引用這些華文報的先行者,他默默的工作,並把搜尋所得的資料放上《寬頻》, 率先釐清了寬柔校史上一些誤區,這份投入工作應給予讚揚與肯定,或許有人迄今還不知道新山有這一位文史工作者。

文史工作者張英傑先生亦在這領域有諸多成就,在此應提一提。

在這一陣風推動下,多年來新山史學 界在書寫上出現這現像日見增多,這反映了本地歷史論述水平已不斷在提高。

葉汶鑫先生在新山中華公會於2012年出版的《會慶90週年紀念特刊》撰寫的“南洋柔佛華僑公所時代史料初探”一文,一口氣引用了5篇百年前《新國民日報》的報導,就他一貫的書寫風格而言殊屬少見。

年輕學者莫家浩博士於2017年出版的《戰前報章,有關柔佛古廟遊神文獻資料輯錄》更是其中典範,小冊子中大量的引用了戰前各華文報對柔佛古廟遊神的報導,其含金量就格外不同。

這些華文報計有《 新國民日報》、《總彙報》、《南洋總彙報》、《星報》、《叻報》及《南洋商報》等。篇幅既報導了那時遊神的情況及其演變過程,也反映了當時一些人對遊神迷信扺制的負面情緒,這與今時今地是一個巨大的反差。

最近湧現出來的事關寬柔早年校史的各華文報導,其意義與作用,在於進一步加強與佐證早年一些在地華教領視袖及文史工作者對寬柔校史一貫的論述。

這些的論述問題不少,主要是因在多年後憑記憶而書寫出來,錯誤、遺漏與不足之處在所難免。

與上述相反、百年前各華文報的報道之所以珍貴、可信,在於這是當年記者近距離採訪親自目睹所得的資料。

最新出來的一篇資料,是《南僑日報》於1913年2月17日刊出的新聞,全文如下:

柔佛設立學校之可喜

“教育普及,為今日第一要圖,柔佛一地,向無學校,以故該地華僑子弟之志切求學者,莫不有向隅之嘆,現該處僑商,以該處華僑子弟甚眾,若不設立學校,以謀普及教育,何以端蒙養而植人才,故特設立一寬柔學校,款項均由各商捐助,聞已捐集四千餘元,定於二十日開校,至將來各項費用,則另設法籌措雲,想該地華僑,對於此舉,自必熱心贊助,使該校得持於永久也,將來寬柔以教,養成強國之民,吾於此校祝之。”

此新聞的內容,點出了兩大要點:

1.柔佛一地,向無學校,柔佛是當年對新山的慣稱,尚無學校,指的寬柔於1913年創辦之前,新山尚無類似寬柔之 類的民辦與公立的僑校,寬柔是第一間。

2.當年寬柔的創辦是各商捐了4千多元而成立的,訂於20日(即1913年2月20日)開校,將來各項費用,則另設法籌措,這強而有力的說明:寬柔確實創辦1913年,而於20日開校,是由新山華社(即五幫)合力籌建。

這內容既吻合了先前論者對寬柔校史主要的論述,也對近來甚囂塵上的1913年之前經有私立寬柔、1913年成立的公立寬柔是與私立寬柔合併的結果,及1917年還有私立寬柔存在的謬論一記重重的打臉。

史上只有一所於1913年創辦的寬柔,從來沒有所謂的私立寬柔,謝謝距今108年前出版的《南僑日報》,還原了一路新山華社堅信的寬柔校史。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