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渔乡咏

发布: 4:26pm 21/07/2021

楊敦祥 我國須無縫隙施政對抗疫情

冠病施虐至今,舉國一片愁雲慘霧,除了貧困家庭斷糧被迫舉白旗,民間企業也慘淡經營,多年心血經營隨時付諸東流。

ADVERTISEMENT

施打疫苗是我國走出疫情的關鍵,但在施打疫苗過程中卻狀態百出。

我在疫苗中心派發消毒搓手液時,有民眾大吐苦水:前天帶父親打疫苗,昨天自己打,今天陪老婆,明天帶媽媽,三個星期後再“輪迴”一輪施打第二針。如果政府花點心思,讓符合資格的家人同時施打,省時省力豈非美事一樁?

另外,明明當地就有疫苗中心,預約者卻被MySejahtera應用程式派到“海角天涯”,來回需要大半天,就地接種疫苗方便居民是婦孺皆知的簡單道理,為何內閣部長群恰似懵然不知,讓相同問題在舉國上下,週而復始地不斷上演?

這些問題不斷重複,最關鍵在於掌權者從不重視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各種細節上的不足,決策單位只需要下達指示,在預約名單進行簡單複查和調整,就能省去民眾諸多不便。

國盟政府只懂盲目地封鎖經濟,讓人民商家付上慘痛代價,卻沒有全盤計劃,通過有效整合百萬公務員大軍,在防疫工作上做到環環相扣,堵住所有防疫缺口。

行管令下,一些工廠即使不運作,但當員工或管理層從社區感染冠病後,把病毒帶入宿舍。經檢測,結果還是一樣滿江紅。試問,不作足全套的防疫配套,這樣的停工意義何在?

施打疫苗後允許業者開工,是兼顧疫情和經濟的折衷方案,但在疫苗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政府津貼廠商,讓員工定期進行篩測,若無感染案例則能復工,這何嘗不是另一種選擇?

政府每年都能從企業盈餘中獲得稅收,就必須把自己視為企業界合夥人,讓企業能生存,人民有工作,政府有稅收,對企業吹毛求疵,動輒罰款,無異於在自己傷口上撒鹽。

另外,目前的居家隔離是否有效?如何監督患者和隔離者的行蹤,以及最快速追蹤密切接觸者,以確保疫情不進一步蔓延?冠病患者在冠病評估中心大排長龍接受檢查,是否合宜?大型疫苗中心內人數眾多群體接種,又是否加劇風險?

魔鬼隱藏在每個細節中,這些致命的細節若不能首尾相應,就會形成病毒蔓延的一道道缺口,讓大家的努力付諸東流。

疫情期間,馬來西亞需要無縫隙施政(seamless government),任何舉棋不定和朝令夕改,只會讓國家泥足深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