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让心亮起来

发布: 2:50pm 25/12/2020

朋友屢用自殺要挾 擔心又厭惡 我想擺脫他

作者: 蔡慧春

主持人好:

ADVERTISEMENT

大概兩三年前,有位前同事主動聯絡我談心事。

順理成章的,他一面對情緒困擾就會與我分享,我也因著同情他的遭遇而安慰他,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

他告訴我,他患上憂鬱症,但卻一直拒絕專業人士的幫助。

記得有一次,他通知我他很想自殺接著也失聯。我好不容易才聯絡到他的同屋,結果發現他只是在房裡休息。

接二連三地,他都會這樣無緣無故地通知我他會自殺。每一次我都盡我能力安撫他。有時,他會發給我他正在天台上的照片表示要跳樓;有時候又發我一些在網絡下載割手腕的照片,他說這些流血的照片讓他有興奮感等。

總算這樣的情況減少了,他也只是口頭上提及自殺。但,他還是不間斷地通過信息向我發洩情緒。

我感到壓迫感

慢慢地,我開始感到了壓迫感,很抗拒收到他的信息,我甚至很討厭他所發洩情緒的話語。

我很氣憤,為什麼每一次都是因為人家的問題,而他就是受害者。我承認,我也開始以挑戰性方式回覆他。他一些厭世的話我已經聽不下去了。

前天,他又發了一大堆負面信息給我,我就以開玩笑的方式讓他放輕鬆,因為我的確對著他的情況感到詞窮了。但,他卻責怪我沒有認真安慰他。

之後,他與我另一位前同事數落我,說我徹底傷害了他。

這種莫名且矛盾的感覺真的很難受, 腦海裡不斷浮現這件事,真的很想擺脫他。

被情緒勒索的人 上

                                                            *************************************

無法揹負他人幸福
亮出情緒底線 不被勒索

被情緒勒索的人:

你好:

謝謝你與我分享你的經歷。無可否認的是,你在這件事情上同樣的也遭受了心靈上的傷害。

一直以來以一顆單純、憐憫的心關懷朋友,感覺卻將愛心投入了對方情緒的無底洞裡,無間斷地被索取、被控訴,使你感到不安等。

你經歷著讓人窒息以及消耗心力的友情。漸漸地,你揹負了對方負面的情緒,同時也背起安撫及確保他的生命安全的責任。確實,這可說是被對方操控著自己的情緒了。

情緒勒索是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於90年代提出的。意指一個人拒絕為自己的需要負責任或者覺得不能夠為自己負起責任,而可能透自虐、自殘、受害者或操控,來令被勒索者感到恐懼、內疚而最終符合他的要求。

這與你在信裡提到的經歷很貼切。就是你緩緩被掐住脖子,讓你無法呼吸的情緒勒索。

當你不順對方的意,情緒勒索者開始自憐,或責怪、數落、在你身上貼標籤,甚至威脅你。

於是,你心懷歉疚,讓你深陷在這些情緒裡動彈不得。你更是氣憤對方沒感恩你一直以來的關懷,還對第三者控告你。這樣就解釋了你處在那莫名複雜的感覺裡。

希望以下的建議能夠幫助你擺脫這複雜的情感:

(一)健康設限,為自己情緒負責;

情緒勒索是每一段關係的致命傷。一段帶有威脅、不合理期望及索取的友情的形成,其實雙方都有同樣的責任,因為一個手掌拍不響。

在信裡你提到,他慣性發你一連串的負面信息,一開始你已經滿足他的需要,這樣就讓對方變本加厲,也鼓勵了他更多來向你索取。日子久了,只要他發你信息就理所當然地期待被你滿足。就這樣的你深感壓迫,不知所措。

健康界限就是自己的責任、自己負責。

人是否幸福快樂,是個人選擇與責任,與身旁任何一個生命是無關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或有責任去揹負另一個人的幸福快樂。所以,要有健康的關係,需要有健康的界限。

你關心朋友,憐憫他的處境。但,他的生命快樂幸福不再是建立在你如何關懷他,是多或少。

(二) 自覺自我的情緒底線且讓自己更強大、不感威脅或困擾;

我覺得你特別對對方自愛自憐的態度感到反感,也許你著急要讓對方停止消極?不如,你可以嘗試肯定並尊重對方受傷害的情感。

但,這不代表你認同及需要被他的情緒而擺佈。

健康界限也是意味著自愛。

你可以讓對方明白他有能力愛自己,而不是要你滿足他的需要。愛自己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選擇。

相同的,這也是被情緒勒索者可以學習的部分。不然就會不經意地捲入這惡性循環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底線,例如:我不能接受別人拿我家人開玩笑,我會翻臉。

我們自己先清晰分辨有些什麼是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

先不計算對或錯,乃是要儘快讓對方知道,讓對方瞭解你的痛點,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或糾紛。

你的情緒底線是什麼呢?對方說了什麼是你感到特別扎心、氣憤的?

(三) 以正面意圖 (positive intention)為回應;

對方的咄咄逼人讓你就範,已經超出你的底線。因此,你反擊了。

相信這不是你的為人,而是被逼到牆角時的反射反應。

我鼓勵你嘗試先承認對方的情緒,但卻不代表認同對方的觀點,這可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需要被看見、被確認、被聆聽且被尊重,那麼就能避免被對方的表面情緒擊倒,這也可避免互相攻擊的局面。

同歸於盡的局面,只會為雙方久久不能釋懷,飽受精神上的折磨。

以下是肯定對方的感受,正面意圖的例句:“我感受到這一刻你很難受,而且很生氣,同時我也要負起責任,因為我沒按你要的安慰你。我是很重視我們的友情,只是我只能按我的能力給予你鼓勵和一雙聆聽的耳朵。”

如果我們可以允許彼此以自己的方式、能力來關懷對方,我想這樣的友情會輕鬆許多。你覺得如何?

最後,如果你需要有人能陪伴你更深入體會你的情緒,一同分析你的想法,陪伴你的感受,那你也可以考慮尋找專業輔導,讓心理輔導員作為你改善現狀的資源之一吧。

祝福你。

*************************************

■小啟:

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爾會跌倒、甚至受傷。《讓心亮起來》願意聽你的細訴,並安排輔導機構為你排憂解難。

讀者無論在親子、生活、學習、職場、家庭、愛情、友情、感情、人際關係等方面,遇到困擾或感到迷惑,都歡迎寫信來交流,尋求心靈諮詢。

不過,《讓心亮起來》並不是一個來函必答,有求必應的專欄。主答機構有絕對權力拒絕答覆不宜在報上討論的議題,或是性質類似的問題。希望讀者予以諒解。

來函請寄:

《讓心亮起來》負責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

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

地址:02-45,02-47 Jalan Masai Jaya 1, Plentong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臉書:新山博愛

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話:07-357 9195

傳真:07-357 9198

工作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務收費:半津貼制

如有任何疑問, 歡迎您撥打 07 – 357 9195 

*************************************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