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4:00pm 18/11/2020

陳再藩:8分鐘短片衝擊 被禁64載潮州遊神復辦

早年的新山古庙游神盛况。
早年的新山古廟遊神盛況。

(新山18日訊)國家文化人物陳再藩(小曼)認為,柔佛潮州八邑會館於2007年展開的第一趟文化尋根之旅,將一段柔佛古廟遊神的8分鐘記錄片《紮根精選》送到了韓江畔的潮州府城,展開了“百年回潮”之路,最終促成2014年潮州復辦被禁了64載的青龍古廟遊神。

陳再藩昨晚在線上講座“小曼漫談”第四講中,以柔佛古廟遊神的“百年回潮”為題指出,在2007年之前,中國潮州的民眾應該不曉得新山潮州人士情況,而正是上述8分鐘的紀錄短片,對柔佛古廟遊神國際化有很大的幫助,開啟了柔佛與中國潮州之間的來往。

ADVERTISEMENT

“柔佛新山與中國潮州從2007至2014年之間,整個過程有不斷的來往與交流,促成了被譽為中國潮州遊神之冠的青龍古廟遊神的復辦。”

他說,潮州人於百多年前到了南洋時,把中國的遊神文化帶到新山;而新山遊神文化百多年來發展到今天,已在2012年獲得政府頒發“馬來西亞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榮譽。

“春節探親行”改來馬拍攝

他說,當短片傳到了潮州電視臺時,讓該臺負責人瞭解到潮人文化在馬來西亞還一代代被保存與傳承,加上厚實的中文教育基礎,使鄉音文化得以在比泰國或新加坡更健全的社會生態裡生存。於是潮州電視臺臺長李偉雄當機立斷,將2008年電視臺第二系列“春節探親行”的目標,從澳洲改為馬來西亞,並以柔佛古廟遊神為重要焦點。

他說,潮州電視臺於2008年春節播放《馬來西亞探親行》,整個系列連播30多天,每天3次,將新山柔佛古廟的遊神呈現再潮州觀眾眼前。

他表示,相隔了一百多年,從潮州傳到南洋的“營老爺”民俗文化第一次“返鄉探親”,對潮州百姓尤其是文化界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潮州市以柔佛古廟所呈現的鮮明民俗、文化與旅遊業特點,對復辦青龍古廟遊神展開熱烈的討論,同時民間對復辦青龍古廟遊神的期待也日益強烈。

他說,潮州電視臺臺長李偉雄從2007至2011年也透過電視媒體,引導潮州觀眾客觀的理解柔佛遊神從宗教廟會提升為民俗節慶,更向文化節場發展的理念與運作。在李偉雄的主導下,也獲學術參與的一套八輯紀錄片於2011年與潮州觀眾見面。

阔别64载,中国潮州市于2014年复办被潮州游神之冠的青龙古庙游神活动,场面盛大。
闊別64載,中國潮州市於2014年復辦被潮州遊神之冠的青龍古廟遊神活動,場面盛大。
陈再藩(下图)以柔佛古庙游神的“百年回潮”为题,畅谈柔佛古庙走向国际化及发挥影响力;上图为主持人赖国芳。
陳再藩(下圖)以柔佛古廟遊神的“百年回潮”為題,暢談柔佛古廟走向國際化及發揮影響力;上圖為主持人賴國芳。

八輯紀錄片意義重大

他表示,這套八輯的紀錄片,對於柔佛古廟遊神走向國際,或潮州市復辦青龍古廟營老爺皆有重大的意義。

他說,柔佛古廟遊神活動作為“他山之石”,在潮州還得經過一番“內化”。根據潮州的學者分析,在紀錄片的影響下,從2011至2013年期間,潮州鄉鎮的小型遊神更形熱絡及盛大,而2013年青龍古廟獲允許舉辦廟會但不得遊神,從元宵到正月廿四累積了上百萬人次的香客記錄,也讓該廟的香油錢翻了許多倍而逐漸累積很大的財力。

他說,新山中華公會、柔佛古廟管委會及柔佛潮州八邑會館於2013年組織了一個團到潮州作進一步推動工作,在青龍古廟舉行了一場“古廟國際學術座談會”,與該廟及官方代表進行交流。

“與此同時,我與學者安煥然在潮州電視臺接受訪問時,也分享了新山的文化經驗,並表達了海外人士對復辦青龍古廟遊神的文化期盼。隨後在同年11月,潮州市政府發出令人雀躍的喜訊,允許該廟在2014年復辦遊神活動,此消息轟動了海內外。”

他指出,青龍古廟遊神活動於1949年隨著新中國成立,被列為“封建、落後及迷信”而遭政府禁止。在過去多年來難以獲得中國市政府的支持,因為範圍太大,不是一個鄉鎮的遊神,而是涉及整個市。

他表示,中國官方於2014年對復辦青龍古廟遊神活動的處理也是小心翼翼,當時的電視臺也不敢直播,在夜晚播出時有沒有神像及市政府領導人,只有文化表演及海外嘉賓,並等待全中國觀眾看了後一片叫好後的次日,神像才出現在鏡頭裡。

陈再藩指出,官方当年对复办青龙古庙游神的处理是小心翼翼,电视台不敢直播神像的画面。
陳再藩指出,官方當年對復辦青龍古廟遊神的處理是小心翼翼,電視臺不敢直播神像的畫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