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发布: 1:17pm 18/10/2020

唱名法傳授方言傳承 海南鄉音妙趣橫生

作者: 张赛玉

報導:張賽玉

攝影:陸家明/受訪者提供

ADVERTISEMENT

黄远坚(左上角)、符气洲(右上角)和安焕然(下图)于10月2日开始录制“海南文化线上视频系列讲座”第一集的内容。
黃遠堅(左上角)、符氣洲(右上角)和安煥然(下圖)於10月2日開始錄製“海南文化線上視頻系列講座”第一集的內容。

(新山18日訊)“lu do mi re”“mi do bo do la”,這個類似固定唱名法“do、re、mi、fa、so、la”的發音,其實是海南話“你做甚麼““甚麼都沒做”的意思,是近日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個視頻內容。

由於海南話相對於其他方言記憶點較不強,因此有人以唱名法來教導人掌握海南話;上述對話後續還有“do mi bo do re”“wu ji bo yong do lo”,意思就是“為甚麼沒有做““有錢就不用做了”。

從上下文來看,腦海除了浮現有趣的對談畫面,咋聽之下更好像一連串“do、re、mi、fa、so”的音調,才發現原來方言這麼妙趣橫生。

海南文化和其他籍贯一样各有精彩的一面,值得探究。
海南文化和其他籍貫一樣各有精彩的一面,值得探究。

新山海南會館近期掀起了一股學習海南鄉音鄉語的小熱潮,事緣今年3月起實施的行動管制令,該會館的青年團副團長符氣洲(45歲),礙於去年8月開班授課的海南語學習班暫不能開課,加上會館很多活動都被迫暫停,突發奇想通過WhatsApp語音訊息功能發送海南諺語、歌謠、單詞到會館群組分享。

每天上午7至8時之間,符氣洲的鄉音鄉語都會準時報到,截至今天,他仍堅持這麼做,換句話說,他發送的語音訊息累積下來已近200則,套一句該會館理事長符傳曙所說的話:“這些語音訊息集合起來已可成為海南民俗輯錄”。

該會館文教組主任安煥然告訴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行管期時生活有些枯悶,但符氣洲每日發送到會館群組的語音信息卻為這樣的生活添加了驚喜。

“他有時只是發一些單詞,一些時候則是海南歌謠或富有哲理的諺語,聽到熟悉的鄉音真的很感動,以至於後來我每天都很期待看到他的信息。”

刚过去的中秋节,符气洲像往年一样拍摄海南话祝贺视频“送祝语”。
剛過去的中秋節,符氣洲像往年一樣拍攝海南話祝賀視頻“送祝語”。

安煥然說,符氣洲的小小舉動也觸動了他和副文教主任黃遠堅的神經線,既然在新常態下網上活動以後也會變成新常態,不如就將上述語音信息整合起來做成視頻,因而延伸出了文教組近期投入準備的“海南文化線上視頻系列講座”,希望藉此平臺推廣海南方言。

他指出,現時在網絡上大行其道的視頻很多涉及網購和政治,上述方言文化則少之又少,而會館的方言群文化更是在年輕人中斷層,為了要更好的傳承方言,透過網絡管道或能取得更大的效應。

“文教組提出的這項計劃獲會館通過後,我們首先計劃錄製10集視頻,內容包括講述海南諺語、歌謠、美食和文化等。”

本月2日,他和黃遠堅、符氣洲已率先錄製了第一集,預計所有視頻錄製及剪緝好後將於年底陸續推出。

安煥然認為,這是新常態下會館尋找新生態的路向,因此,他鼓勵其他會館也能效法該會館的作法,利用新常態進一步發揚逐漸沒落的方言。

掌握多種方言

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家庭,基本上能講得一口流利方言的第三代人如鳳毛麟角,但符氣洲的情況相當特殊,因為他不僅掌握了自家的海南話,甚至客家、廣東和福州話也難不倒他。

符氣洲坦言,他對方言很感興趣,除了自小從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那裡學上流利的海南話,自己也有花時間去了解。

“從森美蘭馬口到新加坡工作時,在那裡我也認識了一些海南鄉親。”

他透露,海南人遇到同鄉時會互稱“sukkee”,意即“鄉親”,但其實際的意思是指“屋邊”,即住在旁邊的人,很有意思。

由於他的海南話“很溜”,去年8月,他更身負重任擔任新山海南會館海南語學習班的導師。

新山海南会馆于去年8月开办海南话学习班,吸引不少人参与。
新山海南會館於去年8月開辦海南話學習班,吸引不少人參與。

“在青年團同仁的協助下,我們從網絡上搜尋了一些教材,針對不明白或有疑問之處,我就向認識的中國同鄉,還有來自其他州屬的歌仔戲前輩求證或問清楚。”

耗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一本簡易入門的教材終於順利出爐,裡面涵蓋了單詞、例句和在不同場合的對話,全部共24堂課。

上述課程定在每週一晚上8時進行,為時一個小時。自課程開辦後,吸引來自不同籍貫,年齡介於10至50餘歲的人參與,人多時可達40人,而且當中有不少還是母親帶著孩子一起來學習的。

據瞭解,這份教材過後也深獲其他地區的海南會館,包括國外的會館所認同,因此,該會館有意將教材錄製成有聲書,對推廣海南話更有利。

符氣洲指出,上述24堂課結束後,他原本已準備開辦升級版課程,無奈遇上行管令被迫暫停。

過去,每逢佳節比如新年、端午節和中秋節,符氣洲都會拍攝海南話祝賀視頻上載到臉書祝福會館的同鄉們,因此,今次遇上冠病疫情的阻隔,他便如法泡製發送海南歌謠、單詞和諺語的語音信息,沒想到收穫了不錯的反應,還進一步促成“海南文化線上視頻系列講座”。

从政府实施行管令以来,符气洲每天都发送海南话语音信息到会馆群组。
從政府實施行管令以來,符氣洲每天都發送海南話語音信息到會館群組。

“鄉音鄉語是我們的根,可是來到第三、第四代人已逐漸式微,我擔心沒有推廣以後就會失傳。”

“尤其是隻有老一輩人知道的海南土話,這種沒有文字記載的語言,沒有學上來及傳播開來的話,以後就真的沒有人知道了。”

他舉例,“ji liang”(蚯蚓)和“bing lang”(壁虎)就是海南土話對這兩類無脊椎和爬行綱動物的發音。

事實上,海南諺語也很有意思,特別是從古早年代流傳下來的諺語,其中除了富有哲理的含意,更多是反映現實的情況;譬如“wu ji gong wei gu gu di,bo ji gong wei giao nang ye”(“有錢人說了算,沒錢人說甚麼你都聽不進耳”)便反映了世態炎涼的現實環境。

另外一個例子也非常一針見血,例如“jia de sin,no de biao,da de bo gi liao”(一代親,兩代表,三代不見了),便貼切指出了現代人的關係一代不如一代。

符氣洲說,海南諺語都是老一輩人講下來,後代人聽了再傳講下去的。因此,他認為,現在的會館所扮演的不再是當年照顧同鄉的角色,如今猶為重要的是推廣鄉音鄉語和文化,讓新一代人傳承。

符气洲为了录制“海南文化线上视频系列讲座”,事前花时间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符氣洲為了錄製“海南文化線上視頻系列講座”,事前花時間做了不少準備工作。
收集资料时,符气洲一笔一划记录在纸上,十分用心。
收集資料時,符氣洲一筆一劃記錄在紙上,十分用心。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