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东鱗西爪

|
发布: 1:57pm 20/09/2020

舒慶祥|重溫陳旭年曆史的當代意義

作者: 舒庆祥

陳旭年的一生充滿傳奇的色彩,他與同一時代其他著名僑領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是一個地跨中國潮州、新加坡與新山三個不同一屬性的地域,而憑個人的拼搏與機遇,終於在這些地方幹出一番大事業而名留千古。

ADVERTISEMENT

陳旭年於1873年受蘇丹阿布峇加委為“Mejar Cina“ (華僑僑長),讓他個人事業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一個人在百多年前的時代,同時在三地能有這些驕人的成就,實屬少見,而他當年榮任的職銜,在147年後的今天又被恢復使用,對當代柔佛華人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陳旭年在三地留下了不少足以見證歷史的建築物、古蹟與街名。在中國潮州,在他的家鄉廣東省潮安縣上甫金砂鄉,有他於1870年一手興建,而在14年後完成的從熙公祠,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新加坡的“資政第”,建於1882年,是陳旭年從柔佛回返新加坡居住之所,也是他在新加坡興建的四大古宅,如今碩果僅存的一間,多年前被列為新加坡第五古建築。

在新山,陳旭年在直律街的兩座豪宅,無獨有偶,相繼成為新山寬柔校史上第一間與第二間校舍,目前已不復存在。而他創建的柔佛古廟,現在是新山歷史悠久、香火最旺盛的廟宇,更是象徵新山華人精神團結的地標;1889年1月26日已經存在的陳旭年街(Jalan Tan Hiok Nee),在新山中華公會推動下,於2009年11月闢為文化街之後,多年來名揚各地,成為新山老城區最吸引人的街道之一。

三地對陳旭年生平事蹟的研究與出版,近幾年日漸增多,且有新的突破。最新突破一個例證,就是由南方大學學院於今年5月出版的《新史料.新視角:青年學者論新山》,由廖筱紋撰寫的《論新柔兩地的潮僑領袖—陳旭年》一文,除了從官方史料中找出了新的論據,豐富了之前對陳旭年的論述外,還引用《叻報》一篇新聞,指出了陳旭年另一名是陳宜敏,而不是陳毓宜。

三地對陳旭年的研究與出版,以新山最標青。潮州原鄉對陳旭年生平著墨不多,迄今最為人所知的,只有蔡紹彬於1987年在《汕頭日報》發表的《著名僑領陳毓宜先生及其傳說》一文,文中以三個傳說:葬母、發跡、榮歸,簡單陳述陳旭年的一生,誠如文章標題所標,內容多是傳說。

另一篇是介紹從熙公祠的單行本,內有陳旭年生平簡介;在新加坡較全面介紹陳旭年的是一篇於2001年1月7日在《聯合早報》中《根》版刊出,題為《名門子孫話昔日輝煌,陳旭年曾孫陳乾樞談家族逸事》一文,作者莫美顏親訪陳乾樞而書寫的。現今,在新加坡再未有其他事關陳旭年專著的出版。

在新山大為不同,如今除了一本由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於2010年出版的《陳旭年與文化街》專書外,數年來在星洲日報大柔佛、臉書及現今流行的視頻,時時都可看或聽到陳旭年事蹟的報導與評論。

筆者從2000年10月至2011年,先後4次到新加坡親訪陳乾樞,從他口中得知陳旭年三件從不為人所知的大事,之前曾在星洲日報大柔佛報導,現再總結如下:

陳乾樞及父親陳振賢等人於1947年受蘇丹依布拉欣的邀請下到新山大王宮參觀,目睹陳旭年的肖像高掛在王宮的高牆上,由此可見,陳旭年在柔佛王室享有的崇高地位;受蘇丹依斯邁的邀請,在上世紀80年代,陳乾樞與殿下在新加坡的住處相會。

陳旭年育有5子,除次子陳金藩外,餘者為養子,他父親陳振賢即為陳金藩所生,因此陳乾樞的面貎略像陳旭年。同時,在莫美顏的報導一文中,陳乾樞證實了下列兩件事:陳旭年與柔佛蘇丹阿布峇加確實是結拜兄弟;柔佛古廟為陳旭年所建,當年開光時,邀請蘇丹阿布峇加駕臨。

陳旭年在柔佛的一生,是柔佛華人百年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歷任柔佛蘇丹對陳旭年及其後人重視與重用,實則是對華人百多年來對柔佛發展作出貢獻的肯定。

結合柔佛蘇丹依布拉欣陛下自2012年上位以來,多次對華人發出中肯與善意談話,如“華人不是外來者”,講出“黃亞嬌的事蹟‘等,再結合日前恢復取用147年前的“Mejar Cina”職銜,是柔佛王室一路來對華人政策的延續,華社實有必要以正面與積極的態度看待陛下這最新委任宣佈,這是再讀與重溫陳旭年曆史當下最大的意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