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珍珠奶茶、精品咖啡當道的這個時代,來自居鑾的黃淑芬選擇了花草茶,在熱水與花草的碰撞之間帶來的香氣和食療,對她來說這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步調和對心靈上的追求。
本期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今日面譜〉的人物,是這位花草茶推廣者;黃淑芬(40歲)從大學時期開始在臺灣接觸花草茶,她在二十七八歲時身體開始對咖啡因有牴觸,喝了咖啡和茶類飲品會心跳加速或無法入睡等,更開始了她對花草茶的研究和喜愛。
ADVERTISEMENT

不含咖啡因具食療作用
飲用花草茶與一般的茶不一樣,它並不含有咖啡因,更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而對黃淑芬來說也是一種生活步調和態度,更適合她本身的身體狀況。
黃淑芬原本從事護膚品行業,大學時期修讀植物病理系的她向來對植物有所研究,2017年她從新加坡回到家鄉居鑾,在這裡開啟了以花草茶為主的茶吧,近來則在市集和網絡上推廣花草茶,希望可以將歷史悠久的花草茶文化帶給更多人。
西方用植物入藥治黑死病
如果說東方世界有羅漢果和菊花茶,那玫瑰茶、薰衣草茶等就是西方的“羅漢果”,這是黃淑芬向本地民眾介紹時的淺顯易懂的話語。
實際上,從15世紀歐洲流行黑死病開始,花草茶就開始了它們的萬里長征。當時西方開始了花草茶的概念,人們發現一些植物的根、莖、花、葉、果可以入藥,可以有一定的療效來對抗黑死病,而後花草茶進入了教會,由傳教士將所種植的花草廣泛利用,並且將這門藝術傳播出去。
成分天然 符現代人養生方式
如今,隨著文明病的逐漸出現,人們的生活形態不斷往內縮和收斂,人與人之間缺乏對話,而是不斷的在手機的網絡世界裡自處。
對黃淑芬來說,專研和飲用花草茶更多的是對心靈上的緩和,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追求內在的沉澱,同時也以天然的花草來養生。
她說,在工業時代下產生了很多加工品,現在大家開始重新尋找原生態的生活方式,而花草茶也是其中之一。
花草茶中較為人所熟知的是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等,但黃淑芬指出,實際上花草茶的種類繁多,隨手可以看到的就包括洋甘菊、薰衣草、蘋果花、迷迭香及玫瑰果等等。
飲用量須有安全上考量
黃淑芬說,她在2018年特別到臺灣學習有關花草茶的知識,在東方國家中日本最先有花草茶,而臺灣受到日本的影響,也在花草茶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民眾的接受度也較高。
她指出,由於有一定的療效,因此花草茶在飲用量方面也有安全上的考量,包括根據不同的年齡飲固定量的花草茶。
“舉例來說,花草茶一天的安全飲用量為500至750毫升,一個人一次可以泡6至8朵玫瑰,一小茶匙薰衣草等扥。”
她說,過量或太濃的花茶會導致人體出現不適的狀況,包括頭疼等,因此她都會建議客人適合的飲用量,不要因此喜歡某些花茶就過量飲用。
療效各異 可依身體情況搭配
黃淑芬分享到,生活中有許多時刻都可以通過花草茶來進行食療,包括女生可以通過玫瑰花加上紅棗茶來活血養顏、調整荷爾蒙和度過月事的不舒適。
“茉莉花則可針對腸胃做出調整,對胃脹氣有所幫助,更也可以調整消化系統;蘋果花則可以淡斑美容,迷迭香則可以穩定情緒、讓思緒清晰和加強記憶,適合需要決策能力的上班族。”
另外,本地較不常見的玫瑰果,實際上在護膚產品上非常常見,它富含維他命C和E;而洋甘菊則可放鬆緊繃的肌肉,薰衣草則是提供情緒身上的安撫作用。
以熱泡為主 冷泡可保存維他命
黃淑芬說,花草茶以熱泡為主,或者是熱制後冷卻,但近來則開始出現冷泡的方式,讓花草浸泡在常溫水中,並放入冰箱中數個小時才完成。
“採用冷泡方式大多是為了保存維他命,例如玫瑰果內富含維他命C,熱泡下無法良好保存維他命,就適合通過冷泡的方式。”
黃淑芬指出,花草茶可以根據身體狀況和當下的情況來搭配,而她建議大家在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下,應該要喝熱茶。
若要加入糖分,黃淑芬則建議可以加黃糖、蜂蜜或冰糖,其中最理想的是加入蜂蜜,因此蜂蜜可將花草茶的口感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讓花茶口味更好喝。
對黃淑芬來說,品花茶是精神和藝術的享受,在時光下品出生活的韻味,它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能品出生活中的回甘。
放下煩躁的生活,煮一壺熱水泡一壺花草茶,也許看著杯中逐漸綻放的花朵,能放下凡世間的煩憂,繼續好好生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