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新山9日讯)大马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小曼)昨晚畅谈陈旭年,不再局限于档案馆一片片纸张,而是尝试从坊间流传的民间传说及俗语,分享大港主陈旭年的生平传说。
柔佛苏丹依布拉欣陛下封赐黄亚福后代黄匡顺为时隔150年后的第二任“华人尊长”(Mejar Cina),在陛下做出宣布后,此新闻成为各大报章的封面,吸引许多人关注。
狮城及潮州留下文化遗迹
巧合的是,陈再藩在结束上个月的小曼漫谈第一讲:十九世纪柔佛同甘共苦的甘蜜港主时代讲题后,就准备了在第二讲:从新山文化街谈大港主陈旭年的南洋传奇中,通过人间烟火脸书直播开讲,谈一谈所出现的重要港主不仅仅在新山留下踪迹,实际上在新加坡及原乡潮州同样留下了文化的遗迹。
陈再藩坦言,他专注在文化活动上,而非历史学家,因此不会做详细的历史考究,反之尝试从色彩斑斓的民间传说,尤其他于2007年到访潮州,发现原来流传许多与陈旭年有关的民间俗语。
下南洋前传说流传各地
他分享说,陈旭年于1827年出生在潮州彩塘金砂乡,本名为陈毓宜,关于他于1844年,也就是17岁的时候下南洋前故事,在各地也存在各样的传说。
“在陈旭年家乡相传,他未到南洋前是个烂赌鬼,在一次赌光钱后到汕头,向姐姐以母亲过世为理由借了100银襾作为办丧礼之用,而以同样理由再跟舅舅借钱后,原本健在的母亲突然过世,但借来的钱已被赌光。”
他续说,陈旭年只好使用一个草席将母亲的遗体包起来,搬到一座山上准备埋葬时突然下起大雨,陈旭年只好将母亲的遗体暂放在大石底下避雨,怎料大雨引发泥石流,再回去找时,母亲的遗体已消失。
陈旭年急忙找来了风水师寻找,而风水师却发现该处名叫水鬼地,若将先人在此风水宝地下葬,此子子孙孙便会大富大贵,也就造就了陈旭年随后下南洋后得到的成就,从这形成了“葬在水鬼地”的俗语。
“由于陈旭年是个大赌徒,个子又大,因此民间俗语‘陈旭年来了’,一听到这话,街坊都会将好吃的都藏起来,可见得他在家乡时,每个人都讨厌。”
陈再藩分享,同样为潮州人,他了解潮州粥只要配上橄榄菜或咸菜就非常好吃,因此在当时,陈旭年的街坊都不会给他,让他知道自己呆不下去了,才有了之后的下南洋。
他说,但陈旭年曾回乡,他在汕头港登陆,在还未进到潮州之前就叫人打了一把金钥匙,送给他离开之前不给他咸菜的人,让他用这把金钥匙打开家里的咸菜瓮,这句“金钥匙开咸菜瓮”俗语讲的就是以德报怨,实际上陈旭年是感恩当年家乡的人以绝情的方式对待他,才有了下南洋的大富大贵。
他表示,陈旭年回乡带给家乡的人很大的冲击,于1870年在故里建造了一大片宅第“从熙公祠”,他花了26万银元,用了14年的时间建造,而在建造的当儿又传出了另一个俗语。
为了艺术精益求精
“据说,陈旭年在建时又传出了另一个俗语“气死三个师傅”,他所建的从熙公祠的石雕可说是国家级的,非常精美,石雕便用了10年的时间,有5个三代人的师傅,意思是说他为了艺术精益求精。”
此外,陈再藩指出,在陈旭年家乡也流传这么一个传奇故事,据说苏丹阿布峇卡当时与他结为兄弟,并把一位表妹或堂妹嫁给了他,导致陈旭年成为了统治者的潮州女婿,但实际上没有这件事。
他说,家乡还流传,陈旭年在森岭里开拓时,晚上睡在大树下,有老虎圈圈围着保护他。另外,在陈旭年一次过河时鳄鱼会衔接起来让他渡河,这些都是马来民间故事套在他的身上,很神奇。
陈再藩说,他在父母口中曾听闻,陈旭年在担任首领时建了柔佛古庙,而柔佛古庙的开幕就有着这么一段故事,开幕的当天早上,陈旭年与苏丹阿布峇卡在直律街散步,在经过古庙时突然听到里面传来潮州乐及锣鼓大响,苏丹询问发生什么事,陈旭年则回应何不推开来看看,也就这样苏丹推开了门,就等于苏丹为古庙开幕。
他表示,实际上南洋与潮州断了很多年的互动及来往,因此陈旭年的故事一代代传下来,变得龙龙虎虎充满南洋色彩,惟都不是真的,只能说是潮州家乡对陈旭年在南洋岁月的一种想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