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东鱗西爪

发布: 6:00am 18/05/2025

历史

新山

史料

历史

新山

史料

舒庆祥 | 华文史料贡献功不可没

文/舒庆祥

华文文史界,一向坚守岗位,百余年来在圈内默默工作,为增补新山新旧,不论是在官方或民间等领域,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日前,出现了对新山华文史料学者与工作者不协调的杂音,但这不是在圈内工作的人发出的。有指新山华文史料学者与工作者,在官方史料的捜寻与书写上缺席。

ADVERTISEMENT

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上不尽人意,没有争辩的必要,但不该全盘否定。

基于早前的国情,英文与马来文史料学者与工作者,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华文史料学者与工作者,事闗新山的论述与著作,显然是占尽优势。但他们并非十全十美,若没有华文史料补充,也显得不足与全面。

卡尔A特罗基(Carl A. Tocki),是一位举世知英国历史学者,他接受柔佛苏丹的邀约,利用柔佛档案局所有的资料,撰写了一本名震一时的巨著《海盗王子:天猛公与柔佛及新加坡的发展,1784-1885(Prince of Pirates: Temenggo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ohor and Singapore 1784-1855)》。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基于本书的重要性,邀请新加坡退休报人张清江负责翻译,而于2017年12月出版,华文书名改为《天猛公与柔佛及新加坡的发展1784-1885》。

本书的华文本,在第四章《天猛公与华人,1844-1860》,对华人尤其是义兴公司及其首领陈开顺,着墨不少。

作者在第二次版序言指出:“在这部研究作品还有许多空白。我在本书中只应用少数华文资料,不像我应用的马来文资料那么多。”

他直言虽只用少数的华文资料,但却是一段最重要的史实:义兴公司及其首领陈开顺。在华文译本,页183,他全文引述予下列这一段文字。

该文作者李馨,原刊登在潘醒农编着的《马来亚潮侨通鉴》一书中,题目《柔佛潮侨概况》。

卡尔A特罗基对李馨一文有极高的评价,他在其所著的书中这么写道 :“《马来亚潮侨通鉴》的记载,以及柔佛档案局的资料,无形中指出在天猛公,在某此方面,是依赖传统模式治理其华族子民。”

他继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廖内的统治者,不论是荷兰人、武吉土人或是先前的马来人那样,天猛公委任一位华人甲必丹,负责管制胡椒甘蜜种植。值得注意的是,这位甲必甲起初未必是一位商人,只是后来才挤身于商家之林。不过,陈开顺开始显然是个私会党首领兼某种军事指挥。李馨所撰的陈开顺略传中的多数要点,似乎都得到当时报章记载有关新柔私会党活动所印证。”

他在文中继写道:“陈厝港的港契,称他为甲必丹,而《马来亚潮侨通鉴》说他除了担任义兴头目,也是警察队的首领。虽然其他资料没有提到平定麻坡叛乱的事,但是有观察者注意到当年麻坡一带局势不稳定,以及天猛公介入这项冲突事件。上述华文资料,似乎言之有理,无形中加强了有陈开顺充当‘警察’角色的论点”。

这是这位历史学者,对华文资料最明确的一次肯定。

在距今75年,经有一位潮州人,以华文在义兴公司及陈开顺的历史了书写。

李馨是何许人也?他的名字出现在1949年8月17日,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在新山主办第11届马潮联代表大会的筹委会名单中,他是秘书,另一位是谢禁秉。

1945年8月15日投降后,为纪念受难同胞而出版的《柔佛华侨殉难义烈史─峇都巴辖之部》,书中收录李馨的两篇大作,其一是悼赵丽生先生。

卡尔A特罗基在40年前,在着手撰写他的大作时,为求还原历史真相,采用了李馨的《柔佛潮侨概况》一文,使其大作更具完整,也让各族人民知道新山华人包括义兴公司在内,于1844年至1860年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

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将于2025年5月22日,在依斯干达柔佛州政府大厦内,亲自推介笔者拙作《新旧对照,新山故事》一书中50篇新山华人的故事的英译本,除体现在他对华文史料的重视外,也意在向非华裔众族群介绍新山华人的历史。

这本英译本是由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柔佛州分会出版。希望类似活动今后能多多举行,以促进各族人民的了解与合作。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