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东鱗西爪

发布: 6:00am 04/05/2025

先贤

圣淘沙广场

郑镜鸿

先贤

圣淘沙广场

郑镜鸿

舒庆祥 | 从圣淘沙商业广场走入历史谈到郑镜鸿

新山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位在大丰花园的圣淘沙商业广场,历经几度易手后,如今即将走入历史,今后原貌不复存在,留给与它朝夕相处多年的新山人也只堪回忆。

这座建筑物的原主人是拿督,他是一位最值得新山人敬仰与追念,白手成家又有功于华社的典型人物。

ADVERTISEMENT

保守与激进,集其一身。大家长与一言堂,是他处事风格,这是他保守的一面,亦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他的激进体现在敢为别人不敢为的事,圣淘沙商业广场的创立,正是他的杰作。

结合上述两点,加上当时新山几项大型屋业发展,如大马、大丰、柔佛再也及马星花园,都是他一手谋划发展,在上世纪70及80年代,他坐拥“屋王”的雅号,可谓实至名归。

他的祖籍广东省潮安县,1914年出生,1927年南来,定居新加坡,早年从事皮革与鳄鱼生意,故有“皮革王”与“鳄鱼皮王”之称。

这位拥有“三王”之称的潮州人,后来在屋业发展上,有了新的突破,建了一座一站式全新理念的建筑结集经营的群体,即现今已有新主人的圣淘沙商业大厦。

大厦共有八座,6座5层,2座6层,采用中央冷气系统,电梯齐备,各座相通,四周及中间部份,各设有停车场。

这是一个集娱乐、餐饮、购物、教育于一炉的购物中心。

在当年马新两地,再也没有第二个类似的建筑物,由此可见他前卫的思维。

起初,各界反应热烈,知名的百货公司、餐馆、夜总会、桌球中心相继进驻,一时间成为新山最着著名的地标之一。

不过,好花不常开,大厦在多次易主后,由现今主人提出拆除重新规划的计划,而郑镜鸿也已于2001年10月11日与世长辞,终年87岁。

他的葬礼在新加坡私邸举行,庄严隆重。治丧期间,前往探丧与执绋人士,来自世界各地,场面哀荣盛大。

为秉承与发扬郑镜鸿生前热心公益教育的精神,家属拨出20余万令吉,以惠及新山各团体。

郑镜鸿生前深受新山人爱载与敬重,新山人于上世纪70及80年代所住的屋子,有近三分之一都是他建的。

其实,不仅在新山,在峇株巴辖及哥打丁宜等地,也有不少是他兴建的屋子。

他乐善好施,在他的办事处设于新山华侨银行五楼时,每天前来要求赞助的团体与个人络绎不绝,后来他定出一指令,一律捐出200令吉,不用再向他请示。

他曾捐献58万令吉给宽柔中学,先捐出1万令吉,过后再捐8000令吉,过后在一个仪式上,他再捐出50万令吉。他牢记自已作出的承诺,悉数捐出所答应的钱。宽中早有一个以郑镜鸿命名的会议室。

生前最令他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是他捐献位于柔佛再也的40亩地,以供建拉曼学院之用,最后竟演变近乎成“狸猫换太子的闹剧”。这块地价值300万令吉。

他一直要了解这块地在他捐出后到底怎样了,就是一直没有下文,后来他才从报上得知,土地已被利用在其他用途上。

他对此十分生气,破口痛骂。

他也痛骂银行“晴天给伞,雨天收”的不义。在上世纪80年代,金融风暴令他在柔佛再也兴建的房屋滞销,他只好削价求售。果然,效果很好,一时之间,掀起一阵前所未的抢购热潮。

难关度过了,换作别人,可能乐开怀,可是,他老人家却痛心不已,他常用一句潮州话来形容:这是在割肉。

郑镜鸿读书不多,不会讲华语,马来语也是巴刹式的,但日语一流,讲起来像是日本人,这与他早年长期在日本生活有关。

但,这没关系,在他身边尽是一大批专才,如律师、会计师、工程师为他工作。

加上自己善于掌握时机,独具慧眼,如1969年哥打丁宜一场大水,给了他建屋的灵感;每天路过新山惹兰直勿老,到哥打丁宜处理开矿事宜,路旁一大片胶园地吸引了他,于是决定买下,这就是后来他兴建大马花园的胶园地。

他在大马花园建了1700多间各类型房屋,排屋卖2万多,店屋卖7万多,一年内全部卖完。

他这一投资让他赚得盘满砵满。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