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自从政府多年以前落实消费税,我便开始关注购物广场的“临界专柜”,只要可为钱囊省点钱,我不在乎别人投以异样的眼光,虽然国内已不再征收消费税,
ADVERTISEMENT
惟我仍会逛“临界专柜”,尝试从中“寻宝”一番,能省则省。
基于消费观念不同,我认为不少消费者不大晓得“临界专柜”为何物,想当然耳就不会去买该专柜的食品。有的购物广场不会注明某处是“临界专柜”,纵使消费者经过了也不会知道,待消费者观察到食品的“优惠售价”,才恍然大悟,方知晓光顾的购物广场有“临界专柜”的存在。
顾名思义,“临界专柜”是售卖快要过期的罐装食品,包括已不大新鲜的蔬果在内,还有罐装食品的部分包装已遭到破坏,蔬果的卖相不佳,商场员工会“再次包装”,并以较为廉宜的价钱出售。
一般上,“临界专柜”的范围不大,摆档位置也不大明显, 只有像我这样的“临界专柜一族”,才会老马识途。
多年以前,我花些时间在“临界专柜”寻寻觅觅,尚可买到一些蔬果。由于赚钱不易,我不介意成为“临界专柜”的消费者,最重要的是能省点钱。
坦言,蔬果某些部分的确 “有碍视觉”,但把它切除之后,还是可进食或是烹煮的。若是没有想要吃的蔬果,我会选购以重量来称的蔬果。
多年以后,我观察到购物广场似乎在敷衍“临界专柜”,情况越益糟糕。“临界专柜”的量大不如前,蔬果的“新鲜度”更令人摇头兴叹,似乎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曾经多次,我到“临界专柜”时,又小又黑的果蝇顿时飞起来,而蔬果混合摆在一起,隐隐约约传来异味。我拿起一束软趴趴的香蕉细瞧,两条“黑皮多过黄皮”的香蕉不堪一“拿”地断掉,身旁的几位外劳看到这一幕,他们当场傻眼。
我认为,购物广场要是无意设立“临界专柜”,干脆关闭了事。如此经营下去,消费者无法从中受惠,亦会败坏商场的名誉,实属不智。同时,政府部门负责单位理应正视“临界专柜”,让该专柜的素质变好,并改善情况,毕竟“临界专柜” 消费者的权益也应获得维护!
投稿須知:
■來稿可電郵([email protected].my)至本報新山辦事處;
■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必須附上真實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與電話、電郵網址,以及銀行帳號(匯稿費用);
■投稿內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種族等敏感課題;
■字數限800字;
■編輯對來稿內容,有修整的權力;
■本須知若有未盡善處,本報有權隨時增刪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