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受父亲影响耳濡目染爱上象棋,林骏安年纪轻轻就获得多个象棋奖项,在本地棋坛绽放光芒,现在的他以栽培更多优秀棋手为己任,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全职的象棋教练,专注推广本地象棋文化。
本期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今日面谱>的主角,是来自峇株巴辖的象棋好手林骏安(21岁,餐饮业)。
ADVERTISEMENT
从小到大屡屡获奖的林骏安,是前少年国手及成人州手。他从去年开始担任峇株巴辖象棋公会及柔佛州象棋总会教练,为传承与推广象棋文化尽一分力。

他曾获得的奖项,包括2012年至2014年全柔中小学象棋锦标赛小学组冠军、多个全柔中小学个人公开赛冠军、2017及2019年深圳一带一路国际少年团体赛亚军及2019年第二届全国象棋个人公开赛冠军等。

陈有发是启蒙导师
林骏安的父亲平时爱好下象棋,因此他在耳濡目染之下,6岁就开始接触象棋,当时一名巫裔象棋好手安华每每见到他和父亲下象棋,总会对他指点一二。

“后来经由安华大师的引荐,我从9岁开始加入峇株巴辖象棋公会,向有‘大马象棋大师’称誉的陈有发教练系统性学习象棋,他可以说是我象棋生涯的启蒙导师。”

他说,他这些年来一直精进自己的棋艺,不过小时候心态不好,常因为比赛压力而发挥不好,学棋的过程也曾遇过瓶颈期,一度想放弃,所幸获得教练及棋友暖心鼓励。
“就读中学时,我就加入校内的棋艺社,我初中时期曾代表马来西亚少年队到中国参加比赛,最终获得团体赛亚军。”

14岁任峇象棋公会助教
他从14岁起担任峇株巴辖象棋公会的助教,直到去年开始成为该会的教练之一,负责教导公会内的小朋友下棋。
他说,峇株巴辖象棋公会每个星期四和五晚上8时至9时30分上课,目前加他在内共有3名教练,该会最小的学生是6岁。

“本会的象棋班之前因为疫情停办,在行管令后才再度重启,现在正在积极宣传和推广,我们希望未来能每3个月举办比赛,进一步推广象棋文化。”

难忘两次赴中国参赛
对林骏安而言,两次代表国家到中国参赛的经历,对他而言最难忘。
他说,他在15岁和17岁时,曾代表我国到中国比赛,15岁那年是他首次出国比赛,可以跟各国棋手面对面交流切磋棋艺,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
“出国比赛的心情总是特别新鲜,可以走出国门到不一样的国家和城市,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棋友,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不一样。”

此外,他说,他从小就到国内各个城市比赛,结交到各地的棋友,每次都会在全国性赛事见面,直至今日还有保持联络,每每在全国赛事再聚首,总会感觉特别亲切。
每天练习下棋看棋谱
林骏安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练习,他一般都是透过网络,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棋友在线下象棋,借此锻炼自己的下棋能力。
他说,他每天都会花1小时左右在线练习下象棋,平时也会观看棋谱练习,确保自己的棋艺持续进步。

下棋提升记忆力
“下棋的好处很多,我个人觉得最显著的好处是记忆力会提升,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常常思考,让人变得更加冷静和沉稳。”
他也提到本身16岁参赛时的一次难忘经历,当时一盘1至2小时的赛局,因为他与对手僵持不下,最终比了4小时回合数已到,两人打成平局。
盼未来栽培更多优秀棋手
身为象棋爱好者,并且从14岁开始担任象棋助教,年纪轻轻的林骏安觉得自己有责任训练更多新血,希望未来能栽培出更多优秀棋手。
他说,以前自己都是以学生的身分下棋,这一年来转变身分教别人下棋,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以前可以说是为自己而战,现在则是希望学生也有更好的表现。
“现在看学生比赛也会感到紧张,期待他们能够有好的表现,我之前也曾走入校园,到小学及中学指导学生下象棋。”

以前是爱好 现在变副业
他也说,以前象棋是自己的爱好,现在象棋成了自己的副业,对他的生活也是一种改变和经历,他希望能在这一领域继续发展,未来想把象棋教练当作自己的一生事业。
“以前象棋教练通常都属于副业,现在象棋文化盛行,很多地方下棋的人数在增长,国内一些地区已经有正职象棋教练了,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全职担任教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