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今日面谱

|
发布: 2:36pm 17/08/2022

【今日面谱】所见所遇逐一记录 刘金龙 成“活历史文献”

报导、摄影/叶静薇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刘金龙表示,记录了许多彼咯的点滴,他曾考虑举办地方志展览,但却一直没有仔细落实。

许多人年轻时候培养了写日记的习惯,但往往写著写著就没再继续了。现年86岁的刘金龙则从1952年升上初中时开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至今仍旧保持。他不仅每天记录本身日常,也把这些年来所见所遇之事逐一做记录,有纪念价值的物件更是收藏著不舍丢弃。

从事书写工作逾60年

土生土长的彼咯居民刘金龙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他向来喜欢书写,1960年8月15日进入彼咯地方议会任秘书,从事的也是书写的工作,参与地方社团会馆,担任的也同样是总务或文书等需要做记录的职位。他曾担任13个社团会馆的总务或文书职务,并曾15次接受媒体采访。

ADVERTISEMENT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1937年的绒装帐目簿。刘金龙表示,这是其父亲刘后庙在他12岁时捡起他人丢弃的物件,他随后也把帐目簿收起来至今。

回忆从前,他娓娓道来加入彼咯地方议会的经过。他说,自己在1958年高中毕业后,因家中仅能栽培一名大学生,而弟弟已在南大念书,因此他没能进入大学修读。当时,他原等候一个私人公司的职位,但后来因故作罢。

“那个时候,恰好地方议会有了秘书的空缺并进行公开招聘,于是我就前去应聘。当时,有4个人应征此职位。我从小学到中学都没有学习马来文,一个不谙国文的人前去应征,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

当年的彼咯地方议会以华裔为主,早期的行政文件以英文书写,之后慢慢改为马来文,秘书主要的工作是把文件、通告翻译为中文。刘金龙受聘后,不得不下一番苦工,每每在放工之后拼命翻查字典自我提升。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刘金龙当年在彼咯地方议会上班的情景。
需把通告译成文言文

他透露,当年翻译书写的通告并不容易,因为必须翻译成浅白的文言文,而非白话文。他指当时的地方议会主席邱瑞章的中文底子很好且偏好文言文,因此他书写通告后会交由邱瑞章过目审查,之后再签名发出。

“当年,通告会张贴在文弄街的一个布告栏上,以及巴刹路一家商店外。”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彼咯地方议会于1953年发出的门牌税通知书,右下角有第一任彼咯地方议会主席蔡卓的签名。
紧急时需以4语广播

他也提及,在紧急状态时,若地方议会来不及发通告,就会使用设在大会堂的大喇叭进行4语,即中文、马来文、英文和淡米尔文进行广播。当时彼咯范围不大,民众都能听到广播。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紧急状态时,居民移动需填写的居民行动填报表。

地方议会于1976年12月31日解散,隔年1月1日成立拉美士县议会。刘金龙表示,他仍继续在彼咯大会堂上班,直至1984年被调往拉美士县议会工作,一直至1990年4月20日退休。

“地方议会解散时,许多东西都要被丢弃,我把这些有历史价值的物品拿回家,其中也包括一些笔记记录。”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彼咯大会堂在1972年耗资3万令吉承建,并于2002年再次重建。
爱收藏历史物件

除了喜欢书写做记录,刘金龙也喜欢有历史性的物品。采访当天,他特别标签认为值得与众分享的历史物件。

在他收集的历史物件当中,有大如大喇叭和招牌的,也有小如硬币轻如纸币的,但许多东西从哪里得来,他却未必记得了。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彼咯地方议会解散时,大喇叭和招牌都被丢弃,刘金龙把它们拿回家收藏。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独立时后1959年首次发行,由首任财长敦李孝式签名的1元钱币,以及1961年发行,由第二任财长敦陈修信所签名的10元钱币。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刘金龙的长兄刘宗在五十年代结婚时,亲友用竹子做牌楼,再上山采花做装饰,图中后排右三为刘金龙。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于1974年5月28日前往中国访问,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与阿都拉萨握手的图片在较后的8月24日全国大选竞选期时被用作宣传品。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彼咯大会堂于1957年8月8日建竣,刘金龙仍收著当年地方议会内承建大会堂费用的记录。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吗咯华小的前身为华侨学校,刘金龙仍收著四十年代的学校照片,其中包括1948年学校举办游艺晚会时的图片。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1937年的绒装帐目簿。刘金龙表示,这是其父亲刘后庙在他12岁时捡起他人丢弃的物件,他随后也把帐目簿收起来至今。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刘金龙妥善收藏妻子张金凤于1956年写给他的贺年卡和两人于1959年7月29日首次到彼咯友联戏院看戏的戏票。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日据时代的全套各面值钱币,刘金龙为了收齐最后的1000面值钱币跑了三趟才获得心头好。
柔:今日面谱(18日见报):从写日记到做记录到旧物收藏,刘金龙是彼咯“活历史文献”
第一任最高元首主持第一届国会开幕时的中文版演讲词,刘金龙也记不起自己从何获得这份讲词。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