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12/2019
谢国维‧珍惜善用公共医疗

本人自受委出任县议员以来,受到市民请托处理的投诉事项涵盖市政、交通、环境、卫生、医疗、福利、法律等。在众多事项中,最受市民关注,也最牵动市民切身权益的,非医疗莫属。

就拿我日前接获的一宗投诉个案为例,事主说年迈生病的父亲在某大型政府医院的急诊部门,待了3个小时才见到医生,过后又再等了7个小时,才获分配病床入住病房。

事主除了不满医院的运作及行政效率,也质疑父亲的诊治是否因此受到拖延,导致病情加重与恶化。

在与医院相关部门人员取得联系并了解情况后,我相信院方人员已尽可能给事主的老父最大的医疗援助,过程当中也严格遵照卫生部为医院急诊部门订立的标准作业程序,也就是先由医药助理初步鉴定求诊人士的病情,然后依照紧急程度(分3种颜色,青色代表非紧急、黄色代表相当紧急、红色代表非常紧急并需即刻处理),发分给医生对个案进行处理。

院方人员也无奈地表示,由于政府医院急诊部门基本上不会拒绝任何病患求诊,加上诊费极低廉(只征收1令吉),相当数目的市民普遍上与长期性存在著“不看白不看”、“不拿(药)白不拿”的心态,身体出现任何微恙,即往政府医院急诊部门跑。

医院部门空间、医护人员与医疗器材的数目,都无法取得与病患人数相应的增长,进而引发政府医院急诊部门常年大排长龙,人满为患的情况。

孰不知,这样的心态与做法,除了涉及滥用与浪费医疗资源,也会在财政、人力与资源上拖垮国家公共医疗体系,导致国家卫生福利制度崩塌,最终连累全民受害。

再者,许多市民依旧抱著“看病还是医院好”及“医院越大医生越好”的传统观念,任何伤风咳嗽、头昏身热等状况,都舍邻近的政府诊疗所,宁愿到较大的政府医院人挤人看医生。

其实,在卫生部多年努力下,政府诊疗所已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并配有全职的普通科医生,甚至是家庭科或公共卫生科专科医生,为病人看诊。

相反之下,政府医院基于医生人数与医疗器材始终无法负荷人数过于庞大的病患,导致为部分病患看诊的可能只是实习医生,以及需要等候数月才能够获得内窥镜、超声波、电脑断层扫瞄、血液化验等检验服务。

既担心实习医生经验不足之余,又要担心检验进度受到拖延导致病情恶化,这又何必呢?

所以,我真诚呼吁每一位市民,珍惜与善用国家提供的公共医疗服务,相信与支持公共医疗体系的素质,毕竟你我都是这个国家保健系统的命运共同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