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鞭打

适当体罚或许对管教学生有一定帮助。但,正如枪的危险性取决于持枪人那般,体罚未必完全不可取,但它应该被严格规范,而不是任由老师说了算。 上周,一名家长在网上公开女儿耳背遭人留下两道深至见血的指痕,明显是捏耳朵所致。施暴者不是别人,正是她的老师。 事情曝光后,施暴老师在社群媒体公开道歉。令人无语的是,他对执教学校以及女童家长都道了歉,唯独没有向遭受暴力的小女孩道歉。无论如何,此事都已随着施暴者道歉而画下休止符,至于其会否面对惩处,截稿前暂无消息。 我小时候也曾因调皮捣蛋被捏耳朵,但都不曾如受害女童般被捏至皮开肉绽,虽不知缘由为何,但施暴者的行为终究无法,也不该被合理化。校园体罚早已不流行,万万没想到今时今日还能听闻这种鬼故事。 曾在一部影集中看到如此情节:一名逃犯因被捕时身着华丽,经新闻广传后形成一股潮流,一名热衷流行的高中生便将逃犯同款T恤偷偷穿在校服内,并在校内跟同学炫耀。纪律老师见状,二话不说便对其施以体罚。 不知是对该学生模仿逃犯生气,还是越打越起劲,那名老师用藤鞭抽了数次后竟脱下手表,直接往该学生脸上连扇好几巴掌,即便嘴角渗流血也不肯罢手。 可笑的是,影集中该国已明令禁止校园体罚,然而一名看不下去的同学报警后,警方非但对施暴老师不作为,反而训斥报警的学生不该与不良分子为伍,甚至有媒体趁势炒作,以“废除体罚后的教育惨况”为题制造舆论,欲将舆论导向“体罚松绑,学生无法无天”。 都说戏如人生,该片段又是多少现实的映照? 求学期间,我的屁股没少挨鞭。且不论嬉笑打闹是否真该受罚,一位同学的遭遇让我至今仍在思考其正当性。 那时,我们才中一。某位老师有些言行习惯,该同学为博大家一笑,便在一次课余时间模仿那位老师。谁知,该老师恰巧路过,那名同学便被叫到教室外挨鞭。不止一鞭。至今我不时仍会思考,究竟是那位同学行为不检点活该挨打,还是教师利用教职权公报私仇? 我见识过的过当体罚,远不止一遭。 小学时期,隔壁班有个问题学生,过分调皮之余,大小便也无法自控。一次,他再次失禁,班主任在鞭打他的同时,还用马克笔在他脸上写下大大的“大便”二字。学校不大,一下课便人尽皆知。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那位老师还曾将他的双手绑在教室门框上,犹如打沙袋般对其肆意鞭打。下课后,大家多了一个八卦话题,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有问题。 我不解,即便大家都还小,不了解体罚合理范围,但其班主任的所作所为明显已超出体罚,是妥妥的人格羞辱与暴力!而且是一个公职人员,一个成年人,向尚在求学的儿童付诸暴力! 只是,没有任何人质疑该老师的行为,此事最终只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一笑而过的谈资。这无疑是可悲的。 为什么有些教师会施加过当体罚,甚至演变成暴力?这不仅是教育界的问题,也是家长长期纵容的结果。 作为90后,我们可没现在的孩子好命,当时不流行所谓“爱的教育”,“打是情,骂是爱”才是当代社会主流。 我们的父母辈大多认为孩子被老师打是好事,似乎只要鞭子下得够重,孩子的成绩、纪律都会有所改善。我甚至听过家长主动要求老师“多打几下”,生怕孩子吃的苦不够多。 适当体罚或许对管教学生有一定帮助。但,正如枪的危险性取决于持枪人那般,体罚未必完全不可取,但它应该被严格规范,而不是任由老师说了算。 至少,这把“枪”不该落入文章前段提及的那些老师手中。 家长的默许,无疑是助长体罚歪风的重要推手,尤其当这把‘枪’落入不配持有的人手中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何况,当时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不太了解体罚的边界与相关法规。学生即便遭遇过当体罚,甚至暴力,家长申诉时,校方都能用教育充当挡箭牌,哈哈几句后事情往往便会不了了之。 幸运的是, [vip_content_start] 随着人权意识抬头,体罚已不再受鼓励。现代家长的观念也与过去截然不同,极端点的,哪怕孩子受到一点点责罚,都会大闹学校,甚至扬言闹上法庭。 两种极端,都是问题。如何找到平衡,是教育工作者应尽之本分,但无论如何,体罚都不该成为教师管理学生的捷径。 现在的孩子是幸运的,父母不如以前那般,盲目相信老师一定是对的,且网络便利及传播性也能让社会对体罚正当性有所警惕。可曾有人想过,以前的学生们呢?多少声音埋没于科技不便的时代? 这么多年来,多少孩子被鞭打、羞辱、恐吓?多少人成年后回忆起学生时代,仍心有余悸?大人总认为小孩不记事,长大就会忘了,是否又真是如此? 再说,暴力教育的时代已经结束,可如今仍然有孩子因教师而流血。这场荒诞的循环,何时才会真正落幕?
3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6月前
6月前
(新加坡21日讯)24岁好赌男子假意上网低价兜售电子游戏产品和驾照,两年多内骗走近百名买家逾17万元(新币,下同;约56万8344令吉),之后尽数赌光也没作出任何赔偿,昨日面控时认罪,被判监两年18个月和鞭打三下。 《8视界新闻网》报道,根据法庭文件,24岁的被告莫哈末希山共面对13项敲诈勒索、欺骗、冒充他人行骗等罪状。控方以其中四项加以提控,余项则交由法官下判时纳入考量。 低价销售电子游戏欺骗买家 根据案情,被告于2020年开始在二手交易平台旋转拍卖(Carousell)打广告低价售卖电子游戏产品,要求有兴趣的顾客预购并缴付50%甚至全款订金。 为取信顾客,被告还说全额付款的可更快收到货物。 但被告收到钱后全拿去赌博,也找借口没如期发货,更别说退款,一些买家事后报警,被告跟着被捕,获准保释的他依旧我行我素,即使自己的银行户头被冻结了,他仍借用兄弟的户口继续招摇撞骗。 “售卖”驾照并敲诈勒索买家 2022年到2023年,他用别名在聊天应用程序Telegram上打广告宣称可通过他购得驾照。 一男子付款下单后才惊觉不可“购买驾照”,他虽即刻要求被告退款,但被告却编造诸多故事和借口要求他再付款来办理退款和取消订单手续。 受害者出于害怕和相信被告,半年里被他骗走近4万元,但发觉是骗局后,就不再付款。 被告失去“金主”后,竟然三番五次以要告发他非法购买驾照一事对他进行敲诈勒索,还往他家里放威胁勒索信。 除了这名受害者外,另有其他人被他骗走近万元的款项。 被告行骗两年多的时间内,约百人上当受骗,共损失17万零414元,被告迄今未偿还一分一毫。
7月前
10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八打灵再也20日讯)一对父母为了阻止孩子沉迷玩手机而在参观监狱博物馆时,与狱长串谋上演一出玩手机会被鞭打的戏码,没想到办法奏效,吓得儿子哭喊:“我再也不要玩手机了。” 社交媒体近日广传一段TikTok视频,视频拍到一对夫妻带着年小的孩子到位于马六甲的监狱博物馆参观,并聆听监狱长讲解和示范如何处罚监狱犯。 监狱长在讲解中表示,依据法律的规定,他们只能对监狱犯的臀部进行鞭笞,而手上握着藤鞭必须呈现90度,而每一次的鞭笞可以达到6次之多。 然而,监狱长似乎已经和孩子的家长串通好,更一脸严肃表示鞭笞的惩罚出了对监狱犯之余,那些喜欢玩手机,然后经常违抗不听大人的话,也将会得到藤鞭的“伺候”。 “如果拿不到手机,经常老羞成怒或是大吵大闹的,下场就会是如此(鞭笞)。” 这时,孩子的母亲更是乘机细数孩子的“罪状”,向监狱长表明孩子不喜欢阅读,然后又喜欢偷偷拿她的手机。 “监狱长,如果犯了这些罪,他们得到的惩罚会是什么呢?” 这时,监狱长表示,一旦犯了这些“罪”,裤子就会被脱下,然后他们就会直接朝“犯人”的臀部鞭打。 他也现场示范,在模型的臀部,狠狠的用藤鞭鞭打了3下,只听见“咻,咻,咻”的惨烈声音。 小男孩明显的开始感到害怕,然后依偎在其父亲的身旁,小声不停发出:“父亲…..”的求救声。 之后,小男孩再也受不了直接抱着父亲大声的痛哭,一边哭一边说:“我不要玩了”;而在身旁的母亲却开怀大笑。 上述视频上传社交媒体后,网民们对小男孩哭的表情哭笑不得,许多网说用监狱长示范吓唬小孩的招数真的很管用,并认为这样的示范应该走进校园示范,让孩子有所警惕。 “这样的教育应该在校园里提倡,这样从小就能灌输孩子向善的观念。” @fisza83 #muzimumpenjarabandarhilirmelaka #fyp #anakmainhenfon ♬ bunyi asal – fisza – fisza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