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锻炼

    (居銮3日讯)关爱特殊教育中心耗资7万令吉新设的感统教室投入运作,除了为中心内的30名弱势学员提供更大的疗愈活动空间,也协助他们锻炼肢体协调能力,重拾面对人群的信心。 该中心实行小班制度,每班有5名学员,他们的年龄介于5岁至12岁,每星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感统教室上课,体验教室内的器材。   感统教室自去年开始建设,今年开放给中心内的学员使用,协助他们锻炼肢体协调性、平衡性,以及专注力。 老师陈玉蕙表示,“每个学员的情况不同,进度也不同。如果是年龄大的学员,我们会让他们到感统教室发泄精力,同时籍此锻炼他们的想像力及前庭神经节,让他们的情绪找到释放空间。”   她举例,通过滑梯及滑板的配合使用,能提升学员面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而教室内的楼梯,则有效协助他们锻炼手脚肌肉协调性。 她提到,目前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学员到教室内活动,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适应环境,提升感官及身体的反应机能。   老师劳美珍表示,部分学员原来没有信心接触新环境,但自从使用感统教室内的器材后,他们变得更有信心及胆量,愿意尝试新事物。 她说,中心内的大部分学员缺乏专注力,他们对于身边事物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通过器材的锻炼,延长他们的专注时间,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该中心也于今日举办新春团拜,现场洋溢著喜气洋洋的气息,该会理事、会员、赞助人、家长皆踊跃出席。 关爱特殊教育中心主席拿督林绅文致辞时感谢各界响应,使该中心陆续获得捐款,惟目前尚需10万令吉,提升该教室的光感及声感。 他说,农历新年是传统中喜庆的节日,希望社会人士不忘弱势群体,与他们共度佳节,也希望更多社会人士伸出援手,协助提升中心内的设施、师资,以及软体设备。 居銮同济会会长陈翠真表示,希望中心能协助弱势群体掌握更多生存技能,为他们的将来做准备,确保他们能够更有信心地独立生活。 出席者包括:居銮华文同济会会长颜丽珠、副会长陈添丁、加亨同济会创会会长拿督傅子明、会长宋沺融、嘉宾拿汀郭岫燕。          
6小时前
2月前
4月前
“魔镜啊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这是小时候看《白雪公主》动画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而在健身房里,“魔镜啊魔镜,嘿嘿,看我练得还可以吧?”或者,“魔镜啊魔镜,我这动作做对了吧?”这两句话也许是健身者凝望镜子时候的心里话。 我不常照镜子。家里连一张全身镜都无,房间里只有一面小小的桌镜,大多时候被我倒转面壁。一直到有天我终于发现了镜子的魔力。 某日我把杠铃和杠铃片锁好,把长椅挪到那一大片镜子前摆好“阵势”。坐地上,背靠长椅,把杠铃滚至臀部上方,弯曲膝盖,双手两边握紧杠铃,吸气再吐气将杠铃往上推。把杠铃推上去的时候我往镜子里看,稍微调整了屈膝幅度,放松、再推。大部分时候依然直视前方,偶尔会瞄向镜子。第一次感受到“臀推”这个动作真正刺激了哪里的肌肉,也首次体会到健身房里那些镜子的用处。 健身房中央的这4面大镜子很显眼。然而从以往教练带着,到后来自主锻炼,我都很少照镜子。说我健身嘛,我又好像没怎么注意自己有瘦身成功,体重就在那一两公斤之内漂浮。说我不健身嘛,我又很乖巧地每逢休假必定往健身房跑。虽然某位教练曾建议我每次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变化,可当时我只会傻傻地跟着教练训练,会在意体脂检测仪上的数字但又不会太纠结。一直到所有教练陆陆续续另谋高就,那位曾经提醒我照镜子的教练给了我勇气在他离开以后自己锻炼,就再没人监督我的动作和训练计划了。那时候我连训练计划是什么都懵懵懂懂。 然后又隔了一段时间,我看见有女生把训练椅搬到健身房中央的镜子前,再把杠铃和杠铃片搬到训练椅前,练习“臀推”(hip thrust)。这举动就此解锁了我可以在那里“摆阵”训练的契机,又像个连环效应般,一并解锁了“照镜子”检查姿势的想法。再到后来,我才从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从来不太在意镜子。即使开始健身以后,也极少像大部分健身者一样总是盯着镜子里的自己。 也许是羞赧于自己的其貌不扬,也许是自卑于稍微过重的身材。于是从跟着教练锻炼,到自主训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慢慢地发现:咦,镜子的用处挺大的。 于是我开始直视镜子,纠正打磨力量训练的动作;然后好好地看镜子里的自己,浑身汗湿,坐地上时候腰间赘肉跑了出来,手臂还是那么粗但硬挤的话好像有那么一丁点线条。练一半四顾无人赶紧对镜子照张相,健身结束以后再对着镜子照了张照片才假装无事离开。 就这样,我忽然看清楚了自己的模样。虽然很矮,虽然不美,虽然没有平坦小腹精瘦臂膀宽肩细腰浑圆翘臀,但,这就是我呀,是个很努力,用最笨的方式努力的自己呀。虽然没有严格控制饮食,但也已经不太吃零食和喝奶茶的自己;是那个喜欢练习硬拉(deadlift),并有时候觉得在阴盛阳衰的力量训练区里丝毫无惧、觉得自己超帅的自己。还是一个差点被用词绕晕自己的自己。 那日下班回家,妈妈兴致勃勃地和我说:我给你留了今天的报纸,你去看看。他们说现在健身教练课都满了。都是因为贾玲那套电影啊。你要继续练啊。 与过去自卑的自己和解 妈妈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练得手掌变粗;不够150公分高的女生为何要尝试挑战冲硬拉重量。她陪我看过那出因导演兼女主减重50公斤而沸沸扬扬的电影《热辣滚烫》。觉得她很厉害。而我却记得有一幕,女主终于要上场打自己的第一场正式拳击赛,从休息室到拳击擂台之间的一段走廊,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那个过去的自己。虽然判若两人,但她对着那个过去的她,坚定地微笑着。就是这一段戏,当时电影院里的我哭得稀里哗啦,泣不成声。 也许我明白,那不仅仅是因为减肥,而是在镜子里,她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摆脱的不是那50公斤,而是曾经懦弱讨好别人的自己。在那段健身和学习拳击的过程中,她为的是替自己赢一次。她学习坚定自己的意志,和她应该说不的事情说不。 我依然意志不够坚定,没有坚韧的控制饮食的决心,于是也没有办法练成网红们玲珑浮凸的身材。可在这段以“年”来计算的健身历程里,我想我能体会杜乐莹的心情。那些汗水、那些疼痛,伴随的是很认真地正视“我”的需求的认知。在训练的时候,无论是力量训练还是有氧运动,我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慢慢地与过去自卑的自己和解。只有在这些运动的时候,我掌控我的身体和多巴胺,不需要依赖他人也不需要他人的肯定。我自己装片,自己卸片,自己搬凳子,自己琢磨,自己训练。状态不好的时候暗自懊恼,力量训练有所突破的时候会激动得想哭,然后每次都大汗淋漓地疼痛地但也快乐地离开健身房。即使我依然只练习我从教练那里学习的动作,依然对许多器械感觉陌生,体脂依然超过30%。 但管他呢。至少在镜子里,我会自在地捏捏自己腰间的肉,举起自己的手臂假装有一点线条,然后毫不留情地讪笑。然而我不会认为自己无用,亦不必讨好任何人。我知道在那满是魔镜的健身房里,我学会了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即使那真的是以岁月换来的“魔镜效应”。
7月前
1/每日晨步,若遇见路人,都会习惯性地微笑,点头,打招呼,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种族,往往也会得到对方友善的回应。多年下来,路人都变成了朋友。一个小时的晨步,有时变成了一个半小时,不是走远了,而是驻足与路人闲聊闲聊。原来友谊是从自己开始的。 2/每日晨步,发现住宅区的鸽子和乌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肥。原来附近的几位居民,是鸟类们的大慈善家。他们定时地把谷物,米饭倒在路旁或屋后,制造了不少的民生问题,也抹杀了鸟类们的生存本能。停泊在树下的车辆,难逃鸟屎的青睐。晒在露天的衣物,偶尔也会被鸟屎弹击中。唉!好心做坏事呀! 3/每日晨步,都会留心路面上的情况,避免踩到狗屎或猫屎。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捡到些钱币。哪怕是5分钱,都会俯身拾起来,带回家,投进特设的罐子。当罐子越来越重时,就以无名氏之名把整个罐子捐去慈善机构。不是我不路不拾遗,而是我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些小钱归还给失主,就让我代他们行行善吧!不要小看这些小钱,积少成多呀! 4/每日晨步,总会遇见一位骑脚车的叔叔,穿着背心,哼着歌曲,悠哉闲哉。叔叔告知,他已83岁,可是不管怎么看,叔叔一点也不像83高龄。原来慢活,乐活,享受生活是最好的驻颜之道。 5/每日晨步,总有位七十多岁的阿姨在她家的门口等着我们。因为时间有点早,有人相伴,除了闲话家常,也能互相照应。阿姨膝盖已成O形,走起路来,相当吃力,但仍坚持每日步行,锻炼脚力,活动身体。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呀! 6/每日晨步,都会到拿督公前,跪地拜拜。因为我心有所牵挂,有些无助感,唯有托付神灵。当心里堆积的事务越来越多时,必须有个释放的出口,避免被堵得喘不过气,伤身又伤心。
9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近日,友人常自嘲:“总是忘东忘西的,不知是否患了痴呆症?有时从客厅走到厨房,忘了要拿什么,唉!” 我不禁失笑:“痴呆症者永远不承认他有痴呆症,你是健忘罢了。” 记忆力衰退,通常是中老年人的苦恼,东西明明搁在这儿,怎么不翼而飞?今天到底吃药了没?这个月的水电费付还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年长者。 我已步入花甲之年,我不敢自诩记忆力比年轻人强。曾经有一段日子,我总是忘了吃过药了没?尽管在脑海里重复“回播”从起床后所做的事,却依然没有吃药的影像,又担心吃了两次药那可不得了!遇到如此窘境,便坚持不吃,中午时分,再自行量一量血压,若是正常,肯定是吃过药了。 这事儿困扰我好一阵子,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每次吃过药后,便告诉自己一声:“我已吃过药了。” 这一招果然见效,我不再徘徊在分岔路口。 我向来会把东西放回原位,因此没有东西无缘无故“失踪”的苦恼。重要文件如身分证和银行卡,放在一个皮夹式的钱包,没用时尽量不拿出来;日常购物款项用另一个钱包,免得在付款时,万一不慎把钱包遗留在付款柜台,而遗失了重要文件。 背诵古诗、绕口令或任何一个口诀,是增强记忆的诀窍,那是我退休后,考验记忆力的方法。读古诗背古诗,领会古人写诗的情怀;背一背绕口令,除了考验记忆力,也让舌头绕一绕,灵活起来,亦可说是锻炼语音,对语音有浓厚兴趣的我,是莫大的乐趣。 记忆力好不好,未必就是年龄增长所致。记得当我还在任教时,记性比一些年轻老师好,他们忘记的我记得;我忘记的他们往往想不起来,呵呵! 若不想痴呆,就不得慵懒,闲暇时,不妨来个“脑筋急转弯”,或者来个“成语填充”游戏,均属脑力激荡,亦是自我提升的门径,何乐而不为?
1年前
那一年,杰15岁,某个午觉醒来发觉视力模糊,杰以为他没戴眼镜,戴上眼镜亦然,惊慌失措,经医生检验才知道是青光眼(Glaucoma)所致。 自此,杰对青光眼有所了解:当眼球内流动的液体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眼压升高,高眼压造成视神经受损,急性症状包括视力降低,眼睛痛,红眼,头疼和呕吐;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患者视野逐渐收缩,最终失明。 医生说,青光眼常见于老年人,杰属于有青光眼家族史者,但杰不知道家族成员谁有青光眼,毕竟大部分青光眼病症属慢性,没有明显症状,待视力模糊就医已臻晚期,视神经严重受损,患者恐面临失明危机。 那天早上飘雨,时间是7点48分,杰和我站在眼科专科诊所门外排队报名,他来复诊,我来检验。我的眼睛,尤其是右眼,容易泛红,每当出门旅行,舟车劳顿或睡眠不足,眼睛开始泛红。 每次看医生,医生和我的对话简短快速:“视力有异常?”“视力如常。”“眼睛干涩导致眼红,回去滴眼药水!”“为何我的眼睛会干涩?”“老化,我在冷气房看诊久了,眼睛也会泛红!”我哦一声,悻悻然走出诊室。眼药水滴了数天,泛红渐退,但泛红总会伺机出现,出门旅行眼药水是必备药物,若眼眶眉弓触摸时有点疼,我就知道眼红来袭,烦不胜烦,年过半百了,我决定让眼科专科医生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说到检验眼睛,我难免心虚。我热爱写作,屈指一算,我足足写了二十多年,最少有15年是盯着电脑屏幕打字,明知不利眼睛,我依然热爱写作。我知道一早醒来对着电脑荧幕打字眼睛容易疲倦,故避免早上写作,若腹稿堆积多了非写不可,我重复用清水泡浸双眼,清水滋润过的眼睛感觉舒服,过后才打字。 年纪轻轻罹患青光眼 后来上网阅读护眼常识,才知道凌晨至起床前眼压最高,遂培养凌晨醒来不看手机,看手机必开灯,让眼睛减压。我相信早晨起床后用清水泡浸眼睛有减压作用,屡试不爽。此外,睡前关灯滑手机和灯光昏暗下阅读会导致高眼压,日久引发急性青光眼,此乃大忌,不可长。 我有慢跑习惯,早晚跑一个半小时,每次完成跑步,大汗淋漓,感觉舒畅。跑步锻炼身体,也善待眼睛:每天看电脑屏幕打字或观赏网络节目,眼球的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眼睛容易疲倦;跑的时候,我眺望远方——青山田畴,日出日落,蓝天白云,眼睛的对焦从近距离到远距离,睫状肌放松下来,做到缓解眼睛疲劳和减低眼压。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有运动细胞,爱跑,殊不知,我不过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静与动之间寻找平衡点,借机保护我的灵魂之窗。 早上9点25分,我终于坐在眼科医生诊室,透过眼科仪器接受一关关检验,结论是:没有青光眼,没有白内障,眼压正常,眼红果真是眼睛干涩所致,需要滴药水。走出诊室,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如释重负。 那天是收获颇丰的一天,和杰交流,我发觉现今30岁的他注重健康,他知道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伤不可逆转,需要终生治疗,故定期复诊筛查和滴眼药水,不熬夜,实践低碳生酮饮食,做运动,若高血压或糖尿病伴随而来,必然加剧青光眼状况!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杰年纪轻轻罹患青光眼,但他自律乐观,活得比他人健康,且热爱生命。 杰和我相谈甚欢,我的WhatsApp软件自此多了一位朋友。我知道,在保护眼睛和分享健康常识这条路上,我找到知音人。
1年前
1年前
走路的时候,有什么事需要注意吗?如何才能走出健康和快乐? 某日早晨,我如常到离家不远的公园走一回慢跑道,见许多熟悉的面孔和不曾留意的陌生人也在慢跑道上各有模样,有些一面走一面看手机,有些三三两两一面聊天,有些满脸愁容,也有的轻松愉快,觉得这个简单的动作颇值思量,于是给自己抛出上述的疑问。 如果步行是一个获取健康和快乐的手段,那么,随随便便的心态肯定是不行的。需要遵守某些原则,才能达到目的。而原则设定又好像把“走路”也变成一项“工作”了,其实这是误解。 走路需讲求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给自己定下某些约束,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分清楚。这里指的是意志力要关注哪些思想,又要放弃哪些情绪。一切都在心里进行,外表上,他沉默不爱多管闲事。 对于崇尚自由的人,要他们在走路时也约束自己,料想不容易接受。然而火车因为轨道的约束而能够远行,风筝因为线的约束而能高飞,步行也需原则约束,才能走出健康和快乐。 尽管走路多年,我对走路依然掉以轻心,时而也会注意肤浅的感觉,没有刻意体会深层的变化。当注意力不在感觉上,必然在思绪上。各种工作的、人事的、现实的分析和考虑便纷至沓来,走路也只是工作的延伸,烦恼的延续,椅子上想不通的问题,要在慢跑道上找到答案。结果人到了公园,感觉却留在家里、办事处内。意志松懈,被思想绑架。心湖荡漾,浪潮般起落不息。然而思维的浮动不过是思想海洋上的一朵浪花,没有具体的意义。 神经这样被理性消耗着,得不到休息,精神也处于紧张状态,这跟我们拜访公园,眷顾慢跑道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至于意志在感性事物还是在理性分析,完全是习惯所使然。一个选择重复多次,就成为习惯。这两种习惯差别仅在一念之间,然而所产生的效果却有天壤之别。 我们对理性状态已经很熟悉,正是应该加强感性认知的时候。每次公园步行,做一点儿努力,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达到目的。 关注感觉的关键在于“坚守”。让舒爽、轻松、愉悦的感觉不断深化,洋溢,陪伴着你度过整个行程,才是培养感觉的真正含义,也是公园赋予每个人的无价的礼物。只需一个决心,就能进入状态,然而要做到持久,往往不是一次尝试就能成功的。要不断将思想从歧路上拉回来,不许安详、疗愈的感觉不告而别,方为良策。一种若即若离、似有似无、“丝丝入扣”的心态才是最妙的,也是成功的要素。 人与大地同频 我们通常从注意自己的脚和呼吸开始。脚板和地面接触的感觉,可以轻松也可以沉重。注意轻松忘掉沉重,是做得到的。常有朋友说他们筋骨不灵活了,走路已成一件苦差。这个说法似有问题,因为筋骨不灵活往往不是因为受伤,只是呆久了僵硬了,走起路来特别疼痛。有些放弃了锻炼,渐渐成为久坐不动的一群,真是失策。 我也有筋骨僵硬的时候,我发觉,只需对“不舒适”不予理会,集中注意力在拉伸时的舒服感,僵硬感就会渐渐消失。最后的胜利——那种完全轻松、舒爽的感觉——必将属于你。 为了加强对感觉的注意,我又发觉疾步比漫不经心地踱步要好得多。疾步而行使我们产生灵活、轻松、活泼、迈向目的的感觉,仿佛自己在健康的原点上。即使情绪低落,来到公园就要快活,故意作出快活的模样也无妨。这样,不知不觉间你真的就快乐起来了。 然而疾步也需在不喘气的基础上,呼吸还是自然顺畅的,不要气喘吁吁地把自己搞到疲惫不堪。疾步时呼吸的感觉更明显,向凉风呼出热气,一股凉意随即沁入胸肺,乃步行最大的享受。 感觉也可以随着呼吸深入胸腔、丹田和四肢百骸。虽然肉眼看不到,内眼却可以“感受”到内在世界的种种。气机的升降,最容易捉住我们内眼的注意力了。它是那么的明显,而且有规律地发生着,于是可以持久地将感觉守住。古人对此体会深刻,《黄帝内经》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句,后来发展为一门学问,叫作“气功”。走路时意守感觉,神不离形,严格来说,也是在进行气功锻炼。 这种带着期待的行走,使人喜欢运动,使人对自己善良。而那些不愿约束思维,东张西望、若有所思的人,既无目的也无期待,很快就陷入索然无味的窘态,总想快快离去。 不要责怪懒惰走路的人,要提醒他们有这么一套易学难精的走路哲学。 除了自己的躯体,感觉的触须还可以飞入“灵性的世界”。有些人走路时念出一篇祷文或一串咒语,觉得自己在天地之间,得到有情大地和慈爱上天的眷顾,内心充满着感激。这时,平视比老是看着自己的脚板,更能体会这种“天地恢宏,我在其中”的体悟。大自然不仅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和蓝天白云,还真的跟自己混为一体了。眼睛充满了色彩,耳鼓充满了天籁,骨头支撑着一个小小宇宙,一个巨大的意愿,孕育着眼前这个不可思议的大自然和人文大地。 这种高超的感知使心灵与躯体、精神与物质达致和谐,人与大地在一个同样的频率上。如此善境,除了意志力,还需使用一点儿想像,绝非漫不经心可以臻至。你会因而意识到各种微小的不同,发现天天经过的路径其实日新月异,景致时时有别。这样一想,感觉也就容易深入时间的内部,给平面的表象添加一层历史的厚度。 称这种步行为“漫步”尚且不足,实际上是用心地经营走路,还原步行的本性,是真正的行走。或说,一种“无为”的“步法”。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没有看见花,却闻到花香。
2年前
2年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有新的目标。时间飞逝,在这个“兔”然到来的一年,我想要做出改变,活出真实的自己。那么,我的转运法是什么呢? 说来你或许有些不信,作为一名初中生,我的转运法是想透过我梦寐以求的健身来实现的。常常在网上看到许多健身者都高大威猛,常人看到他们都会肃然起敬,多瞄一眼,佩服他们背后一定付出了努力才有这段好身材。而我是一个蛮瘦的少年,虽然长得高,看起来却很像竹竿,家人都说我瘦瘦长长的,使我有点自卑,缺乏自信。 因此我想透过健身来转变这个刻板印象,我想让我的肌肉结实,体重增加,并且能看起来更壮更阳刚一些,这样别人就不会酸我瘦长如竹竿,我帮忙搬东西时就不会那么吃力,且能搬更多。 此外,我也希望能透过健身,让我更健康,锻炼我的意志力,并增强自信。 由于我没有去健身房健身,所以我打算在家中自己锻炼。我向哥哥借了哑铃,买了瑜伽垫,接着上网看视频讲解,就可以先开始锻炼一些简单无器材的健身,再慢慢进阶到借用器材健身。 我决定,就在新年除夕,当大家都在看戏、拜年、赌博或吃喝玩乐时,我要一边看戏一边健身,开始付诸行动。我觉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在除夕,取个好意头,会加倍我的决心,让我继续健身下去。 我健身,不是为了做世界先生,而是要强身健体,改变我整个人,使我变成有自信的人。我知道,健身锻炼贵在坚持,虎头蛇尾乃健康大忌,希望在这新的一年,我的转运法得以实现,别人能对我另眼相看,我的肌肉能更加“兔”出来,哈哈哈!祝你新年快乐。
2年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