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采购

24小时前
4月前
4月前
每个周末的早上是妈妈和我的菜市场时间。平时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只能妈妈一个人去菜市场,扛着大袋小袋张罗我们想吃的,所以周末的早晨我们就会提着袋子一起去采购。 我喜欢菜市场的氛围。凌乱的商品、收音机里的福建歌、热闹的人群,搭配菜贩“来哦三篮10块哦”的吆喝声,用英文形容就是“很Happening”。 那天是个周末的早晨,摊贩前面排长龙,我拿着装满苦瓜的袋子在一旁等妈妈,静静的观察人来人往的菜市场好一阵子。菜市场里,无论是搬着水果、挑选着药材还是手里拿满袋子的人,都是叔叔阿姨辈。看了好久好久才看到一两个年轻人。当下我就在想,大部分家庭的膳食都还是爸爸妈妈在张罗,年轻人都不太出来一起买菜。 你下班回到家后看到冒烟的饭菜,其实都是妈妈早上去菜市场慢慢买回来的。她需要思考每个人喜欢吃什么、买哪一个比较划算、怎么个煮法你们才会喜欢,然后在人挤人的菜市场中战斗。 每个人都有周末,但如果大家可以把周末的一些时间用来陪家里的父母买个菜,你就会知道这任务有多不容易。 我最喜欢的是拉着妈妈的手把她手上的袋子都抢过来,然后拿着重重的菜篮一起在茶餐室里坐下。我聊着隔壁看报纸的大叔,再看着妈妈大口吃咖哩面,那是最完美的周末早晨。 更多作品: 李英子/九龙城寨 李英子/古董列车 李英子/孤独意识周
4月前
8月前
上世纪60年代,父亲的小小洋货店代理一家老字号工厂生产的各种胶圭,品质好,耐磨耐擦,甚受园丘工人、劳动阶级的喜爱。 70年代初,父亲不幸去世后,我接手这个生意,恰逢政府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在距离小镇不远地区大肆计划农耕油棕发展芭。因各发展芭去居銮和哥打丁宜都比较远,反而靠近小镇,因此地利人和得天独厚,每逢月头粮期很多友族垦殖民纷纷涌入,扶老携幼一家大小都挤到小镇来采购日用品和食材,恰逢附近各小园丘大财团的工人也一起凑热闹,当时小镇还没有超市或百货公司,一条大街两排老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小镇一片兴旺。 因为小店前面马路空地可以停车,不远处就是巴士车站,一下车顺脚踏入店里,买了各种必需品就直接放上车,方便极了,友族更是时常上门光顾。一次生两次熟,日子久了,遂成为感情融洽、谈得来的朋友。其中有四、五个在发展芭做小生意,看中了那间鞋厂的产品,提出要求,希望以比较便宜的批发价卖给他,让他转卖出去。就这样,连带一些日用品如牙膏牙刷肥皂头油洗头水等等,我做起了小批发的生意。 其中一位拉曼是印裔穆斯林,有个鹰勾鼻,喜欢抽雪茄,娶了位马来太太。人情世故圆滑老练,看他平时的谈吐,就知道他和同区发展芭的马来朋友很合得来。他住在比较近的发展芭Skim,驾一辆车顺便来回载客赚些车马费。他私下对我说:“Air dengan ikan,ikan dengan air.”鱼傍水,水傍鱼,大家互相帮忙。 他每次买胶鞋都是通销号码:38,39,40,41各两三双放在店里,带搭其他杂货如蔬菜水果汽水香烟一起卖,长袖善舞,销路还不错,三不五时都会来补货。 另一位是住得较远的Sungai Sayong的Sidek。因交易久了,和我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情。他比较淳朴敦厚,没什么心机也不会在后面耍什么把戏。好几次开斋节,他都会送马来糕点和咖哩鸡给我们品尝。 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头戴宋谷,穿着整齐光鲜外加一件马来纱笼。我好奇地问他:“是不是要娶多一个老婆?” 他笑笑摇头说:“我要去参加UMNO(巫统)在新山的常年大会。我是代表。” 可见我还是不了解他,不知道他的底细呢! 小生意也是生意 还有一位是住在另一个发展芭巴西布爹(Pasir Puteh),身材矮小喜欢开玩笑的Ahmad。他的口头禅是“jangan usik”(不要捣蛋)。他很喜欢惊叹:“I say man !” 我马上回应他:“You say boy!” 他就自我调侃:“Talok sedikit semen!”(放一点点红毛灰) 出口成章,还有押韵呢!大家都笑成一团。他们都是兼做小生意并诚实可靠的垦殖民,我也乐意和他们交往。 数年后,我改行推销生意,全马走透透,上门把各种样本打开推到顾客的面前,对大商家说:“我是做小生意的,请多多支持!多多光顾!” 多位大老板却不同意我的看法,并鼓励我说:“小生意也是生意,从小做起,慢慢来!从小做到大!” 当时我也是这样对友族朋友们说的:“Sedikit sedikit jadi bukit!”(一点一滴积累成山) 有一次,住在Bukit Besar的山苏丁对我说,有一个好康(lobang),问我要不要做这笔生意? 我问他是怎么回事? 原来他的表弟招到一间小学的一年级制服生意,要找裁缝师傅量身订制。他问我有没有路?约好某天带一位裁缝来。 我想起了亚陈,他为人随和,村里人给他的绰号叫“瓜佬陈”,当面背后叫他,他也不生气。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及大哥的新山宽中校服都是他裁制的(当时还没有制成品那么方便)。他的手艺了得,征得他的同意,一大早,我便驾了那辆1000cc的日本小车载他一起向大山出发。 一路上翻山越岭,一眼望去,马路两旁尽是青青葱葱、绿绿郁郁望不尽正在成长的油棕树,偶有黄土高坡,羊肠小泥路很快被抛在车后。路边不时有坐在农舍寮子、树下椅子聊天的居民,也有暂时放下手中工作的工友,对我们招手发出善意的微笑。 大山(Bukit Besar)不是山,Sungai Sayong却是一条小河。每到一个发展芭都有一列列矮小店屋住家,椰树香蕉树处处迎风摇曳,洋溢着阳光、泥土的气息,充满着热带甘榜风情。 长途跋涉后终于到了目的地。山苏丁也如约在学校门口等我,却满脸歉意地说:“Minta maaf!”原来他的天地线还没搭好就操之过急找人,结果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我和手拿着量身皮带以及记录簿的亚陈面面相觑。但又能怎样呢?只好打道回府,空手而归。 回到小镇,我连声向亚陈说对不起,并在小镇“捞半餐”著名面店,请他吃两碗干捞面谢罪。 最后是题外话,不吐不快。 小镇粮期发薪日,街头巷尾人潮汹涌,热闹非凡,也让不良分子觊觎商机,有机可乘。他们三五成群,一组在街头一组在街尾,衣着光鲜亮丽,在店铺门前摆了两张小桌子,放了一些不知名的瓶瓶罐罐,什么香粉药水之类。看到路过的人就上前招徕,厚颜无耻地专找善良老实的人下手。他们未经事主同意就喷香水搽手抹脚,淳朴单纯的垦殖民竟为了顾及对方颜面不敢推辞以免造成尴尬场面,忍气吞声,自己宁愿吃哑巴亏。我亲眼看过一对互相扶持的友族老人家给了一笔钱后,不知所措面露难色蹒跚而行地走过我的店前。 我深感忿忿不平,但又不敢得罪这些人,这是市井小民心理:没有胆量,敢怒而不敢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骂自己窝囊废。 很想当场指责他们,用韩剧里时常骂坏人的话:你们还是人吗?老人家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也吞得下!你们,会遭天谴的! 店里的伙计看到这样的情况,除了同情被害者外,又能做什么呢?替天行道?拔刀相助?仗义执言?我们不是武功高强的侠客,正如朋友老梁爱挂在嘴边自我调侃的口头禅:“我们是一等良民,二等公民!” 我和老伙计,相对无言。 80年代初轰动全国的一场大火,小镇灰飞烟灭,从此,和友族朋友也比较少见面了。
8月前
8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今天是周日,起得早,梳洗完便伴随老妈到历史悠久的百年市集采购极新鲜又便宜的鱼、虾和蔬果等食材。市集离家很近,仅5分钟徒步便可到达目的地。 从家宅后门出发,母女俩推着老栈手推车,踏踏实实越过马路,来到这个设有栏杆扶手,共20级的石阶。一级一级的走下去,眼前一亮,优雅的壁画即呈现在台阶和两侧墙面上。从台阶下方往上一望,原始雨林,丛林密布;清澈的溪水经过河床纵断面的陡坡处时,垂直地倾泻而下的水流情景和流水对岩石的侵蚀,一一被绘画得如此生动逼真。这座普通简陋的石阶,如今变得格外美丽,焕然一新的感觉。 瀑布的画面还没来得及消化,前方那平淡无奇的后巷却让我再次感动。当踏入长长的后巷,活灵活现的画面映入眼帘,地面的彩色砖块竟然设计成了立体图案,后巷的墙壁则绘上了各类色彩艳丽的立体壁画。 旧街场华丽转身 我们放慢了步伐,边走边欣赏壁画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尤其在凉风习习的清晨,加上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美丽极了。由于难耐壁画的诱惑,我立即将手机从口袋里取出,咔嚓咔嚓,帮老妈与壁画合影,一张张独特、魅力四射的照片就这样被我捉住了。这些充满写实派的壁画如巴丁河鱼、百年市集摊、森林马来虎、名人画像、巨耳长鼻的亚洲象及传统美食等代表着小镇的历史文化。画里的故事,人物,事物不仅是画者的心声,也为宁静的后巷添上一份活力。 老妈告知这些艺术品被隐藏在这条后巷已有一段日子,其它小巷也有手绘立体壁画,我居然没察觉,让我无地自容。平日忙碌工作,每次坐上车子就迫不急待,以最快的速度到公司门口,从未观察路途中的一草一木,何况是住家的周边景色。旧街场给我的印象只是一般,缺少什么,添加什么,经常漠视。但是五彩斑斓壁画的诞生,为旧街场华丽转身,注入不少新元素,反映出的不仅是旧街场的人文艺术与价值,更带出独特的格调,让我为之感到欢喜和骄傲。 现今的生活虽目不暇给,如果我们能多关注住家四周,必然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其实近在咫尺。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