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追剧

(新加坡8日讯)新加坡3名女艺人周智慧、黄思恬、郑六月如何追剧?周智慧会边健身边追剧,黄思恬会配上红酒,郑六月则调暗灯光。 周智慧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她一般是一边健身一边看戏,因为看戏能转移她的注意力,这样做有氧运动就不会感觉那么累了。 她也说,由于工作忙碌,没有很多时间可以完全放松地坐下来专注看一部剧,所以她也会用等车的时间看剧。 很少沉浸追剧状态的她,最近却因台剧《影后》而破防,变成一个会熬夜、会在片场放饭时看手机的人。 她说:“那时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看完整部剧。平时我看剧的速度,一集可能要用3天才能看完。” 黄思恬:会被细节处理得好的剧吸引 黄思恬说,她挺注重剧集的细节,细节做得好的剧集会更吸引她。 她说:“让我特别喜欢的剧,我就会一直讨论它,会一直问朋友谁有看,希望可以找知音聊天,但不至于模仿剧中的生活。” 她表示,她忙的时候不太看剧,不忙的时候可以一整天都在看,什么类型的剧都看,唯独不喜欢看恐怖片。 对于看剧前会否表现任何“仪式感”,她说:“红酒一杯。” 郑六月:看剧前要把灯光调暗 郑六月说,除非很喜欢这部剧或里面的演员,那她就会极度沉迷地追剧,若某位演员在某场戏演得很好,她就会反复观看那一幕,看他们怎么走位、说台词等。 她说:“看剧时会把灯光调暗,不让任何光源反射在屏幕上,而且我更爱用大屏幕看剧。” 她把追剧当成是逃离现实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毕竟她是演员,可以看剧学习,但她承认看剧也是她的爱好。 “我觉得追剧也会让我看到其他人的生活形态。”
1天前
太太最近两年迷上了韩剧。为了用更短的时间看更多的剧,她从1.25倍速、1.5倍速、2倍速,到如今的3倍速。她说反正听不懂韩语,只要看字幕来得及就行。也许等她速读的功力提升了,大概就会挑战4倍速了。 我记得小时候,我看录影带追港剧时,每当紧张的剧情,总是插播广告。于是我飞奔到录影机前按下快进键,跳过广告,省点时间。父母看到也会唠叨几句,说什么这样录影机很快会坏掉。我心想,录影机有这个快进和倒带的设计,难道只是摆设?难道不是给人按的吗? 如今网络时代,网速普遍提升,不需要下载,直接在网上在线观看。一集接一集地追,也不再需要花钱租录影带或买VCD了。网上追剧一般也没有广告,现在的电影和电视剧广告大多是植入在影片中的,根本无法跳过。 有时我也会看YouTube上的解说视频。当我没时间看正剧,但又想跟上时下的话题,就会上网找解说的视频观看。网络上有很多用心制作的解说影片,非常符合我的需求。制作人除了精心制作视频,收集各种素材,还加入自己的见解。不得不说,大多数都做得很有水准。如果看完解说视频,觉得某些剧实在不容错过,那我就会等空闲时正式追正剧,慢慢欣赏。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随着年龄增长,现在却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到底是因为快乐不知时日过,还是因为度日如年呢?我仿佛觉得时间的流速并不是固定的,或者是谁静悄悄地偷走了我的时间,岁月总是悄然流逝。科学家说地球自转在逐渐减慢,按理说每一天的时间应该变得越来越长才对,为什么我却觉得正好相反? 如果人生有不同按钮 人生的不同阶段和情境,时间的流速似乎真的不同,可能不是体现在物理上,而是心理上。学生时代,考试的时候,我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而上课的时候,时间却仿佛过得异常缓慢。休闲玩乐的时间过的特别快;而等待去旅行的日子,却又过得很慢。向往长大成人的时候过得很慢;成家立业之后却又觉得时日如飞。 如果人生有不同的按钮,我希望在伤心和痛苦的时候按下“快速键”,希望能够尽快过去;而在忙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希望能按下“暂停键”,让我缓一缓,喘口气,然后再继续拼搏。最后我希望在两个儿子小的时候,能按下0.5倍速的“慢放键”,让我可以细细品味兄弟俩成长的每一刻。从孩子呱呱坠地,到现在他们比我还高,17年竟然就这么过去了,感觉好像错过了很多瞬间。 无奈往日已逝,来日却方长,珍惜当下,应该才是最重要的事吧。
1月前
最近在训练学生参加华文笔试比赛,于是我一早醒来就在储物间翻箱倒柜,想找出小学参赛时老师给的那份笔记。爸爸就是那种典型的有着“储物癖”的老人家,在储物间找东西就像在玩Jenga。果然,我一不小心就把我爸的“摩天大楼”给弄塌了。轰然的一声,把全家吸引了过来。 我妹看着那堆散落的物品,蓦地眼睛一亮,抽出其中一张光碟。光碟正面贴着劣质的纸,纸上是剧集的海报图片,褪色且皱巴巴的纸使图片模糊不清,但妹妹还是一眼认出了。“阿姐,原来《同事三分亲》的DVD还没有丢掉,这是爸爸第一次买的DVD,我记得我们那时候一天可以追二十多集。”我莞尔一笑,思绪一下回到那段跟妹妹一起播放光碟“煲剧”的岁月。 那时候我小学六年级,不知道从哪一天起,住家附近的神庙来了一群卖盗版光碟的中国妇女。那个时候想看TVB最新的剧集,只能看付费电视频道,我爸可不会为了娱乐每个月花几百块钱。但是这群中国妇女的出现,却提供了一种廉价的娱乐管道。于是,爸爸随手购买了几张光碟。 用光碟追剧,是我第一次体验掌握节奏的满足感。我可以随时按下暂停或快进键,不需要憋尿憋到广告时间,也不需要百无聊赖地“熬”过无聊的剧情。那时候快要升上中学的我,也开始握住了人生的遥控器,父母对我的管教比较放松了,我能做主的事情也变多了。还记得,我第一次拒绝上补习班,第一次到外地露营,第一次跟朋友单独逛街,大约都在那段时间。 “阿姐,还有这个,我还记得爸爸拿去跟人家换了好几次,每次都卡卡的,我到现在都不太记得完整的故事了。”我提醒妹妹,不只这张,我们那时候经常会对着播到一半或卡顿或跳帧的画面大发雷霆。 盗版的光碟,就是“盲盒式”的质量,很多时候都会因卡顿或跳帧,错过那些我至今都不晓得的精彩。那时候懵懵懂懂的我,也是这样走过中学生涯的——豆蔻年华的悸动,因为羞怯而说不出口,后续剧情也卡在那边,没有结局了;怕累怕辛苦怕失败,所以找了无数理由放弃考取皇家女童军资格,跳过了所有可能带来不同感受的经历。光碟里的故事没有结局,我的人生也走向了另一条路。 “妹,还记得这个吗?”我挑挑眉,对着妹妹笑得暧昧。妹妹眯着眼想了一会儿,也不好意思地抿着嘴笑了。那张光碟是周星驰的《霹雳先锋》,里面有些限制级画面,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着实是不小的震撼。 小时候,我们一家人都是雷打不动地在晚间8时半至10时半追看连续剧,亲密画面出现时大家都会陷入尴尬的沉默。有了光碟后,我和妹妹经常两个人一起深夜观剧,有时候看到比较大胆的镜头,我们都会心照不宣地重播。那是一段隐晦的探索期。我开始瞒着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大人们认为“不要问”的事情,开始有那些埋在心底的绮丽幻想。大概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意识到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开始对大人的权威祛魅。 可播放光碟电脑几乎成绝响 “不用收拾了,想看哪些戏就拿去播放。”我都能听出爸爸语气中的得意,仿佛在反击我时不时埋怨他囤积一堆老旧物品的言论。 “播不了了吧?这么久了,肯定已经坏了。再说,我们现在想要看戏,用手机上优酷或者网飞就可以了啊!” 4G网络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我在读大学,住宿舍的不便加上越来越快的网速,我再也没播放过光碟了。现在,想在市面上找到一台可以播放光碟的电脑都绝非易事。光碟就这样尘封在一代人的记忆里了,我的青春亦如是。就跟我播放过的盗版光碟一样——不正规,不优质,却实实在在地过渡了我的童年和成年。 妹妹躺在床上积极有味地看着手机上的视频,我仔细一听,哈,是《同事三分亲》。
4月前
Netflix的连续剧包罗万象,乱点鸳鸯谱找来看,时常撞大板。一些不用看完一集就看不下去,有些宽容看了几集还是半途而弃,不想往下看,知道会受罪。较安全的是选看媒体或友人推荐的连续剧,但也会带我游荷兰,不是我喜欢的伦敦游。 每次和深居简出的友人聊天,他的开场白就是问我最近做些什么事。回答是没做什么事,假如硬要说的话就是无聊时看连续剧吧! Netflix的连续剧包罗万象,乱点鸳鸯谱找来看,时常撞大板。一些不用看完一集就看不下去,有些宽容看了几集还是半途而弃,不想往下看,知道会受罪。较安全的是选看媒体或友人推荐的连续剧,但也会带我游荷兰,不是我喜欢的伦敦游。 近日特别悠闲,一口气看了3部连续剧。 第一部是美国的《The Diplomat》,是3部连续剧最不好看的一部。我努力的看完它。太多泡泡的肥皂剧,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都是用手指一点就破灭的泡泡,也不知道是在看喜剧还是看Drama。它吸引观众是把情节写成Agatha Christie的Who done it。喜欢这部剧的观众一定伸长脖子等看第二季、第三季……我没有这渴望。同样是讲美国明争暗斗政治剧,House of Cards前几季就赢了它好几个马鼻,完全不同一个等级。 [nonvip_content_start] 第二部是台湾的连续剧《人选之人—造浪者》,轻松的看完。剧情聚焦于台湾的选举文化。好看的是人物的真实感,不像《The Diplomat》的人物个个模式化,令人怀疑是ChatGPT编写的。这点《人选之人—造浪者》做得很好,人物真实之外,心理揣摩也细致入微,尤其是副总统候选人的女儿和文宣部的新女成员张亚静的心理戏。任何剧的人物失真就很难看下去。喜欢红楼梦就是每一个人物,主角如贾宝玉,小厮如茗烟,个个都像是身边周围活生生的人。 第三部是中国连续剧《漫长的季节》。一向对中国连续剧冷感,尤其那些红色思想正确,喊口号说教,加上动不动就几十集,没看完就鬓毛催了。北京友人在微博大力推荐《漫长的季节》,他是个喜欢看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迷,喜欢杜鲁福……我们偶尔会聊电影,我也大力推荐他看阿特曼的电影。看《漫长的季节》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它只有12集。 《漫长的季节》节奏很慢,没什么高潮起伏情节,耐心看,味道就慢慢出来了。它是一部生活悬疑剧,讲述一座小城中多个人物在一件碎尸案跨越20年的故事,不喊口号不说教。简单说就是回忆过去酸甜苦辣的日子,是部另类的中国连续剧,我看得很满意,这是3部剧中我最喜欢的一部。 《漫长的季节》是辛爽导演的第二部作品。2020年《隐秘的角落》也是出自他手,我也看过,开头好,但结局烂了尾。这次《漫长的季节》做到了前后呼应的结束,完美收场。 加一句,辛爽是懂电影语言的导演,有一场戏竟然是希治阁式的镜头运动,用得十分贴切,惟妙惟肖。辛爽拍电影我一定捧场。
2年前
(新加坡19日讯)曾唱红《恋之憩》与《感情好累》等经典金曲的新加坡歌手姜鄠已退休,这些年来过得是“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养养宠物、追看剧集,日子何等写意。 他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说,虽然已经退休,但是没想过出国,更透露快20年没出国了,护照也已经逾。 宅家养宠物 他说,他因为养了很多宠物,得照顾它们,所以无法分身出国旅行。 他说:“我目前养了1只狗,6至8只猫,还有观赏鱼和乌龟。喜欢养宠物是因为曾经以玩票性质,在朋友的宠物店待过。” “我不怀念出国旅行的日,该去的地方都去过了,而且不出国可以省很多钱,省下的钱可以用在宠物上,刚好取得平衡。” 姜鄠透露自己爱追韩泰剧外,也很爱看武侠剧,特别喜欢金庸笔下的乔峰,尤其他的降龙十八掌。 他说:“乔峰的话不多,又有正义感,我的性格和他相似。不过,我很文静、好胜,好胜是要把东西做到最好,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坦言当年很怕娱乐圈 姜鄠在1991年淡出乐坛,并表示没有遗憾,因为时间到了终点,就得转换跑道,做想要做的事情,所以他曾以玩票性质到朋友的眼镜店与宠物店工作。 “我是一个看得开,放得下的人。” 他也坦言,当年因为自己是受英文教育,担心无法沟通,再加上性格内向使然,让自己不爱应酬也害怕娱乐圈。 不过,他说现在的自己成熟多了,也以平常心看待一切。 “当年我不是个很拼搏的人,也不去争取,觉得娱乐圈是大家的,唯一属于自己的空间,是我在录音室的时候。”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