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迷信
即时国内
称含迷信元素违伊教义 华裔传教士:穆不应参与舞狮点睛
华裔伊斯兰传教士黄伟雄(Firdaus Wong)表示,华人农历新年的舞狮和捞生仪式,皆含有迷信(khurafat)元素,违反了伊斯兰教义,因此作为穆斯林不应该参与相关仪式。
2月前
即时国内
北马新闻
傅龙意:屏除迷信免焦虑 内心力量能改变命运
迎接春节,很多人会遵循传统习俗,如找师傅看风水、批命,或者根据吉时来安排开工、挂红彩等,这些行为本无伤大雅,然而,人生策略顾问傅龙意(Vincent Por)指出,过度迷信有时会影响生活决策,甚至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2月前
北马新闻
星云
迷信大吉/尤蕊(史里肯邦安)
向来无畏禁忌,那些老旧的绑手绑脚的条条框框,难免会让人怀疑乃好事之徒别有用心,故意设计来恶整他人。回想人生中第一次买车,国产车,面漆金属黑,车牌号3478,身边亲友莫不面面相觑。他们认为4不好,可4哪里不好?再来轮到挑剔黑色面漆,虽没直接挑明说黑色不吉利,却始终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试探式问“难道没有其他颜色”?新车才落地不久,车牌号就一直开奖,中秋才开了特别奖,冬至又开安慰奖,只是号码都活泼乱跳,从不顺着来。清明以后,尽管大家都没有真正中奖,不过已不再有人觉得4不好,反而开始预言迟早开出头二三奖。 刚嫁作人妇那年,夫家某位女性长辈,年纪不算老,耳提面命叫我千万不能将自己的衣服,与外子的一同放入洗衣机清洗,理由竟是女人的衣物脏。当下我一脸错愕,连续几天止不住左思右想,郁闷得要命,难道只有女人的衣物会脏?这事荒谬至极,却无法与其理论,只能吃闷亏。 婚后10年才怀孕,身边一些长辈都替我紧张,虽知我的脾性,却还是冒着被反驳被讨厌的风险来找我,告诫我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孕妇不能使用剪刀,否则将来小孩出生可能会有兔唇。孕妇不能缝补衣物,否则小孩生出来没有屁眼,俗称“生仔无屎忽”。除了孕妇本身,孕妇身边的人也不能轻举妄动,譬如不能随便移动孕妇睡的床,不能装修孕妇住的房子,不能搬迁,不能旅行,不能接近动物,不能看猴子。孕妇与孕妇的家人最好什么都别做,这样就不会惊动胎神动胎气,一家老少只管吃喝拉撒睡,直到小孩平安出生。 小孩还有几个月才出生,却轮到娘家长辈来提醒,个个苦口婆心,谆谆善诱,希望我能为了孩子,勿要无视忌讳。小孩的衣物不能晾在屋外过夜,尤其是白色的。睡前不能玩太疯,小孩咯咯笑多久,半夜就会闹多久。不能挠挠小孩的脚底板,否则他长大后不敢过桥。不能在夜晚替小孩剪指甲,原因不详。原因不详的忌讳还有很多,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话,乖乖听从就好,所有忌讳最忌讳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尝试过反驳,并清楚表明相信科学,长辈则举例表妹脸上的胎记试图说服我。那个如泼墨的胎记我见过,在表妹的右脸上方,覆盖了她的右眼、右颊骨、太阳穴,刚好触及右耳,所幸只是皮肤表层色素沉着,并无影响视力,听力也良好。然而,由于自小承受周围异样目光,心理压力多少积累一些。二姨生表妹那年,本是双喜临门,先前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又如愿怀上女儿,而且新居落成,即将可以迁入。二姨大腹便便干不了粗活,心想刷墙总行,不爬高上低,坐在椅子上刷,只要能帮上忙,哪怕就分担一点也好。岂料从此成了罪人,有口难辩。她何曾希望胎记长在自己女儿的脸上?身为母亲,她比任何人都心疼。 由于是高龄产妇,婚后多年不孕不育,孕期患缺铁性贫血,还有妊娠糖尿,公家诊所的医生和护士对此等案例格外重视,丝毫不敢松懈。怀孕五个多月时,医生安排我做详细超声波扫描(Detail Scan),确保胎儿身体结构与脏器形态都发育正常。主诊医生还没到,年轻的实习医生先开始检查。没有腭裂,没有缺腿,手指和脚趾都齐全,鼻梁高,极大可能会是个帅哥,实习医生夸奖。等到孩子出生那天,才揭晓他不仅鼻子扁塌,而且还单眼皮,将来可能得支助他赴韩整形。 为父亲送终 不相信胎儿会小气 孕晚期父亲疫殁,姐姐劝说既然怀有身孕,就无需奔丧,免得腹中胎儿小气,反正行管令期间也不允许停柩,丧葬事宜一切化繁为简。我当然不相信胎儿会小气,从吉隆坡到芙蓉只需一小时的车程,我坚持与外子到警局申请通行证一同回家,算是为父亲送终。 我们还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已从医院被送去了火葬场。按卫生部规定,最多两位亲属允许到医院认领遗体,并按照规程尽速火化,我们抵家后只能等,等姐姐将父亲的骨灰带回家。 月子期间,因乳房湿疹复发就诊,女医生考虑到新手妈妈需要哺乳,坚决不开含类固醇的软膏,嘱咐按时服用抗生素,并常常保持身体清洁干爽。湿疹忌热,我向医生坦诚房间冷气几乎全天开着,她说其实并无大碍,产后不能吹风只是老一辈人的说法,那些月子禁忌只管听,别跟老人家拗。 其实,我们家族还有一号人物,她的长相奇特,全身皮肤赤红,没有毛发,包括眉毛和眼睫毛,报章杂志称她作穿山甲人,今已离世。论辈分,我该叫她姑姑,她是祖父兄长的小女儿,两家人住得近,经常有来往。上一代人生活贫困,如若从山野捕捉到四脚蛇、果子狸、穿山甲,只要背脊朝天,都会焖煮成一锅香肉,或一家人或两家人分着吃。 话说当年,穿山甲姑姑在她母亲的肚子里还未出世,某天她的父亲为捕捉菜园里一只穿山甲,以火烟熏其巢穴,试图将它逼出,不过由始至终没有成功。数月后,穿山甲姑姑就出生了,出生时全身通红,如被火灼过一般,后被证实患有先天性鱼鳞癣,家中长辈都以为此女或许命不长久。 除了相信科学,人只要活得够久,都会渐渐明白世事无常。如果踽踽独行人世间,非得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情愿选择迷信大吉,宁信命中所有无可避免的劫难,最终都能大步跨过,一切化吉。
3月前
星云
沙巴潮讯
黄安辉:宣扬正信 德教不鼓励迷信
(亚庇30日讯)世界德教联谊总会副总会长兼财政拿督黄安辉强调,德教不鼓励迷信,而是宣扬正信,要让年轻人明白信仰并非膜拜或向神明许愿,然后就等着愿望实现。
4月前
沙巴潮讯
全国综合
经期内不能为家人做饭? 女子抱怨遭家公责备侮辱
一些老一辈的人会认为,女性在月经期处于肮脏和带有厄运,所以不允许她们烹煮或准备食物,甚至不可以跟家人同桌吃饭,没想到这种迷信一直延续到今天!
6月前
全国综合
微隐于学
宋明家.鬼月期间不宜动手术?
这个已经迈入人工智能(AI)年代的世界,相信鬼节、祭拜好兄弟(孤魂野鬼)、为他们准备食物、并相信此举可以保护他们的人,有多少?
8月前
微隐于学
娴言
黄翠娴.这些迷信的父母都病得不轻
无论是对于小男孩还是小女孩来说,有关的治病方式看起来就是很“猥亵”,他们表现出抗拒和恶心,哭闹拒绝正常不过。可不正常的是,父母居然束缚着年幼的孩子“成全”乩童往自己孩子嘴里投含血唾液,或许这些父母才真的需要被治一治。
8月前
娴言
即时国内
乩童小孩“嘴对嘴”办事惹议 “家长过度迷信伤害小孩”
神庙乩童问事时,竟然与小孩“嘴对嘴”办事,引发各界哗然和挞伐;一些网民直指这是过度的迷信,并直言父母的行为已伤害到小孩了!
8月前
即时国内
星云
汽泡水与通感/密严(马六甲)
大年初一,至青云亭拜庙,倒不至于去抢头香,只是求平安。无关乎迷信,仪式本身就能安定身心,所以当代神话学权威约瑟夫·坎伯有这一观念:无论东西方,在所有传统社会中,由社会授予的神话形态都在呈现于仪式,而个人则以承诺及信仰的体验给予回应。如果个人没回应怎么办?万一整个社会承继的神话、神学及哲学的传统,都无法唤醒这一类个人内在真诚的回应呢?常见结果就是伪装,觉得自己是无能的,或假装相信、试图相信,甚至模仿他人的方式,过着不真诚的生活。反之,真诚而有创造力的方式,他称为艺术的生活方式,与宗教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它是要去逆转整个权威秩序。 台湾老一辈人,嘲笑日本礼节常流于形式,称为“有礼无体”,就是目睹日本人虽重视礼节,平常习惯压抑自己,一旦三杯黄汤下肚,酒后想解放,就往墙角尿尿,全然不顾及礼仪。我留学台湾,曾听过这句老话,但“体”字如何解释,却不甚了了。某天,为了向中国人解说这句老话,忽然灵机一动,才想到“有礼无体”,实际上是说“有‘礼貌’但没有‘体贴’的心”,相通于《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须发自内心,从而表现于行为,倘若只有外在行为,内心无感,只是流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形式而已,酒后肆无忌惮,正反映出内心并无体谅他人的心情,才会任意在公共场合尿尿。 天心终要回归到诚意 拜完一轮,甚至到对面的香林寺,楼上楼下礼佛一轮,忽然口渴,就踅到附近便利商店买了瓶汽泡水,上边写着无糖,但苹果香精入口,瞬间却让自己有甜味的错觉。心想,怎会如此?于是联想起,钱锺书有篇文章〈通感〉,收录于《七缀集》,是其中7篇长文里,最短的一篇,讨论的就是文学上的“通感”现象。在没有Google、文学资料库的年代,钱老凭其博闻强记,洋洋洒洒,从东方谈到西方,列举文学经典、甚至是更生僻罕见的诗文,钱老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口、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近代西语常说‘黑暗的嗓音’(vox fusca)……”汽泡水的苹果香精味,正唤起记忆里苹果的香甜。 再依据钱老文章引伸,心理学也有所谓的“幻肢”现象,某一肢体虽因伤切除,但却产生仍在使用的错觉。综合前边坎伯的理论,再进一步思考,宗教仪式正是想接通所谓天心,而天心是最终还要回归到个人诚意,天人贯通一直是宋儒修养议题。但个人诚意又如何贯通至虚无飘渺的天心,朱熹就是透过修订礼乐的仪式,让庶民在日常实践中,一步又一步的,每日实践下去,让庶民也能从礼仪,进而追思天道何为。当然过着不追思的生活,也能种下一颗文化种子,待日后因缘成熟后,哪一天突然领悟天人贯通之路。这是哲人方东美先生所谓的“上下回向”,铺排了往下的仪式,就是待机能往上透彻,这条彻上彻下之道,我从一瓶小小汽泡水中领悟,也不枉初一拜庙,虔心毕竟通天心,古人诚不欺我。
10月前
星云
星云
【308妇女节】外婆的安全感/影子(吉隆坡)
我的外婆喜欢问神,她喜欢向乩童询问一些事情的起因以及寻求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她相信神明是神通广大的,并且会通过乩童为她指点迷津。 好比小时候的我有一次高烧不退,住院一个星期,医生也没查出个所以然。于是外婆到庙里问神,询问我发烧的原因,也求了张符,把符烧了再加点水让我服下。结果,隔天高烧竟然退了。至于发烧的原因,外婆却闭口不说。 面对身体的不适,如果尝试了几天的药物治疗也不见好转,外婆就会到庙里问神,之后情况就会好转。但我总会觉得,这些是否只是个巧合?碰巧药物起了作用而已。但外婆说,这是神明显灵,庇佑我们。 某一年的农历新年期间,我们开长途车到槟城的极乐寺进香祈福。回家途中,我们发生了车祸。在我们前面行驶的车辆突然紧急刹车,导致我们来不及反应撞了上去。所幸,只是车头稍微变形,车子依然能开,车上的人亦无大碍。外婆说,这是神明显灵,庇佑虔诚的我们。 但却在前几年,我的外公就在他经常进香的观音庙外的公路发生了交通意外,住院10天便不治。外公和外婆一样,是虔诚的教徒,甚至比外婆还要虔诚万分,却在经常出入的庙外出事。这次,就没听见外婆说什么神明显灵了。 外公发生交通意外的起因、经过以及这场意外中另一位当事人的身分,我们用尽了方法,最终只得到模糊的答案。外婆提议到庙里问神,因此我们去了好几间庙宇“搜集答案”。但从乩童们嘴里得出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可能是因为天机不可泄漏,所以给出的答案也模棱两可吧。我们对此不置可否,唯独外婆坚信不疑。 这让我回想起以前外婆在信仰上的种种行为,不禁开始觉得外婆有点迷信。鬼神是否存在,是否能通过乩童传达信息,这些都见仁见智。我信鬼神,并且认为通过敬拜神明以安抚焦躁的心灵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如迷信其中,便会使人失去判断能力,盲目跟随,不论对错——这是不可取的。 再仔细想想,外婆的迷信思想可能早在她年轻时就已形成了。外公外婆都来自贫穷的家庭,在那年代,倘若家庭条件不好,教育便显得不那么重要。这就导致了只受过低等教育的他们对知识的缺乏,无能辨别没见过的景象或经历的事物,进而认为它们是超自然现象。遇到此类的“麻烦”,自然就会想到请求神明的帮助。 更何况,年轻时经济拮据的他们还需抚养6个孩子,当然更得祈求神明保佑一家大小平安健康,倘若出了意外,单是筹备费用就足以击垮他们。如同我前面所述,要是生病几天不好转,都会到庙里问神看病,说也神奇,看了之后病情都会好转。 曾经听我妈妈说过,小时候,外婆带着她和几个孩子正要去安邦南天宫,途中却不小心和外婆走散了。幸得好心人相助,她在人生路不熟的地方安全回到了外婆身边。正当外婆想感谢那位好心人,抬头瞬间,却不见踪影,外婆就认为那位好心人是神明的化身。对外婆而言,家人的健康及人身安全被神明守护着,就意味着性命得到了保障,心中的大石也就能落地了。 也许就是这样屡次逢凶化吉的情况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外婆对神明的依赖及信任,导致她只要遇到问题,自然就会到庙里求助,尤其特别爱问神。现在的她不管有什么疑惑或是身体的小毛病,都会一如既往地到庙里问神。虽然乩童表面上说得头头是道,但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偶尔会觉得乩童无非就是带着外婆兜圈子,根本没说到点上,她却没有一点质疑,完全认可他们所说的。 我想外婆会如此信任乩童(神明),或许是因为她遇过的大部分困境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她便先入为主地认为是神明的“功劳”——尽管她也曾为解决困难而付出实际行动。这也难怪,谁知她年轻的时候,生活有多不如意,多少次困境窘迫时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彷徨无助;多少次向亲朋戚友求助却遭受冷眼。唯有求神拜佛并通过乩童让神明指点迷津,才得以让她在黑暗中寻得一点光,看到一丝希望。 问神早已成了外婆寻求安全感的方式。问神时,她心里可能有了自己不太敢确认的答案,得到乩童答复后,她感到被认可了,便会充满信心,下意识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仔细观察过,每当外婆问神完毕,都会呈现出一种心旷神怡的状态,所以乩童可说是她的“心理辅导师”。既然这样能使她的生活过得安稳些,那便让她如此吧,只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让她陷入迷信的漩涡,遭受它带来的危害,一切都好。
1年前
星云
星云
【我与龙】与龙相爱/钟总(怡保)
十二生肖之中,龙是唯一虚构的动物,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龙这种生物没有现实存在的可能。我却认为龙可能是一种已灭绝的古生物,就像恐龙一样——其实,在很久以前,它曾出现在人间。 我对龙的了解不深,据说龙的天职是掌管风雨、云霄、雷电等自然界的变化,可以说是能呼风唤雨。由于现实中没见过龙,所以龙的形态和特点,以及龙的传说都是从港剧里所得知的。 还记得在1999年,我看过一部由陈浩民、袁洁莹主演的古装神话剧《人龙传说》, 讲述了龙女小鱼与叶希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剧里设定的龙可以化身为人,并且穿梭民间也没人会发现。但它唯一的缺点就是“遇水化龙”,只要接触到水,就很自然地变化为龙身。而人和龙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人的血是红色的,龙的血则是绿色的。 或许是受到剧情的影响,我对小鱼和叶希的感情感到惋惜。因为,剧里的人龙是不能相爱的,“人龙结合,必招天谴”。小鱼一心想与叶希在一起,最终却导致诅咒应验,弄至天翻地覆,小鱼害怕天谴会伤害身边的爱人而主动离开。 天造地设般相配的一对,偏偏就因“人龙结合,必遭天谴”的诅咒而让感情之路曲折多变,不得不互相压抑,导致最终不得善果。 人龙恋是悲剧,但至少他们曾经相爱过。 不被身边人祝福的爱情 其实,我的爱情故事和《人龙传说》也有点相似。我十二生肖属虎,爱上了一个属龙的女生。我俩十分投缘,便顺其自然地走在一起。我们的交往充满着温馨与浪漫,二人的个性相近,所以在一起时总能撞击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我们的爱情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只因一些“热心”的亲友对我们的爱情并不看好。 他们说有句古话叫“龙虎相斗,必有一伤”,所以,男属虎、女属龙根本不相配。如果男属虎、女属龙的伴侣结婚,一定要想清楚,双方都要互相迁就和退让,否则迟早以悲剧收场。 真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没想到我的情感经历,就像琼瑶的言情小说般要承受诸多波折和坎坷,甚至不被身边人祝福。 但,最后我选择忠于自己的爱情,不迷信!龙虎配,也有吉利的祝福语——生龙活虎,龙腾虎跃!
1年前
星云
即时国际
家人坚信恒河能治病!印度5岁童 “血癌没治好先溺毙”
印度北阿坎德邦上周六(24日)发生家族悲剧,5岁男童因罹患末期血癌,被家人带去浸泡恒河水,希望“延长他的生命”。
1年前
即时国际
柔佛透视
陈祖|正信vs迷信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孟婆起乩、神棍骗财骗色,甚至马六甲青云亭请来中国兴化和尚演诵“梁皇宝忏”赦马、剃头、更衣、走马等科仪事件,经激起坊间对宗教信仰正信与迷信的议论。 宗教本质都是引人向善,然而经过数千年人事、环境、时局、思想的影响与变化,再加上人为作风,相信没有一个宗教能说得上本身当前的作风是正派、正统。 复杂多变的华人社会信仰,从古迄今长年不断受到儒释道三教思想影响,信仰中都有彼此的影子,法事科仪潜移默化也渗透彼此的行事作风,正信正统更难以说上。 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信仰是迷信,反而主观认为与他信仰见解不同的人才是迷信,这就是所谓的信仰主观意识形态,这是人类的心态,也是制造人类思想分裂的一大祸害。 正信与迷信,每个人的看法不一,认知也不同,然而正信须建立在理解明白上,信仰更需有历史依据、符合道理。若你对你的信仰不懂、不知、不明却笃信,那就是迷信。 宗教本质是善的、是教育人类认理归真的,若以个人思想心态,用自己的方法做自己喜好的事来满足欲望,那是个人修为问题,绝对与宗教与神明扯不上任何关系。 举头三尺有神明,凡事有因就有果,敢做就得要敢受,否则最好还是快点收手。
1年前
柔佛透视
大新闻笔
刘必强|孟婆汤,除不了迷信
近期在社交媒体上看了一些乩童扶乩的视频,什么佛、道等大罗神仙都排队“驾临”人间,透过一些灵媒在社媒成为热搜
2年前
大新闻笔
状语
戴子豪.科技改变了中华传统
很多老一辈的人指责年轻一辈不继承传统。殊不知,年轻一辈认为这些传统毫无意义,不传承也罢。
2年前
状语
行呤坐詠
郑咏介.老高抄袭了,又怎么样呢?
学生爱相信的终究是这些远在天边、利益至上的网红,而不是老师、家长,以及所有愿意为他们负上责任的人。
2年前
行呤坐詠
更多迷信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