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远东茶室
大柔佛焦点
【特稿】麻河三角埔老茶室 诉说一甲子咖啡情
(麻坡14日讯)矗立在麻河三角埔长达78年的江滨茶室,今天租约正式到期,东主冯崇森将老店的钥匙交还地主,写有“江滨”二字的木匾额也被卸下,江滨从此告别江湖。 其实,在这麻桥边的三角之地,还有两家海南人经营的老茶室仍在营业,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走访这两家老茶室──远东茶室和联和茶室,记录麻河边上南洋茶室曾经的点滴。 远东茶室位于三角埔的峇吉里路段(Jalan Bakri),是麻坡为数不多仍在用煤炭和木材煮水泡咖啡和烤面包的老茶室,创立年份虽然不详,不过从旧剪报所知,其名字早在1950年代就常与滨江茶室、联和茶室等同业一起刊登于《星洲日报》,附近街坊也表示三角埔茶室的历史都相差不远。 第三代掌柜王昌悦(59岁)透露,远东茶室是由其叔公创立,据长辈口述是比江滨茶室早几年。其父亲王日经(又名王日京)生于1929年,十多岁由叔公从中国带来麻坡在远东茶室工作。1942年日军占领麻坡,叔公逃回中国,茶室就交给王日经照料。王昌悦透露,早期他父亲还将经营所得寄往老家给叔公。 父亲去世后,王昌悦从1990年代开始与母亲一起继续经营茶室。店面一直是租的,一家人就住在二楼,每天早晨7时半营业至傍晚6时半。远东茶室保留相当完整的南洋茶室原貌,大理石桌配木椅、英殖民时期的保险柜和面包柜,还有柴火灶台和3个隔间独立茶座。由于当年政府展开肃毒行动,独立茶座容易让瘾君子隐藏而被停用,如今只用来放置杂物。 数年前,对面老店铺拆迁盖酒店,王昌悦到施工现场收集了不少从地底挖掘的旧物,将其放在店里展示。这些物品应该是早期新客或洋人留下,像是牙刷、牙膏盒、鸦片罐、茶杯和弹珠汽水瓶。 由于以煤炭和木材煮水,远东茶室常年飘着一股古早炭香,王昌悦的弟弟还用罐头盒制成一个小型吹风机,省去了从前用扇子控制炉火的功夫。王昌悦透露,木材都是别人免费送来的,像是附近棺材店的下脚料,或是搬迁拆下的木料,他就拿来当作柴烧。 王昌悦说,他接手后唯一的改变是卖快熟面,早期还用火炭炉煮面,现在用电子锅节省了不少时间。目前,店里百分之六十的客源是友族,老顾客都是从小巷后门入室,虽然小巷因为壁画吸引不少游客打卡,王昌悦却不要在后门按上招牌,怕得就是引来爱尝鲜又没耐心等待的游人。 母亲去世后,王昌悦独撑老店,直到妻子陈丽丝(55岁)退休才多一个人手帮忙,两个女儿各有工作,也都不喝咖啡,老店后继无人。 笔者连续数日走访该店,客人虽然稀稀落落却不曾中断过,老板也很享受这样的客流量,并笑言将来退休不要像江滨茶室一样公告天下,打算默默相忘于江湖。 联和茶室的第二代苏启顺(68岁)透露,茶室是由父亲苏秀昌于1947年创立。早期,父亲跟随伯父在巴冬(Parit Jawa)卖咖啡粉,从巴冬骑自行车沿路卖咖啡粉至马六甲,后来才创立联和茶室。 其父育有6男2女,苏启顺排行老幺。从小就在店里帮忙的他,最难忘每天晚上清理茶室的场景。苏启顺回忆说:“先要清理痰盂,再把桌椅擦干净,然后把椅子抬上桌,再拿一片湿的牛奶袋(gunny bag,麻袋)跪在地上擦地板,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拖把!” 英殖民时代卫生局要求茶室放置痰盂,以解决人们随地吐痰的问题,其后痰盂就成了南洋茶室的标配。不过随着卫生习惯改变,受访店家透露,许多茶室大概从1990年代就不再放置痰盂,也省去清理痰盂的麻烦。 1972年,苏启顺读完初中二从中化中学辍学,父亲让他跟着大哥在海乾街(大马路)另起炉灶,开设分店——和和茶室。苏启顺透露,早期咖啡是统一价不可随意涨价,直至1970年代一杯咖啡还维持在20仙。 虽然咖啡价固定,各家茶室还是有其独门方法赚钱。苏启顺透露,早期店里售卖杂菜饭等熟食,三大民族都来店里用餐,因此他们推出特制冷饮来吸引友族,他说:“最热销是柠檬薏米水,我们还用罐头荔枝来做冷饮,也很受欢迎!” 2000年,政府全面废除从1966年执行的“屋租控制法令”,和和茶室在同年不堪逐年涨租的压力而结业。 所幸位于三角埔的老店联和茶室由苏家拥有产权,目前是家族第三代,苏启顺大哥的二儿子继续经营。由于店面属于自家,相比其他租店的老茶室翻新维护得更好,不过由于市区改道和巴士站迁移,联和茶室同样面对停车位少和客流不再的问题。 苏启顺坦言:“现在传统咖啡店不容易经营,就算泡咖啡的技术还在,员工薪金也是一笔开销,加上老街坊都已经搬离,很少再住店屋楼上,街道冷清许多。” 江滨茶室与“江滨咖啡粉” 采访这天,冯崇森(62岁)与妻子女儿正好回到店里整理物品,准备在本月15日租期结束前,将古董级的保险箱、面包柜和7张大理石桌搬走,分给家族成员留作纪念。 江滨茶室由冯崇森的叔公冯朝哲于1942年创立,最初在海乾街开店,至1945年才搬到三角埔,1960年代交由冯崇森的父亲冯廷祯。 冯崇森透露,早期父辈会炒制咖啡豆及制作咖椰,茶室生意非常好,所以他们兄弟6人多数赴台湾升学,唯独他从15岁开始就在店里帮忙,他笑着解释:“因为我不会读书啊!” 冯崇森从学徒做起,直到2004年成为第三代老板,也在江滨茶室结识妻子刘宝晶(58岁),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女皆没有继承茶室生意。 江滨茶室曾是麻坡市区仅存的单层南洋老茶室,正对麻坡大钟楼,遥望麻桥河岸,地理位置优越。不过由于屋龄超过70年,屋顶和屋梁状况不佳,冯崇森有感老店不宜长久经营而萌生退休念头,于是他在两年前接受媒体采访,希望为老茶室留下一点历史记录。 让他意外的是,随后有一批客人在Whatsapp开设“江滨俱乐部”粉丝群,将他们每日来茶室喝咖啡的点滴上传群组分享,还自制贴纸黏在茶室桌上,作为粉丝团专属座位。 冯崇森从不过问客人职业和背景,只知道粉丝当中有祖孙三代都在江滨喝咖啡,有些是对面港电子厂的员工,有些是常来店里闲话家常的甲乙丙丁,还有一位是今年4月才在店里过百岁庆生的老客人。 “江滨咖啡粉”的热情让冯崇森更难宣布退休,直到今年11月初,他才在店里贴上结业公告:“公告是我女儿写的,我也想不到她会写江湖再会,她说或许还有将来!”
12月前
大柔佛焦点
更多远东茶室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