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视帝

1月前
2月前
(新加坡15日讯)手握4座台湾金钟奖是什么感觉?只身勇闯台湾市场需要多少准备?狮城阿哥李铭顺入行30年了,从青涩懵懂到登上视帝宝座,他努力经营自己的演艺事业,成就了自己,也希望把经验带回新加坡。 《联合早报》2020年与当时入行25年的李铭顺做过专访,当时他是两届“红星大奖”视帝,2014年曾拿下台湾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男主角。 5年过去了,另外3座金钟奖稳稳入袋,他靠的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决心,以及时刻保持专业的坚持。 如今入行30年,李铭顺以“非常充实”来总结,“现在回想,好像刚刚进入这一行,只有过得充实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因为日子过得很快,一年一年地拍戏,一年一年地提升自己,一年一年地再努力。” 30年让李铭顺有哪些感悟和心得?以下通过他在访问中的金句,细细品味。 “我们需要在人生的每一段岁月中填补自己。” 演员这份工作改变了李铭顺,“如果没有入这行的话,我所经历的会很不一样。很庆幸我做到该做的事情;当了演员后,努力经营自己。拿不拿奖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像经营一门生意那样去经营自己。那不是为了赚更多钱,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演员。” 他认为演员须要不断填补自己的不足,“那是需要经年累月,用人生不同阶段去完成的。我一直在填补自己的缺点,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学习,我们需要在人生的每一段岁月中填补自己。” 做好自己机会自会上门 要怎么经营自己?李铭顺认为,首先要把自己经营到有价值,“那样就不用跟人家讨价还价。先做好自己,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还没有开价,人家就要定你了。” 此外演员应该做到每个角色都不让人失望,他说:“我们先不说能做到多好,因为很多时候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但至少让人家放心地把角色交给你。你对自己有要求,才会把东西做得更细,否则久而久之会变成混日子,不行,我绝对不行。” 演员的工作也包括观察环境和人,所以李铭顺很喜欢观察,“这是我们的工作,我有空也会去刷视频、看电视或杂志。演员在生活的同时也在工作,然后把所观察的运用在演戏上。当你不断地仔细观察、吸收,剧本来到你面前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得很透 ,摸得很深。” “如果把得奖当作目标,可能会动摇你的表演和创作,因为你会演得很用力。” 4座金钟奖对李铭顺来说是动力,但他向来把奖项看得很淡,只会当作奖励,之后继续投入工作。 他说:“当然拿到金钟奖是很开心的事,因为它是一种成就,意味着我出去发展之后,被其他地方的观众所接受。但我的目标不是拿奖。如果把得奖当作目标,可能会动摇你的表演和创作,因为你会演得很用力。若是以引起观众共鸣为重点,你才会对剧本有更准确的判断。” 除了奖项,他的满足感还来自于角色的成功,“无论是什么样的角色我都做足功课,让大家有共鸣。当大家都说‘我好喜欢你那个角色’,对演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成就。” 做足准备才往外发展 回顾李铭顺的4部得奖作品,2014年《亲爱的我爱上别人了》是他第一部台湾剧,那年他40岁刚到台湾发展,恰好市场处于偶像剧辉煌时期的尾端,开始有更多以中年角色为主的戏剧,《亲爱的》就是属于这一类,而他幸运地碰上这个时机。 回想第一次在台湾拍戏的心情,李铭顺说有重新开始的感觉,“当时的我已经有二十几年没去台湾,所以是全新的感受。但我没有太大压力,因为我是做好准备才出去闯的,不是贸贸然过去。我没特地做什么改变,在新加坡怎么呈现自己,到了台湾就怎么做,我不会到了一个地方就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在拍摄的准备等各方面也是一样。” 他唯一担心的是收入不太稳定,“刚刚到台湾时,我有好几个月没有戏拍,主要是见导演,排练一些本来要拍的戏。我就抱着去认识新环境和新市场的心态,虽然都是华人,但还是会有一些文化差异,我必须去了解和观察当地的人文、生活和讲话习惯。我适应得挺好的,只是那个时候刚好老婆怀孕生小孩,让我很想家。” 2021年《做工的人》获得很大回响,李铭顺相隔七年再夺第二座金钟奖,让他很有满足感。“我没想到会有机会演出这样的草根角色,我期待很久了,所以接到这个角色时,心情是兴奋的,也很快答应。虽然要学台语,但我觉得很好玩。” 之后,他分别凭2022年《逆局》(最佳男配角)和2024年《八尺门的辩护人》得奖。拿奖拿得更频密,李铭顺觉得是因为在台湾的戏路被打开了,“可能我演了《做工的人》之后,让外地制作人看到我有更多可能性,所以陆续有很不一样的角色来找我。” 到海外拍戏不怕被排挤 到海外拍戏感觉是到了别人的地盘,但李铭顺从不担心被认为是去抢饭碗,或者被排挤。 “好的作品需要足够的演员去撑起来,演员不够多,戏剧就无法扩展出更多种类。只要你做好自己的工作,呈现的表演是有保证的,到哪里都会受欢迎。竞争是一定会有的,但我把它当成是良性的切磋,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能熬出头,是很开心的事。” 竞争会让演员更强吗?李铭顺说:“在竞争大的市场,你不能只想着要搏出位,而是应该想‘我一定要做到最好,让大家可以放心地把角色交给我’,那才是正确的态度。” 他坚信不断调整、做好自己最重要,“到哪里拍戏都是一样的,须要不断地调整,去符合当地需求,同时不断地学习。” “我觉得新加坡演员太少了,少到有时候你写出剧本,却想不到有谁可以演。” 李铭顺到外头走了一圈,对电视圈的生态看得更透彻,直言新加坡演员太少,有时写出剧本却想不到可以让谁演,“其实很多市场是演员多过剧本,所以竞争那么强。我们电视台的戏剧产量算高的,所以演员重复性高。” 他也点出演艺圈的现实面,“可能大家都一样努力,但偏偏就是某个人好用,可能是因为他的外形,可能是他的可塑性高。但那也是要经营的,我从来不说‘你好幸运’,因为一个人能够出位都是有理由的,如果你还没出位,那就是时机还没到,继续耕耘,总有一天会轮到你。” 专业工作应由专人来做 外地演员的优势是语言,狮城演员在这方面则须要多下功夫,李铭顺说:“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主要语言是华语,所以他们是用自己的生活语言去表演。我们虽然也是华人,但在新加坡说华语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新演员会稍微吃力,他们必须去学华语,把它转换成新的生活语言,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台词是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李铭顺认为新加坡的华语戏剧市场,须要不断创造说华语的环境,“这比怎么开始创作剧本重要,这是我们须要坚持,以及不断提醒自己的。” 此外,他认为新加坡戏剧需要多一点创意,更前卫,同时要更专业,“当然,新加坡的成本很高,这会影响到制作的规模,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做到专业的工作由专业的人来做。我们可以缩减员工,但是不能缩得太小,一个画面其实包括很多细节,不同部门做不同的事,画面有哪一个部分不够好,就由相关的人负责,这就叫专业。” 演员也有演员的责任,李铭顺说:“没有做功课会影响拍摄进度,迟到的话会拖延大家的时间,这些都是不专业的。包括导演、摄影师、灯光师等都要专业地去完成自己的本分。” “我们不要去学韩国人演戏,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 李铭顺觉得新加坡戏剧要有自己的独特味道,“虽然韩国的戏剧非常受欢迎,但我们不要去学韩国人演戏,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 让他遗憾的是,新加坡是个大城市,却没有很多以此为背景的戏剧,“比如关于商界的勾心斗角,还有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住在组屋区,其实组屋区里有很多很棒的故事,这方面我们要赶紧追上人家。” 尽管在外地发展有好成绩,但李铭顺始终没有忘记新加坡市场,也希望把从外地所学的,带回来新加坡。 “我还是喜欢回来拍戏,想和这里的演员一起创造好的作品。但我希望看到有创意的剧本,让所有人知道我们真的是很用心地做。” 暂时没计划转向幕后 演了30年,李铭顺打算慢下脚步,或转向幕后吗?他目标明确地说:“我会继续做现在做的事,很多人问我要不要当导演或转幕后,但我暂时不想。因为我还很投入在表演上,还没演够呢。我不想停下来,因为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能性。” 他坦言没有一定要圆的导演梦或电影梦,“我是比较实际的,有好的剧本我才动,否则我宁愿不去想。” 李铭顺近期主持的《阿顺有煮意》获得好口碑,还让他拿下红星大奖“最佳综艺/资讯节目主持人奖”,但主持并非他的主战场,“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才接,毕竟我比较喜欢演戏,喜欢在摄影机面前表演的自在感。主持不会成为我的主业,随缘吧。” 他对拍电影也抱持同样心态,“其实有电影来找我,但如果我觉得不适合就不会接。最近几年找上门的戏剧都比较特别,所以我选择了它们,但我不偏向电视或电影,两者都须兼顾。” 对于拓展华语以外的市场,李铭顺没有太大野心,“我暂时没有想去其他地方发展,因为华语市场已经让我够忙够充实了,我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受华文教育,想先把这一块做好。而且华人演华人的角色是最适合的,你才可以去钻研,做得更深入一点。”
3月前
7月前
1年前
2年前
(新加坡4日讯)夺视帝后首部黄金档剧,许瑞奇不会有压力,“回到平常生活去演戏”。 灵异轻松喜剧《陪你到最后》在5月2日举行开镜仪式,这也是许瑞奇在《红星大奖》赢得最佳男主角后的第一部黄金档剧集。 对于自己是否会有压力,他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表示:“也没有耶,就是回到平常生活去演戏,尽量放轻松。” 许瑞奇早前也参演了狮城方言剧《天公疼憨人》,剧中对白需要用方言,因此许瑞奇说,在开拍《陪》前很努力地念好华语,“因为我每次在读剧本时,头脑里都是福建话。” 演殡葬礼仪师 《陪》里,许瑞奇饰演一名殡葬业礼仪师,当被问是否需要去殡仪馆“实习”时,他表示不需要,且坦言如果要去,自己有点不敢,而他认为这个角色的挑战在于需要看淡人生。 这也是瑞奇第二次跟陈罗密欧合作,“第一次我只是客串他参与演出的方言剧,期待舒服的合作,大家都能享受过程,开心过这3个月。” 对于搭档文慧如,许瑞奇觉得她有点腼腆、害羞,但很努力。 新剧陷三角恋 陈罗密欧盼观众看得‘舒服’ 陈罗密欧将与许瑞奇、文慧如陷入三角恋关系,他觉得是一个很新鲜的配搭。 “我也希望可以呈现出一个很舒服的感觉,让观众看了不只顺眼,也不会去比较我们之间的年龄层关系。因为瑞奇在我的眼里就像是一个弟弟,可是要有三角恋的关系,所以我希望可以用一个很自然的方式去表演,让观众不会觉得有年龄的差距。” 对于许瑞奇和文慧如的印象,陈罗密欧认为他们两个都是非常出色的年轻人,“慧如是个很出色的歌手,我本身也很喜欢她的歌曲。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本人,很开心能有机会一起合作。” 对于许瑞奇,陈罗密欧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对戏,上次只是过场戏,所以很期待这次的合作。其实我一直相信要当一名好的演员,就要从不同演员身上吸收不一样的东西。我也相信从新人身上可以领悟到很多不一样的角色诠释方式,这也对我接下来的演艺事业能有更新的突破。” 首当女一搭档2帅 文慧如:幸福来得突然 首次担纲戏剧女主角,文慧如表示既兴奋又紧张:“MV演得不过瘾,想让埋藏的戏剧魂再次爆发。” 这一次将分别搭上帅气的许瑞奇和风度翩翩的陈罗密欧,3人会有一些感情戏,慧如直呼:“幸福来得太突然。”
2年前
(新加坡30日讯)本届红星大奖4月9日举行,又到了预测演视帝视后的时候。 《联合早报》表示,最佳男主角奖最有看点,入围者包括《你的世界我们懂》的许瑞奇和黄振隆、《寄生》孙政3名年轻小生,以及《黑天使》戚玉武和《21点灵》黄炯耀2位资深演员。从角色记忆点、诠释难度、完成度与讨论度来看,戚玉武和许瑞奇出线的可能性最大。 该报记者表示,过往在预测红星视帝视后,很快能选出心水人选,这次却在戚玉武和许瑞奇之间难以抉择。 戚玉武“装”正常具挑战 《联合早报》报道,46岁的戚玉武是3届视帝,曾在2011年、2016年、2021年的红星大奖分别凭《走进走出》、《志在四方II》和《我的女侠罗明依》拿下最佳男主角奖。 阿武这次以暗黑复仇剧《黑天使》的律师角色“朱玮”入围,是他第二次演绎反派角色。 朱玮深不可测,精神变态,他会露出阴冷浅笑,说出非常恐怖的话语,让人不寒而栗。 角色眼神的瞬间转换是关键。剧中有场戏,朱玮看似醉得东倒西歪,突然又一清醒,眼神充满杀气,他壁咚何盈莹的角色,并很大力地点了何的额头警告她,话说完就走人,之前根本只是装醉。 还有一场阿武跟郑惠玉的对戏。阿姐的角色对朱玮说“与你无关的事,你都没有兴趣”,朱玮回她:“我对你的世界很感兴趣,你的开心,我很在意,你的难过,我也越来越同情……” 记者当初看这段戏时打了冷颤,因为当朱玮对你有兴趣,问题就大条了。 饰演朱玮的难度在于“装”——装正常。阿武必须带出这份“装”,让朱玮血液里的变态本性流露得恰好,流露太多太外露,流露太少角色的心理状态不成立。 倘若演绎功力不够深,该角色的情绪转换会有违和感以及显得突兀,但阿武拿捏得很好。 许瑞奇刻画“郑天才”记忆点强 29岁的许瑞奇首次入围最佳男主角奖。他2013年参加选秀节目《校园美魔王》被发掘,2016年服完兵役后加入新传媒,2017年演出《卫国先锋》。 助他崭露头角的是梁志强的2018年电影《旺德福!梁细妹》,虽然演小配角,但有被看见,后来在梁导的2019年作品《我们的故事之沉默的年代》当主角。 不过,若说真正获得人气,那就是《你的世界我们懂》的特需人士“郑天才”了。 记者2022年采访《你》在淡滨尼商场举办的答谢观众活动,商场五层楼挤满各年龄层的观众,透过欢呼声判断,很多人都认识并喜欢郑天才。 这年头剧集选择多,观众要求更难满足,郑天才能赢得观众的心,塑造他的许瑞奇记一功。 角色受欢迎并不是得奖的最关键因素,当然还得看演技,在这方面,许瑞奇的表现出色。 他把郑天才的世界刻画得实在,眼神、动作和说话方式有记忆点,观看时不觉得许瑞奇做作,或表演痕迹泛滥。 《你》成也天才,败也天才,演坏了,剧就缺了灵魂。许瑞奇的表现没辜负这部剧。 相比《黑》的阿武以独角内心戏吃胡,许瑞奇的群戏明显多。 《你》主轴在家庭戏,他有“爸爸”姚彣隆、“妈妈”黄碧仁、“姐姐”洪凌和“哥哥”宗子杰助攻,若顺利得奖,除了感谢自己的演技,也得好好谢谢“家人”。 阿武和许瑞奇的表演方式各有千秋,两个角色难度各异,但撇开奖项的专业标准,阿武在“风向”方面吃亏了。 如果得主是许瑞奇,他将是红星大奖25年来最年轻的视帝(26年前的红星,当年26岁的李铭顺以作品《和平的代价》成为视帝)。 考量观众对郑天才的喜爱,以及狮城电视圈需要新气象,也许,许瑞奇得奖会让更多人欢喜。 洪凌近年演技越来越纯熟 至于视后,入围本届最佳女主角奖的有《你的世界我们懂》黄碧仁和洪凌、《灵探》刘子绚、《灵医》林慧玲和《黑天使》郑惠玉。记者的心水视后是入围者中最年轻的洪凌。 原因有三:一、相比2017年在《回家》担纲第一女主角的表现,洪凌近年的演技越来越纯熟,喜欢她诠释的郑家大姐角色,《你》中有一幕她在海边望向父母又看着两个弟弟的戏,无声胜有声,另一场母女交心的泪泣戏也拿捏得不错;二、想看新气象,有新的人选得奖;三、其他入围者未有太大的突破。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