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行医证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新山7日讯)在卫生部积极推动安全与品质规范措施的促成下,七大传统与辅助医疗领域获得该部依据法令认可并颁发执业证书,正式开启了新的篇章。其中,受访的中医师表示,此举不仅使中医师的专业地位得到认可,更重要的是为民众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目前,卫生部承认的7大传统与辅助医疗领域,分别是马来传统医学、中医、印度传统医学、顺势疗法、整脊疗法、整骨疗法及伊斯兰医学。它们在过去4年获得缓冲期向卫生部注册以取得行医证,有关措施在本月1日起援引2016年传统与辅助医学法令(775法令)正式执法,有关当局可检举那些未持执照但仍行医者。 根据法令,凡未持有有效执业证书或未展示有效执业证书(即行医证)的传统医疗行医者,将面临罚款最高1万令吉,监禁不超过3个月,或两者兼施。 提供传统与辅助治疗的行医者,没有向卫生部注册,初犯者可面临罚款最高3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2年,或两者兼施。至于重犯者,则可面临罚款最高5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3年,或两者兼施。 此外,提供虚假或误导性传统和辅助治疗信息者,也同样面对相应刑罚。 柔佛州中医师公会会长许丕泉中医师指出,该公会目前大约有200名中医师会员,当中有超过95%会员已陆续在过去四年呈交文件注册并取得了卫生部发出的行医证。 他指出,其中部分会员仍未获得行医证者,都是本科大学毕业出来后执业的新会员,他们尚等待卫生部安排接受775法令课程。 为此,他呼吁卫生部可以在这方面酌情处理,让这些符合注册资格的新执业医师完成申请程序。 他也借此机会呼吁新执业中医师加入同业公会组织,以获取更多资讯,也同时可以壮大组织的说话权。 他表示,在注册条件中,包含需接受775法令课程。 他指出,尽管在7大传统与辅助医疗领域中,对中医的承认标准最高,但相信在4年的缓冲期里,有资格获得行医证者已大部分用各种受到卫生部接受的资格认证进行注册。 当被问及更新执业证书是否遇到问题时,他表示,在过去三四年已注册的合格中医师,在更新执业证书时,通常会提前至少2个月向卫生部提交资料,有些甚至需要等待6个月才能收到新的执业证书。不过,他相信随著卫生部逐步完善众多的注册程序,未来的手续处理速度将会比现在更快。 为此,他也提醒会员们提早更新执照,并且在更新前留下行医证副本,方便在需要时用以佐证。 他也建议,卫生部可以效仿交通部实施的电子驾照系统的方式,让更新行医证的程序更直接、简易。 为南马第一批获得卫生部发出行医证的中华慈善中医院顾问郑为彪中医师指出,卫生部对7大传统与辅助医疗领域发出行医证,不单是让中医师的专业被国家认可,也为大众带来保障。 他说,根据他从病人处得知,一些病人在获得行医证的中医馆治疗,还可以凭收据向医疗保险公司索回医疗费,这是正向的一种发展,减轻需要辅助医疗来康复的病人经济负担。 他指出,国内的中医治疗已越来越被其他友族同胞所接受,卫生部对中医发出行医证,将会进一步提高其他族群接受中医治疗。 他表示,在过去三年多的累积经验看来,必须在行医证过期前的两三个月就提呈更新资料予卫生部,让该部门有时间处理,来避免发生行医证过期但新证件尚未发出的灰色时期。 李玉品中医师从事整骨逾40年,最初通过拜师学艺掌握整骨技术,独立行医两三年后,再进入大学进修理论课程。他是南马地区首批获得卫生部颁发执业证的合格医师。 他指出,卫生部为中医整骨师等颁发执业证,无疑是对中医界的认同与提升,也为接受中医治疗的民众提供了保障。 他说,过去中医被人“看不起”,是因为存在一些庸医,比如学了三天两夜就自称是中医师父,这种情况导致真正有医术的中医师也被拉下水。 他说,自己的骨伤治疗、腰椎病专长的医术,是从10多岁拜师学成,在累积经验后独立行医了两三年,发现到无法以医学理论来更深入地向病人解说病况的不足之处,为此远赴中国广西学习解剖学,并且获得了有关证书。 对于从师父行医的年代到如今师父已逝世才等到这份行医证,他表示,能够在这个年龄拿到行医证,感到很开心,至少不会愧对于师父和自己,这么多年来专研整骨的努力。 他指出,即便更新行医证需要等候数个月,但他相信这个情况在过渡期之后会慢慢获得改善,毕竟有关当局在过去4年,需要时间审核每一份注册人提呈的资格资料。 中医师梁胜表示,卫生部对于中医的注册资格是具标准且非常明晰的。 也是柔佛州中医师公会前会长的他认为,卫生部在这方面进行管制是好的,至少让中医获得政府承认,让推广中医治疗方面的工作更有说服力。 他说,在中医获得卫生部发出行医证之前,接受中医治疗的人,都是单纯凭信任、听人介绍等方式接受治疗,病人不会刻意询问中医师是否有行医证。
4星期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新山6日讯)距离“2016年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的生效日期还有约1年,州内部份中医师已陆续通过所属公会,或自行向卫生部注册,以获发行医证。 “2016年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将于明年生效,中医师须向卫生部注册和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合格大学本科文凭或本地学院文凭等文件,避免没有卫生部发出的行医证而无法看诊。 卫生部从2021年3月1日开始,对现有传统治疗师,包括中医师等6大类进行注册工作,预计于2024年2月29日结束。 州内3个与中医有关的组织领导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呼吁会员和同业尽快办理相关注册工作,避免法令生效后没有行医证而影响行医。 柔佛州中医师公会会长梁胜说,该会目前的会员近200人,但是他不清楚有多少会员还未向卫生部申请行医证。 他说:“政府是从2021年3月1日开始,对现有传统治疗师,包括中医师等6大类进行注册工作,注册工作预计于2024年2月29日结束。” “此次注册须由个人名义各自申请,但是本会将从旁给予适当的帮助。行医证需每年更新,费用是50令吉。” 他表示,向卫生部注册的中医师,需提供国内外合格大学本科文凭或本地学院文凭,或受认证10年以上相关行业经验。 他说,该会已开办两次讲解课,秘书处也个别协助会员完成资料填写。 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延长注册的期限,因为注册期间遭遇行管令和政治动荡,有关工作进行或缓慢。 他呼吁还未向卫生部注册的中医师应赶紧处理注册的工作,任何疑问可咨询该会。 “我也请更多中医师加入柔佛州中医师公会,为柔佛州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力。” 柔佛州现代中医公会会长李绍基说,该会现有五六百名会员,其中30%已没有更新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的执业证书,至于已向卫生部注册并获得行医证的会员则有200人左右。 他说:“剩下的会员,虽然每年都会向总会更新执业证书,却在中医以外的领域工作,或‘退休’。这些会员每年会更新执业证书,或许是计划日后再行医。” 因此,他提醒还未向卫生部注册的会员,可以将申请表格,联同出席卫生部条例说明会的证书、大学文凭、护照式人头照、大马卡副本等文件交至该会,再由该会转交总会,以便统一向卫生部注册。 他觉得若会员在期限后才向卫生部注册,过程可能就会比较繁琐,或影响执业。 他表示,该会已通过报章、网络等管道,向会员传达有关讯息。 针对有意报读中医系的民众,他表示有关人士可以浏览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的网站,获取更多详情,也可至该会深入了解情况。 柔佛州针炙推拿中医公会会长李观进说,该会目前有逾10名会员,大部份正在处理向卫生部注册的工作。 询及政府承认中国11所大学的中医药课程的问题,他认为这加深民众对中医的信心和肯定,无形中也减轻政府医院医生的负担,因为有关大学的中医药课程毕业生可以在政府医院服务和实习。 但是,他认为,虽然政府承认中国相关大学的中医药课程,也不必都到中国上课。 他说:“经济能力比较不好的人士,可先报读国内大专院校,如拉曼大学、南方大学学院等开办的中医药双联课程,再前往中国完成最后的课程。” 他说:“他们还可以向业缘性、血缘性、乡缘性的组织或慈善机构申请贷学金,作为国外求学所需。”
2年前
(峇株巴辖4日讯)峇株巴辖中医药业公会会长赖永安提醒,《2016年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在明年正式生效后,中医师必须拥有合格行医证才能看诊,否则将会遭到当局取缔。 赖永安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该会的中医师会员都已在去年申请卫生部传统与辅助医药理事会的合格行医证,这将有助于提昇中医师的专业形象。 他说,申请合格行医证的截止日期是2024年2月29日,过后当局便正式落实上述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 针对中医师可以在政府医院实习及服务的课题,他表示,该会的中医师至今未曾接获峇株巴辖政府医院的要求,到医院进行实习及服务。 “若当局能够邀请中医师到政府医院实习或服务,也是一件好事,一些年轻的中医师可以到政府医院服务以吸取经验,而且也能向各族人民介绍及推广中医。” 峇株巴辖中医药业公会副会长萧洧雄认为,卫生部规定中医师须申请合格行医证及遵守专业行为守则,将能保护广大民众,并可避免假中医混水摸鱼的问题。 他说,中医必须遵守《2016年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775条文》及《传统和辅助医药(T&CM)执业者专业行为守则》,确保中医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目前有志成为中医师者,都必须在卫生部承认的大专院校修读中医课程,并获得中医学士学位资格,才能成为合格中医师。” 他指出,去年全国各地的中医师,都已陆续申请合格行医证,过后也要每年更新,并遵守有关行业的规范。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