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虚拟世界

(麻坡22日讯)马来西亚杜氏公会主席杜丕周提醒,虚拟世界无法取代真实世界的情感交流,反而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适时放下手机将会发现世界远比荧幕更精彩。 他说,智能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与效率,但过度使用导致沉迷虚拟世界的问题,尤其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 “沉溺虚拟世界会削弱现实生活中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就如家庭聚会上,大家都低头滑稽手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手机荧幕隔开。” 他呼吁家长及师长多与孩子交流,陪伴孩子成长,及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因为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也包括情感引导,因此,不要让手机取代了关怀。 杜丕周在马来西亚杜氏公会庆祝48周年纪念暨三机构理事就职典礼上致词时,指科技虽是好工具,却不是生活的全部。 晚宴也庆贺青年团38周年、妇女组28周年纪念,并庆贺大学荣归及颁发提高生育奖励金。晚宴获得众多华团组织代表及宗亲的出席,场面热闹。 杜丕周指出,生育奖励金旨在鼓励宗亲多生育以延续香火,而决定生育及用心教养孩子的家庭都值得该公会的肯定及鼓励。 他感谢公会前辈、理事、青年团与妇女组的默默贡献,使公会在团结族人、推动文化传承及服务社会上表现杰出,并始终不忘初心。 峇吉里国会议员陈泓宾致词时提醒,面对生育困难的夫妻切勿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婴孩”,以免成为人口贩卖的帮凶。 他说,他从政20多年来,处理超过200宗无国籍孩童的案件,其中约30%是因为非法购买孩子,导致孩子无法取得合法身份。 “没有身份的孩子长大后无法正常工作、考驾照、申请护照,甚至在医院求诊时待遇不如外劳。”他呼吁民众通过合法程序领养孩子,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与未来。 他也提醒民众提高警惕,不要随意点击别人发来的链接,以免落入诈骗陷阱。 此外,该公会会庆不忘公益,特移交3000令吉报效金予6个教育组织,即中化中学董事会1000令吉,辅南学校董事会与家教协会、勤德学校董事会及利丰港培华独中各500令吉。 报效金受惠单位代表包括:勤德学校代表陈福源、中化中学董事长徐景贤、培华独中董事部财政刘金钟、辅南学校董事长许民利及家教协会主席杜学兴。  
4天前
2星期前
前几天,我收到一条好友发来的消息,说她准备暂时卸载所有社交软件,回归“真实的生活”。这几年,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疫情期间,线上活动几乎成为了生活的全部。从视频会议到线上购物,再到社交平台的滚动刷屏,我们仿佛已经习惯在方寸屏幕上完成一切。朋友圈的点赞数量似乎变成我们评判生活是否“有意义”的标准,虚拟互动逐渐取代真实的对话。我们可以轻松地在屏幕前发表“意见”,却忘了自己在现实中是否真的懂得那些所谓的道理。 我的这位朋友一直是个“意见领袖”,她在社交平台上总是有很多看法,似乎每件事她都有权威的见解。她告诉我,她开始觉得累了,这种“发声”的压力和随时随地在线的生活,逐渐让她感到窒息。她坦诚说有时她并不懂那些复杂的社会议题,却感到自己必须说点什么,仿佛沉默就意味着不关心、不参与。 承认自己的局限并不丢脸 听到她这样说,我开始反思我们真的需要随时随地发言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有人都有平台说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每时每刻都发表看法。过度发言、随意评论,只会让人们失去倾听的能力。我们往往忘记思考的过程,急于表达以获得认同和点赞,却忽视事实的真相。 沉默是一种智慧,懂得何时发言、何时静思,不仅是修养,更是责任。每个人的精力和认知都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成为专家。当我们不懂的时候,承认自己的局限并不丢脸,反而是通向学习和成长的起点,而恰恰是那些不懂却强行发言的人,往往让信息的噪音更加嘈杂,掩盖真正有价值的声音。 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飞快、充满焦虑的时代,时常陷入需要“随时在线”的错觉,仿佛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发声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真正的生活并不需要时刻被展示和评论。虚拟世界的生活,无法代替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联结。屏幕背后,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其实只是停留在表面,内心的深度却被不断消耗。 卸载社交软件的决定,对朋友来说是解脱,对我而言更像是提醒:学会适时停下,真正走进现实生活,或许比随时在线更为重要。虚拟世界的便利和诱惑无处不在,但它从未也不应该取代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知成长。 在信息轰炸的时代,懂得何时沉默、何时发声,学会放慢脚步,回归生活的本真,才是我们保持内心平衡与充实的关键。就像朋友最后对我说的那句话:“有时,不说话反而更能看清生活的真相。”
5月前
9月前
1年前
1年前
其实社媒并不是不好,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媒的风向渐渐也从当初的分享生活点滴变成更多炫耀的内容。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样样都跟人家比较,赚的必须比人家多,应该享受更好的生活,那么慢慢地我们就把自己推向深渊了。 最近天哥遇见一名年轻的基金顾客,给天哥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姑且把他称之为A先生。他年龄不大,只是一名23岁的青年,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虽然工资不算太高,但是对比起当下他的需求和花费来说,如果能够按部就班地去做好理财规划,其实他的未来将会一片光明。但是让天哥感到意外的是,他要做好基金储蓄的原因居然那么的不切实际。怎么说呢? 其实作为一名基金顾问,我们的职责虽然是教育顾客如何可以正规地做好自己的理财规划,但是我们更大的责任就是聆听顾客的需求。因为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顾客的需求,才能给予更好的建议,并且透过理财规划,协助顾客一步一脚印地达到他们的目标。 不切实际的财务目标 只为了攀比? 而当这位A先生开始侃侃而谈后,他向天哥展示了他的财务目标清单,里面的内容包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开始每年都更换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并且能够每年至少去3个国家旅游,然后也希望可以购买高端的电动车等等。天哥越听就越惊讶,因为按照我们的理财观,这些需求根本就不符合一个健康的财务规划,A先生的这些目标,更倾向于想要在社交媒体上跟人家比较的心态。 但是,作为基金顾问,我们也不能太直接地说,你这样那样是不对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过的生活,我们只能间接去教育每一位顾客,让他们明白本身真正需要和想要的是什么。而天哥也半开玩笑地说:“我觉得你存钱买苹果手机是不对的,因为我觉得三星更棒,要买也是买三星”,然后我们俩在会心一笑后正式回到了天哥主导的环节。 长期受社媒影响 追逐虚幻标杆 透过跟这位A先生的深入交流后,天哥发现其实他长期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他不断看到他人炫耀的豪车、美食、时尚,渐渐地,这些虚幻的标杆成为了他追逐的目标,而非真正适合自己的财务目标。当他看到自己虽然过得还不错,但是却无法符合社交媒体上的标准时,他开始感到焦虑,压力不断增加,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使他陷入了一种攀比的竞争心态,而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位A先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很多年轻一辈其实也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健康问题。当然,喜欢跟人比较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人也有喜欢比孙子比孩子的。只不过这些问题在二三十年前没这么显著,因为当时社媒并不活跃。但是来到今天哪里会一样,虽然社媒属于分享性质,但是有些人吃个大餐也分享,买个新手机也分享,去旅游、买大车也分享,原意可能是好的,但是看在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眼里,可能就间接让他们认为,人生就是要吃大餐、开大车、去旅游,这样才算是人生,也就是为何YOLO(you only live once)这个口号变成年轻人的追求方向。 在享受与理财之间取得平衡 [vip_content_start] 说真的,天哥也认为人活着就要好好享受人生其实并无不妥,但是在享受与理财之间,还必须要取得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享受,也必须理财,但是却不能纯享受或纯理财,因为钱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我们的人生目的。如果只是存存存,账户里确实有很多数目字,但是这些钱如果没有拿去花费,那么其实它也只是一个数目字而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老实说,人喜欢跟人家攀比,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在社媒的攀比,我们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什么意思呢?例如B先生本身的兴趣是旅游,所以他做好自己的规划,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用作旅游的;而C先生本身的兴趣则是车子,所以我们时常都能看到他换最新款的新车;而D先生则是科技达人,每逢有什么新款的科技产品,他就收入囊中,结果我们却不明所以地认为,我们做人必须要一直可以去旅游,并且买最新款的车子,然后也要买入最新的科技产品,间接导致我们的心态偏移了。 按自身情况量力而为 不在虚拟世界争强好胜 其实根据报道,长期有浏览社媒习惯的人往往比无此习惯的人多花很多冤枉钱。因为现在大数据的关系,他们可以从我们的浏览记录中了解我们的生活习惯,并不停地偷偷向我们投放一些广告,从而增加我们的消费机会。所以要出淤泥而不然的话,其实难度是挺高的。如果我们长期受到社媒上的炫耀帖影响,我们也会慢慢被带风向,觉得这种消费模式才是对的,所以真的需要非常小心。 总的来说,其实社媒并不是不好,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媒的风向渐渐也从当初的分享生活点滴变成更多炫耀的内容。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样样都跟人家比较,赚的必须比人家多,应该享受更好的生活,那么慢慢地我们就把自己推向深渊了。毕竟我们是一个人斗无数人,要样样都比人家强,真的有可能吗?所以,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分配,量力而为,该享受的享受,该储蓄的储蓄,长期平衡地走下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何必在这个虚拟的世界去跟人家争强好胜呢?你们说对吗?
1年前
2年前
社交媒体和生活模拟游戏的结合,会是下一代社交媒体的可能发展趋势。当然,此波红利并不仅限于Bondee独享,因为,我相信在2023年或之后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服务或应用。 2023年1月由新加坡软件公司Metadream推出的Bondee新款社交媒体应用程序(App),才上线不久就在东南亚某些国家如马来西亚冲上了苹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免费应用程序排行榜的第一名。 作为一款新型社交媒体软件,Bondee的特色是将社交媒体和生活模拟游戏(Life Simulation Games)的功能结合在同一个应用程序中,这让二维(2D)的社交媒体进階到三维(3D)的虚拟世界,所以推出这些应用程序的公司也把这类应用程序称作是未来元宁宙的社交媒体。 此类软件也为我们习惯了的社交媒体用法提供了不同的使用经验。例子之一是,我们在使用传统社交媒体时总是会使用表情符号进行交流。当你在Bondee中发送”👏”(拍掌以示好棒、支持)时,你在Bondee的虚拟化身(Avatar)就会拍拍手,这使交流更加“真实”,也让Bondee的体验更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 [vip_content_start] 其实,类似Bondee功能的应用程序並不新,之前已有其他国家的软件公司推出类似的应用程序。 如果真要追索回发展的源头的话,生活模拟游戏也老早就在做类似的东西了,分别只在于它少了社交媒体的属性。 我用了Bondee之后,有了以下几个想法: 1. 社交媒体和生活模拟游戏的结合是可能趋势:社交媒体和生活模拟游戏的结合,会是下一代社交媒体的可能发展趋势。当然,此波红利并不仅限于Bondee独享,因为,我相信在2023年或之后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服务或应用,而且,也别忘了社交媒体龙头老大Meta/脸书也可能分分钟进场。谁会成为此领域的领先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2. 广告潜力和NFT:由于社交媒体和生活模拟游戏的结合是可能的发展趋势,因此,品牌方和营销人员应该关注像Bondee这一类平台的发展。面向生活模拟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大都和“空间”(虚拟空间)有关,这也提供了做生意的可能性。例如,用户可以在Bondee应用程序里创建自己的房间,这实际上为品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品牌方可以和Bondee用户合作,将其产品、NFT或是广告讯息置放在他们的房间内,如果用户的朋友拜访他们并看到相关的产品、NFT和讯息的话,品牌方可以付费予该用户以资奖励,让他们可以通过在虚拟世界进行的活动来赚取金钱。这也符合之前我们对元宇宙/虚拟世界的想象,用户可以通过其虚拟化身在虚拟世界中从事某些话动来赚取收益。Bondee此类公司需要利用其生活模拟为导向的社交媒体属性创建更多创新的广告和商务方案,以使其产品和服务能与现有社交媒体区分开来,才能突围而出,才有机会成为未来的赢家。 3. B2C互联网产品的”诅咒“:今天全世界大部分人在使用的、面向于消费者的B2C(Business to Consumer)互联网产品大都来自美国,这其中包括谷歌、脸书、推特和YouTube等(当然,这几年来崛起的TikTok是一个少有的例外;另外,以交易为前提的B2C互联网产品,如Grab、Carousell 和Carsome等,也因为需要具有在地性此一性质才能突围而出)。主要的原因有许多:这些硅谷开发出来的产品都是业界的翘楚,产品做得非常专业和细致,从而可以快速成长,并且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各媒体的广泛报导。Bondee的推出,有其令人“惊艳”的一面,但某些重要功能如搜寻、用户ID 和nickname的处理,从产品开发的角度上来看都有待改进的地方;而推出不久之后所洐生的资安疑虑和相关报导,也让不少用户担心。当然,作为出身自新加坡的应用程序,至目前为止只得到东南亚区域内某些媒体的报导,它还没有办法吸引到欧美媒体的关注,这也是硅谷软件公司以外,比较难享受到的“便利”。 Bondee这一类B2C互联网新公司需要高速成长,在短时间内拿下大量用户才有机会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先者,然后品牌方才会开始考虑和该平台进行合作,说穿了,还是用户数目说了算。当然,只要Meta/脸书一出手,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马六甲19日讯)英才小学校长吴多雄表示,现今年轻的一代长时间沉浸在科技产品的虚拟世界,不仅视力受损,长期缺乏运动也会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家长必须确保孩子多做户外运动,坚持不断地锻炼就能强身健体,学业成绩也能有所提升,所谓敏捷的头脑来自健康的体魄。 他说,过去2年由于疫情的因素,学校里的一切活动被迫停办。庆幸的是,今年校方终于获准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当中包括一年一度的校际运动会。希望家长在未来的日子多鼓励孩子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让他们能相互学习与成长。 他是日前在英才小学运动会上致词时,这么表示。出席者包括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拿督林万锋、董事长周华生、副董事长林千宏、家协主席汤优凤、家协副主席林佑发及其他董家协成员。 吴校长说,教育部近来所推介的我校和谐慨念,其宗旨在于培养具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新生代。因此,他由衷期望有朝一日,英才的学生也能像谢定峰及苏伟译一般在国际舞台取得非凡成就,为国争光。 林万锋:续培育“三高”人才 另外,林万锋致开幕词时表示,希望英才华小在董家协、校方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为国家培育“三高”人才——高学识、高教育、高收入,也不忘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繁荣进步的国家。 他说,英才华小是武吉南眉唯一的华小,犹记得校地是在1937年由几位华裔先贤用500令吉购得。后来,他担任该校法律顾问时,协助处理有关土地信托人转换手续。如今英才华小秉承华文教育,育人无数。 董事长周华生主持闭幕仪式时,向取得优异成绩的队伍和同学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同时,他也感谢董家协及劳苦功高的全体教职员,使运动会能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 这场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让学生引颈长盼了2年,虽然草场因连日大雨而变得满地泥泞,但很多参赛学生毅然脱掉鞋袜,赤脚在草地上奔跑,参与各类项目,欢笑声充满整个草场。当天的项目繁多,除了有田径比赛,也有一些趣味游戏。拔河比赛更是把运动会推向最高潮。学生们认真地参与各项比赛,充分地发挥体育精神。 运动会成绩: 最佳操步奖 青组 全场总冠军 黄组 最佳男运动员 立齐 最佳女运动员 茜拉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