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胡须佬
胡天胡地
胡须佬/吃货的味蕾
数码时代前,美食“资讯”流行用语爱用“鲜嫩多汁”,至少比英文juicy像样。凡肉类,一定鲜嫩多汁。同一报道,几张照片,可以鲜嫩多次。肉扒明明像千年古尸,也来多汁一番……
1天前
胡天胡地
胡天胡地
胡须佬/好店名
好的店名,大都落在单一语言的海峡三地。香港都说粤语,所以“满粥”,是好店名。台湾人大胆:“全家生煎”卖生煎包。还有一家个人最喜欢的店名,叫“无饿不坐”,见之莞尔……
2星期前
胡天胡地
胡天胡地
胡须佬/鱼头米粉
隆市蕉赖区有家卖鱼头米粉的用没炸过的鱼头,信心十足。也吃过不新鲜但敢敢不炸就下锅的,佩服。油炸好处,除鱼头不会骨肉分离外,主要作用还是遮腥。不新鲜再加重泥味,一定得浴火重生……
4星期前
胡天胡地
会员文
胡须佬/老伯炸鸡兴衰史
听闻市场盛传老伯伯家乡鸡求售消息,不胜唏嘘。曾经家喻户晓的全民炸鸡,也逃不过盛极必衰的宿命。一年内关闭了百多家,前年还有亿元盈利,去年亏了几千万,原来炸鸡是一门大生意……
2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胡须佬/芋头糕
那次的广州美食,完全没预料这就是芋头糕。装在小竹筒,冒着蒸汽,小竹签挖出糕馅:除了芋头粒,还有虾米、冬菇、腊肠和腊肉。热辣滚烫,如果不是服务员提醒,一定出丑。那股绵香细滑软腻,和着腊味荤香,迄今还没重遇……
2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胡须佬/萝卜糕
炒萝卜糕是来到首都工作后才学到的叫法。小时家乡,这是炒粿角。小贩通常会在大圆平底锅预先炒个大半锅,客人下单后,转大火,下油,扔下一把豆芽,推出配给的粿角分量,快手兜炒。锵锵铲声,烟火袅绕中,下韭菜,锅铲兜起粿角,倒入裹报纸外衣的大叶婆圆锥,快手包好……
2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胡须佬/盆菜
近年的盆菜“创意”连连,都以贵价海味打头阵,加入了花胶。原本食材升级:鲍鱼用南非的,干贝改北海道元贝。看来不久,就会把明虾提升为龙虾,然后淋松露酱……
3月前
会员文
胡天胡地
胡须佬/新年吃鱿鱼
到安顺别吃不halal的猪肠粉了,吃墨斗。大多煮炒店都有,肉骨茶店的更好。这里有八大渔村,货源新鲜,怎么炒都好吃,简单的宫保就可以光盘。个人偏好炒咖哩粉。又是新的一年。祝大家不再鱿鱼,蛇得放下……
4月前
胡天胡地
会员文
胡须佬/又是腊味时分
润肠吃多两块就生腻,个人偏爱短肥矮的东莞腊肠。肉质细腻外,比例肥四瘦六,咸香分匀,嫩而不柴,直接蒸熟可以连吃5条。市面有一种加瘦腊肠最无聊,那么怕肥又想吃……
4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胡须佬/2024饮食回顾(下)
下班后不去福建面了,兰州拉面才是最潮。小贩中心除了烤串煎饺,过往去西安才吃到的肉夹馍也可以独立成档,还道地的配凉皮呢。回到5年前,这现象完全无法想像……
4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胡须佬/2024饮食回顾(上)
早两年大行其道的私房菜,今年趋势放软。曾经一度,消费能力不错的国内大城小镇,私房菜还多过快餐店。如今,“古早味”取而代之。老店手艺后继有人,是好事,试过几家,有者努力复古,有者努力“创古”……
5月前
会员文
胡天胡地
胡须佬/十大好鱼:马交红魦
红魦这个叫法,表面看来不清楚是什么鱼,但如果说是金鲳,大家或许就听过了。金鲳市价远低白鲳,但排名更高,看来这个架构雷同许多大机构管理层,也神似政府内阁……
5月前
胡天胡地
会员文
胡须佬 | 十大好鱼话鲳鱼
个人不理解为何午鱼排名比鲳鱼高,论卖价肉质,鲳鱼比午鱼贵,肉质细腻白净,鲜嫩怡津。尤其是斗底鲳和白鲳,骨头细软又少。潮汕鄙俚土语鲳鱼别称狗瞌睡鱼:连在桌下等食客吐骨的狗都等到打瞌睡…… 黑鲳吾爱,白鲳也爱。 台湾民间过去有所谓的“十大好鱼”。常见的十大版本为:ー午二红魦、三鲳四马交、五𩾃六嘉鱲、七赤鯮八马头 、九乌喉十春子”。 有者我们听过,有者乍看不知所云,不过一考察,就知道各地称法不一。有的是当地渔民惯称,也有方言成分在内。 身价不凡的鲳鱼,为何只排第三?还有,为何不见我们熟悉的贵鱼:苏眉、老鼠斑、东星斑等斑兄斑弟,更不用说天价的忘不了和苏丹鱼。 都说了是台版,当然以台湾海域渔获为准。斑类鱼是昔日香港经济腾飞时炒起的。至于忘不了,那是我们的淡水河鱼,台湾人听都没听过,如何忘不了? 那榜首“午”是指什么鱼?午鱼也。这是闽南语系叫法,也叫午仔。粤系就是马友。为什么叫午鱼?端午时分盛产,就是日本渔民说的大渔。 个人不理解为何午鱼排名比鲳鱼高,论卖价肉质,鲳鱼比午鱼贵,肉质细腻白净,鲜嫩怡津。尤其是斗底鲳和白鲳,骨头细软又少。潮汕鄙俚土语鲳鱼别称狗瞌睡鱼:连在桌下等食客吐骨的狗都等到打瞌睡。 午仔只宜煎炸,最美味做法是油浸后铺姜丝淋酱油,或者焖煮咸菜梅菜橄榄菜,都是下饭好菜。清蒸就嫌其肉质略腥粗。也有例外的,就是顶级午鱼:顺风。 [nonvip_content_start] 基本上午鱼和顺风大不同:两者虽皆属马鲅鱼polynemidae,乌鱼属六丝马鲅,顺风是印度马鲅。两者分别是顺风尾部比午鱼长,鱼头尖突,眼小色暗。更容易比的是价格,顺风远比午鱼价贵。 马来文最干脆,顺风是kurau,马友是senangin。看过搞笑网图:kurau属T20食用鱼,后者M40。不久前也读过一篇首都高级潮州菜馆的食评,其中一道菜色竟然是潮州“顺丰”午鱼。还解说这就是kurau。看来作者不止把顺风当是午鱼的一种,还把顺“丰”当作是潮州地名。绝倒。 说回鲳鱼,最顶级的就是斗底鲳。潮汕称斗鲳,也有叫鹰鲳的。马来文叫bawal tambak,也是T20鱼。 越大肉质越细嫩鲜美,当然也越贵,名称随重量而异:一公斤以上的直接叫大斗。半至一公斤正斗。再小就是中斗,专业鱼商还会再细分。 记得少时在渔村婚宴吃过厚实巨颖的元斗。何谓元?大中之大也! 传统潮州炊:咸水梅、肥肉丝、咸菜丝、冬菇丝、番茄粒,大铁盘盛着,和着姜葱芹丝,就那汤水鱼汁之美,已是一生难忘。别说狗打瞌睡,桌下狗毛也不见一条。
6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胡须佬 | 黑鲳吾爱
黑鲳永远就是市井小菜。可能大家嫌肉粗带腥,也卖不到高价,比不上富贵亲戚白鲳和斗鲳。连后期冒起的金鲳也比它出得门面。除了一些家庭式小菜馆和娘惹餐厅,一般中餐馆不会放上菜单,婚宴没看过出这道…… 出差怡保,懒得外出,酒店附近连吃了两顿潮州粥。 怡保市区有好几家不错的粥,菜色多,也有热炒加料。店面卫生明亮,没有刻意装修得花俏,卖奶茶或改个带“轩”字的俗名,让人吃得心宽欢喜。 喜欢去的那家还有卖乡“土”味的蒸松鱼,和甘望鱼整整齐齐的排在一起,老板龟毛细心,食物怎么会不好吃? 最喜欢是焖苦瓜,适合本人这种肝火盛的人,多吃可以看人顺眼些,不会事事怒由心起,祸从口出。苦瓜应该是大骨汤焖煮过,那甘鲜濡口不是一般调味料可以造就。连羊角豆都带腐乳味,一豆两味,不必另叫腐乳解馋,开心。 现在去这家是连锁店,对菜色没有要求,天气大热,难得有冷气,只求一顿凉饱。没有要求,自有惊喜,吃到久违的乌鲳鱼。就是大家惯称的黑鲳。 这里的做法是蒜苗豆腐黑鲳:前者兜炒后,淋在煎香的黑鲳上。厨师应该不是潮州人,蒜苗炒后勾浓芡,是大炒师傅的惯技。潮州菜多汤汤水水,除了有些老师傅会把蒸了鱼的鱼汁勾个玻璃薄芡回淋鱼身,一般没有打芡的习惯。广府菜,蒸鱼水是弃而不用的,这点可有分别。 说回黑鲳,这鱼肉实厚,价实惠,是华人的日常家庭菜。多年前刚离乡到首都谋生,回老家一定有干煎黑鲳等着:厚重的鱼身煎得焦黄脆香,铺着团团切得幼细如发菜般的姜丝,躺卧在家乡独有略带焦甜的浓黑酱油上。 配着炊得香软的米饭,就这样吃完一条鱼。同场陪伴的,除了菜脯蛋和白萝卜排骨汤,还有慈母的关爱。饱餐后就不及待的一溜烟出去抽烟喝酒,搞个凌晨后才甘愿回家。那时候,天真的以为这道煎鲳鱼会是天长地久。 [nonvip_content_start] 黑鲳永远就是市井小菜。可能大家嫌肉粗带腥,也卖不到高价,比不上富贵亲戚白鲳和斗鲳。连后期冒起的金鲳也比它出得门面。除了一些家庭式小菜馆和娘惹餐厅,一般中餐馆不会放上菜单,婚宴没看过出这道。想借机和亲家翻脸,来个黑鲳炖冬菇,外加一道炒鱿鱼。只看过槟城的一家中餐馆敢敢要来清蒸,艺高胆大,凭的是够新鲜。 马来餐馆就普遍多了,切段煮酸咖哩,或椰浆masak lemak。配白饭或带粗皮的海南面包,是很窝心的疗愈食单。也有腌了黄姜粉干煎或直接把大堆叁巴埋在鱼上的,想到都口水往肚吞。印度香蕉叶饭也可以加料黑鲳,直接炸个干脆。 东马的快餐店还有黑鲳套餐,配他们独特的sambal kano 。去无聊宴会前电召来打底,可以整夜专心喝酒谈笑风生。快餐选项还有焖牛肉和龙趸鱼肉炒饭,去砂沙别吃干盘辣沙鱼杂啦,西马有的是,吃黑鲳快餐去。
6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胡须佬 | 不得空也要炒饭
旧时家庭主妇炒的,都是吃不完的剩饭,有什么残羹剩菜就一锅熟。当年物质没那么发达,勤和俭,是海外华人迄今不舍不弃的美德。这就是真正的炒饭精神:看到什么炒什么,要诀是食材一定要切丁切粒…… 说到炒饭,当然没完没了。 除了煎蛋,炒饭应该是每个人初次的下厨回忆吧。煮快熟面当然不算,那叫求生技能。 第一次炒饭,除了鸡蛋,就是下很多切丁切粒的冰冻杂豆:玉米、红萝卜、青豌豆。当时两元左右就有一大包。现在的自助餐炒饭,还有这个影子。 母亲炒饭爱下重重的黑酱油,比现在吃的墨鱼汁意粉Tinta de Calamar还乌溜。旧时家庭主妇炒的,都是吃不完的剩饭,有什么残羹剩菜就一锅熟。当年物质没那么发达, 勤和俭,是海外华人迄今不舍不弃的美德。 这就是真正的炒饭精神:看到什么炒什么,要诀是食材一定要切丁切粒。不要为了突出用料丰富,故意把一大块鹅肝或大虾摆在饭面上。那是一种心虚的表现。太阳蛋当然例外。 炒饭,和不会工作但擅拍马屁的废人当老板随从,都是废物利用的最佳环保示范。 说回小时炒饭,由于超市冷冻食品有限,除了杂豆就是一些香肠和汉堡肉之类的,都是炒饭和炒面的标配。当时哪有什么加工食品不健康的概念,反而是时髦。 冷冻食品可能销售度缓慢,总有一股冰箱味,炒后依然若隐若现。曾经想找回旧时的味觉记忆,故意买来冻它两个月才炒,还要配一段披头四下饭,但那味道怎么都回不去了。 现在的炒饭,花样可多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高雄的一家炒饭专卖店,号称99种口味。多都是一些台菜牵强入馔。浮夸的有乌鱼子、黑鲔鱼、鱼翅、鲍鱼;可以接受的是花雕鹅肉、麻油猪肝、墨鱼烟,风格立体得来台味鲜明。 [nonvip_content_start] 蜂蜜蛋糕(你没有看错,不是甜品,是炒饭)和王子面炒饭最搞笑:把蜂蜜蛋糕弄碎盖在炒饭上;王子面就是我们这里的蓝色怪兽妈咪面,炒饭附送一包,自己捣碎后加在炒饭上,两者都有让人啼笑皆非的“这样都可以”感觉。 我国中餐厅炒饭正常多了:蛋白瑶柱带子,鲜干两种带子的变调,只用蛋白来突出瑶柱的辉煌。呼应的是大海虾切粒配虾干,只用蛋黄来上色,和带子瑶柱的前生今世一样,暗含生死恋的缠绵。含蓄而适度用贵些的食材来合理化较高的卖价,但和炒饭搭来和谐不突兀,是厨艺的另一个境界。 仿印度风味的爱下黄姜粉和葡萄干、腰果,在印度,应该没那么炒饭吧。在越南还吃过芒果和香蕉炒饭,水果炒饭没什么新奇,黄梨炒饭大家都吃过吧。 在大马,听说富人的水果叫牛油果,要吃有钱佬炒饭,不必像上期说的那样乱加鲍鱼鱼翅,牛油果炒饭就行了。哦,当然还要三文鱼。
7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胡须佬 | 得空炒饭
网上看过罗叔菜单,大家都说炒饭十八大元贵。其实这种网红店就是给打卡族刷存在感,应该有人点了拍照不吃的吧。这里的零售租金是全国最贵之一,首都一带的小贩中心,乱兜一轮的炒饭要价十块已经很普遍,十八元合理不过…… 上星期看到左邻写炒饭,这么巧昨天经过火红的罗揸叔叔炒饭,那也来凑热闹谈下炒饭吧。 网上看过罗叔菜单,大家都说炒饭十八大元贵。其他小食卖相近似一般商场的快餐,没试过味道,没资格评论。其实这种网红店就是给打卡族刷存在感,应该有人点了拍照不吃的吧。这里的零售租金是全国最贵之一,首都一带的小贩中心,乱兜一轮的炒饭要价十块已经很普遍,十八元合理不过。 暂时没兴趣去试,一来排长龙,二来饮食习惯改变,米饭吃多两口就涨,只为炒饭去一定吃不完。不过,改日没那么多人,试下倒是无妨。炒饭,一般都不错的,没听过有人不吃的吧。 那么,假如要炒出不好吃的炒饭呢? 饭当然最重要:炊到糊成一团的饭,照样下锅,就会有这个效果。不是有偏见,发生在嘛嘛档的几率就比较高。米饭一定要摊冷弄散才好吃。用冷饭或隔夜饭大家都会,不过看过例外的,在传统酒楼厨房见证大师用刚煮好的饭下锅,一样好吃。关键在饭粒煮出来要松散分明,加上大炒厨房用的大铁锅和呼呼风声烈火,成品肯定和家庭式的不一样。 第二就是用米:圆润粘稠的蓬莱米或越光米,一定不行,那比较合适寿司,或卤肉饭。普通超市买的泰国香米最合适。广东丝苗更美,在佛山买过象牙香占回来,纯吃已经可以吞下整碗,连炒也舍不得。 印度长梗的basmati也还可以,不过这米从地下冒出来就是注定要来煮香料饭briyani。最糟糕的是便宜的碎米,很多看不开的杂饭店或食堂老板爱用,一嚼还以为咬碎了自己满口大牙。 另一难吃的关键是配料没有切粒。一般非华人炒饭会有这个毛病,一整条菜连梗下锅;连壳虾、大片牛柳;也吃过连骨的鸡块,差点哽死。享受炒饭的嚼食过程一定要一气呵成,粒粒入魂。像吃韩国生八爪鱼般,牙齿和食物拼搏格斗,最后连假牙也脱掉就没意思了。 [nonvip_content_start] 中餐馆之前风行一道“有钱佬炒饭”,顾名思义,就是以料伤人:蟹肉、瑶柱、火腿丝、大虾粒,少不了的是鲍鱼。炒饭是中餐师傅基本功,一般餐馆不会差到哪里,这么多料,一定好吃。比较反感的是那种标榜私房菜的,还加一片鹅肝或鱼子酱金箔来合理化天价。炒饭的精神本就是经济方便好吃,一刻意就媚俗了。 有钱佬太嚣张,后来衍生了抓鱼佬和大肚婆炒饭。抓鱼佬灵感应该是来自西餐的fisherman’s catch 吧。除了上述的海产配料外,还加了河虾干,再撒炸脆的小银鱼。虾干在东马巴刹可以买到,长条状,其甘鲜非虾米可比。价钱不便宜,一公斤两百多吧。除了炒饭煮粥,泡软后炒砂拉越蕨菜“米灵”,婆罗洲雨林气息马上扑鼻。 大肚婆炒饭最简单,下姜汁,麻油炒,上碟后再加一把炸细姜丝。这不是坐月的食谱吗?产后怎么还会大肚呢?这道菜名应该是大男人想出来的。 自己炒的,喜欢下午餐肉粒和腊肠。腊肠一定要片得蝉翼般薄,不然就破坏整体口感了。有人爱加萝卜粒增加整体爽脆感,个人会用芥兰头切粒代替。马蹄试验过,会出水。炒饭一定要干爽,多一滴水,锅气会莫名消失。潮州因子发作时,加橄榄菜,起锅前灒鱼露。豪情的一人份三粒蛋。蛋清只要两份,突出蛋黄香……不行了,这就炒饭去。
7月前
会员文
更多胡须佬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