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演戏

回望过去在职场的日子,生活过得忙碌但充实,偶尔的忙里偷闲,抬头望天发呆个片刻时,耳边就会飘来一句:“你这么得空……那,我赶紧叫商家出货,傍晚六点多会到货,这批年货很urgent,一定要收货哦!”采购部同事的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头,把我们准时下班的心情浇灭。自此之后,这句话挥之不去,我和收货部的同伴看到采购部同事都避之则吉,就如老鼠看到猫,立刻逃之夭夭! 话说回来,要是这句“你这么得空”是出自老板之口,那就避无可避,可以说是凶多吉少。事关老板的话就是命令,谁敢反抗呀! 后来经过我彻夜难眠,暗地里分析后,“你这么得空”的源头不就是因为看到你无所事事,那就干脆把自己搞成有所事事呗!比如,把文件堆满桌面,屁股别总是黏着椅子,多多走动,给他人看起来十分忙碌的模样。如此一来就会变成“你这么不得空啰”。 除此之外,我还有个额外的回礼——秘密观察其他部门的同事,一旦发现她们有松懈的片刻,就送上这句:“你这么得空……” 哈哈……哈哈,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嘛!心底会心一笑。(以上为不良行为,请勿学习) 之后,“你这么得空”竟然成为公司里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还创建成了大家的口头禅!最滑稽之处是,连外籍员工也知道这句“you are so free…”,于是明明无所事事,当发现到老板或主管出现时,也会瞬间变身为忙碌大侠——从你这么得空,变为你这么不得空! 长期演戏很累啊! 若干年后,我离开了职场,专注照顾家人的起居饮食生活,每天有忙不完的家务事,烧饭做菜、接送孩子上学补习,还得督促孩子的功课。时间如流水般地在指逢间流逝,本想趁着周末时光不用下厨不用载送孩子,偷得浮生半日闲,可是不识趣的公婆却到来小住几个星期,一个不好彩被婆婆逮到坐在沙发上。她的眼神告诉我说“你在偷懒”,然后她就会送上这句:“你这么得空……把那个玻璃窗擦干净……”久违的这句话又再荡漾空气中! 所以……故技重施,我逼不得以又把自己搞成披头散发的忙碌模样。 可是长期下去,这样演戏如造假,很累啊!便想,我何必为了“你这么得空”这五个字如此介怀,如此执著呢?于是我悄悄地提醒脑海的记忆体,请把这句话删除掉吧!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既然管不了他人的嘴脸,倒不如尝试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尝试不闻不问,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话更不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
1月前
(新加坡15日讯)手握4座台湾金钟奖是什么感觉?只身勇闯台湾市场需要多少准备?狮城阿哥李铭顺入行30年了,从青涩懵懂到登上视帝宝座,他努力经营自己的演艺事业,成就了自己,也希望把经验带回新加坡。 《联合早报》2020年与当时入行25年的李铭顺做过专访,当时他是两届“红星大奖”视帝,2014年曾拿下台湾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男主角。 5年过去了,另外3座金钟奖稳稳入袋,他靠的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决心,以及时刻保持专业的坚持。 如今入行30年,李铭顺以“非常充实”来总结,“现在回想,好像刚刚进入这一行,只有过得充实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因为日子过得很快,一年一年地拍戏,一年一年地提升自己,一年一年地再努力。” 30年让李铭顺有哪些感悟和心得?以下通过他在访问中的金句,细细品味。 “我们需要在人生的每一段岁月中填补自己。” 演员这份工作改变了李铭顺,“如果没有入这行的话,我所经历的会很不一样。很庆幸我做到该做的事情;当了演员后,努力经营自己。拿不拿奖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像经营一门生意那样去经营自己。那不是为了赚更多钱,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演员。” 他认为演员须要不断填补自己的不足,“那是需要经年累月,用人生不同阶段去完成的。我一直在填补自己的缺点,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学习,我们需要在人生的每一段岁月中填补自己。” 做好自己机会自会上门 要怎么经营自己?李铭顺认为,首先要把自己经营到有价值,“那样就不用跟人家讨价还价。先做好自己,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还没有开价,人家就要定你了。” 此外演员应该做到每个角色都不让人失望,他说:“我们先不说能做到多好,因为很多时候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但至少让人家放心地把角色交给你。你对自己有要求,才会把东西做得更细,否则久而久之会变成混日子,不行,我绝对不行。” 演员的工作也包括观察环境和人,所以李铭顺很喜欢观察,“这是我们的工作,我有空也会去刷视频、看电视或杂志。演员在生活的同时也在工作,然后把所观察的运用在演戏上。当你不断地仔细观察、吸收,剧本来到你面前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得很透 ,摸得很深。” “如果把得奖当作目标,可能会动摇你的表演和创作,因为你会演得很用力。” 4座金钟奖对李铭顺来说是动力,但他向来把奖项看得很淡,只会当作奖励,之后继续投入工作。 他说:“当然拿到金钟奖是很开心的事,因为它是一种成就,意味着我出去发展之后,被其他地方的观众所接受。但我的目标不是拿奖。如果把得奖当作目标,可能会动摇你的表演和创作,因为你会演得很用力。若是以引起观众共鸣为重点,你才会对剧本有更准确的判断。” 除了奖项,他的满足感还来自于角色的成功,“无论是什么样的角色我都做足功课,让大家有共鸣。当大家都说‘我好喜欢你那个角色’,对演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成就。” 做足准备才往外发展 回顾李铭顺的4部得奖作品,2014年《亲爱的我爱上别人了》是他第一部台湾剧,那年他40岁刚到台湾发展,恰好市场处于偶像剧辉煌时期的尾端,开始有更多以中年角色为主的戏剧,《亲爱的》就是属于这一类,而他幸运地碰上这个时机。 回想第一次在台湾拍戏的心情,李铭顺说有重新开始的感觉,“当时的我已经有二十几年没去台湾,所以是全新的感受。但我没有太大压力,因为我是做好准备才出去闯的,不是贸贸然过去。我没特地做什么改变,在新加坡怎么呈现自己,到了台湾就怎么做,我不会到了一个地方就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在拍摄的准备等各方面也是一样。” 他唯一担心的是收入不太稳定,“刚刚到台湾时,我有好几个月没有戏拍,主要是见导演,排练一些本来要拍的戏。我就抱着去认识新环境和新市场的心态,虽然都是华人,但还是会有一些文化差异,我必须去了解和观察当地的人文、生活和讲话习惯。我适应得挺好的,只是那个时候刚好老婆怀孕生小孩,让我很想家。” 2021年《做工的人》获得很大回响,李铭顺相隔七年再夺第二座金钟奖,让他很有满足感。“我没想到会有机会演出这样的草根角色,我期待很久了,所以接到这个角色时,心情是兴奋的,也很快答应。虽然要学台语,但我觉得很好玩。” 之后,他分别凭2022年《逆局》(最佳男配角)和2024年《八尺门的辩护人》得奖。拿奖拿得更频密,李铭顺觉得是因为在台湾的戏路被打开了,“可能我演了《做工的人》之后,让外地制作人看到我有更多可能性,所以陆续有很不一样的角色来找我。” 到海外拍戏不怕被排挤 到海外拍戏感觉是到了别人的地盘,但李铭顺从不担心被认为是去抢饭碗,或者被排挤。 “好的作品需要足够的演员去撑起来,演员不够多,戏剧就无法扩展出更多种类。只要你做好自己的工作,呈现的表演是有保证的,到哪里都会受欢迎。竞争是一定会有的,但我把它当成是良性的切磋,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能熬出头,是很开心的事。” 竞争会让演员更强吗?李铭顺说:“在竞争大的市场,你不能只想着要搏出位,而是应该想‘我一定要做到最好,让大家可以放心地把角色交给我’,那才是正确的态度。” 他坚信不断调整、做好自己最重要,“到哪里拍戏都是一样的,须要不断地调整,去符合当地需求,同时不断地学习。” “我觉得新加坡演员太少了,少到有时候你写出剧本,却想不到有谁可以演。” 李铭顺到外头走了一圈,对电视圈的生态看得更透彻,直言新加坡演员太少,有时写出剧本却想不到可以让谁演,“其实很多市场是演员多过剧本,所以竞争那么强。我们电视台的戏剧产量算高的,所以演员重复性高。” 他也点出演艺圈的现实面,“可能大家都一样努力,但偏偏就是某个人好用,可能是因为他的外形,可能是他的可塑性高。但那也是要经营的,我从来不说‘你好幸运’,因为一个人能够出位都是有理由的,如果你还没出位,那就是时机还没到,继续耕耘,总有一天会轮到你。” 专业工作应由专人来做 外地演员的优势是语言,狮城演员在这方面则须要多下功夫,李铭顺说:“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主要语言是华语,所以他们是用自己的生活语言去表演。我们虽然也是华人,但在新加坡说华语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新演员会稍微吃力,他们必须去学华语,把它转换成新的生活语言,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台词是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李铭顺认为新加坡的华语戏剧市场,须要不断创造说华语的环境,“这比怎么开始创作剧本重要,这是我们须要坚持,以及不断提醒自己的。” 此外,他认为新加坡戏剧需要多一点创意,更前卫,同时要更专业,“当然,新加坡的成本很高,这会影响到制作的规模,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做到专业的工作由专业的人来做。我们可以缩减员工,但是不能缩得太小,一个画面其实包括很多细节,不同部门做不同的事,画面有哪一个部分不够好,就由相关的人负责,这就叫专业。” 演员也有演员的责任,李铭顺说:“没有做功课会影响拍摄进度,迟到的话会拖延大家的时间,这些都是不专业的。包括导演、摄影师、灯光师等都要专业地去完成自己的本分。” “我们不要去学韩国人演戏,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 李铭顺觉得新加坡戏剧要有自己的独特味道,“虽然韩国的戏剧非常受欢迎,但我们不要去学韩国人演戏,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 让他遗憾的是,新加坡是个大城市,却没有很多以此为背景的戏剧,“比如关于商界的勾心斗角,还有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住在组屋区,其实组屋区里有很多很棒的故事,这方面我们要赶紧追上人家。” 尽管在外地发展有好成绩,但李铭顺始终没有忘记新加坡市场,也希望把从外地所学的,带回来新加坡。 “我还是喜欢回来拍戏,想和这里的演员一起创造好的作品。但我希望看到有创意的剧本,让所有人知道我们真的是很用心地做。” 暂时没计划转向幕后 演了30年,李铭顺打算慢下脚步,或转向幕后吗?他目标明确地说:“我会继续做现在做的事,很多人问我要不要当导演或转幕后,但我暂时不想。因为我还很投入在表演上,还没演够呢。我不想停下来,因为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能性。” 他坦言没有一定要圆的导演梦或电影梦,“我是比较实际的,有好的剧本我才动,否则我宁愿不去想。” 李铭顺近期主持的《阿顺有煮意》获得好口碑,还让他拿下红星大奖“最佳综艺/资讯节目主持人奖”,但主持并非他的主战场,“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才接,毕竟我比较喜欢演戏,喜欢在摄影机面前表演的自在感。主持不会成为我的主业,随缘吧。” 他对拍电影也抱持同样心态,“其实有电影来找我,但如果我觉得不适合就不会接。最近几年找上门的戏剧都比较特别,所以我选择了它们,但我不偏向电视或电影,两者都须兼顾。” 对于拓展华语以外的市场,李铭顺没有太大野心,“我暂时没有想去其他地方发展,因为华语市场已经让我够忙够充实了,我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受华文教育,想先把这一块做好。而且华人演华人的角色是最适合的,你才可以去钻研,做得更深入一点。”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新加坡4日讯)狮城艺人陈罗密欧近日找来爸爸录制视频,不仅畅谈儿时顽皮趣事,陈爸爸更首次揭秘“陈罗密欧”名字由来! 陈罗密欧近日录制“关于我的五件你不知道的事”视频,他邀请陈爸爸当特别嘉宾,不仅回到儿时居住地,还在拜访“家庭医生”时被对方直言他以前“胖一点,现在帅多了”。 他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透露人生中最胖是在中三,达92公斤,“那时被要求去TAF Club,但我是在中四后才开始减肥。” 陈爸爸还揭秘为何为他取名“陈罗密欧”。陈爸爸说,是先为他取英文名字“Romeo Tan”,原以为“Romeo”华文译名是两个字,后来才发现是3个字“罗密欧”,加上姓氏就变成4个字了,过后想改正已很难,就一直沿用至今。 陈罗密欧还大爆童年趣事,坦言从前与弟弟很喜欢水上活动,却一直没法到水上乐园游玩,于是他告诉弟弟,不如将家里当成水上乐园。 “我们两个就去厕所,一人拿了一整桶满满的水,再将它们倒在客厅地上,和弟弟从一个角落滑到另一个角落,这样来回几次,直到爸妈放工回来,看到淹水的客厅后大喊,我们也立即躲进房间。” 陈罗密欧笑言,他与弟弟最后被父母打了,还要将客厅清理干净,至少花了一个小时多。 爸爸曾是德士司机 每天亲自载送 陈罗密欧也提及陈爸爸从前是德士司机,因为他希望有一辆车,可以载着一家人出门吃喝玩乐,甚至他上学、放学乃至工作,陈爸爸也会抽出时间亲自载送,让他非常感动。 陈罗密欧还自爆从小热爱演戏,一度想参加儿童演艺训练班,但妈妈会用各种理由搪塞拒绝,当被询及父母中谁比较反对他进入娱乐圈,陈罗密欧坦言感觉上妈妈比较有意见。 “因为以前大家都比较容易被周围人影响,尤其是等孩子放学时,有些母亲爱比较孩子的成绩,所以妈妈可能也希望我成绩好,能有一份好职业如医生、律师、教师等。” 陈罗密欧本月1日刚在卡拉OK举办粉丝聚会,答谢“The Juliet Club”在《红星大奖2024》的支持,他分享,粉丝们中最久的已追随他足足14年。
7月前
2年前
2年前
(新加坡14日讯)对演戏充满高度热忱,狮城演技派男星柯文炳参与《天马行空》为杨紫琼“接生”当妇产科医生,他笑说:即使只当活布景,我也乐于尝试! 狮城名导演邱金海说起最难忘的演员,曾点名柯文炳(Koh Boon Pin),柯文炳参与他操刀的《面薄仔》演出,演技极富爆发力,邱导忆述,两人拍摄期间,还在无数夜里边喝酒边创作角色。 柯文炳是狮城出色的舞台剧、电影演员,也曾在《海峡时报》当了10年记者。但可能不太多人知道,他这几年一直在洛杉矶当演员,而且参与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天马行空》的演出! 在片中,他饰演妇产科医生,与巨星杨紫琼有对手戏。 《天》在昨天圆满举行的第9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勇夺7大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当中华裔女星杨紫琼更一跃成为近百年来首个在奥斯卡殿堂上夺魁的华裔女星。 参与演出的柯文炳登时成了“奥斯卡电影”的一员,他笑说:“我非常高兴能参与这部缔造多项辉煌纪录的奥斯卡影片。” 会讲广东话 抢到台词 记者今早联系人在洛杉矶的他,文炳人很谦和,他受访告诉《新明日报》:“2017年夏天开始,我已一直在洛杉矶当演员,因为儿子长大了,我决定去好莱坞闯一闯,也因为非常喜欢在片场工作,有时我会选择成为背景演员,即使没有台词,纯粹是为了参与拍摄,也观摩演员演出、碰触电影的幕后花絮。” 文炳认为好莱坞演艺圈发展长远,他也获得不错的演出机会,在《天马行空》中,他则自谦是“背景演员”,原本无台词。 “当我们3个背景演员被带去拍摄一个场景时,发现杨紫琼正在拍摄分娩场面,剧组问我们3人谁会讲广东话,我举手,所以,我在拍摄现场就成了有台词的演员。” 抱着摄影机 接生戏靠想象 记者问他,当妇产科医生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他幽默说:“我得接生杨紫琼的‘宝贝’,将她的女儿拉出来,拍摄时,女儿实际上是摄像机!”也难为了文炳,在摄影机面前得努力想象如何为杨紫琼“接生”。 问起对杨紫琼的印象,文炳表示:“她拍生孩子的戏时素颜出镜,还是那么漂亮!” 对于《天》获奖,文炳分析:“这部电影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向电影制作致敬,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一部以多维度方式讲述感情的电影,感情不分种族和信仰,所以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文炳认为,杨紫琼得奖与幕后工作人员完美的结合、火花的碰撞不无关系,他赞叹导演深具远见。 问起会否回新接拍戏剧,文炳坦承本来有,但因为档期冲突,未能接下项目。 《天》放映至今 票房逾130万 《天马行空》自去年放映至今年,票房逾130万! 这部为华裔明星创下历史性纪录的《天》片打从去年3月24日开始放映,直至7月27日;之后,又从8月4日至11月23日重映,自奥斯卡入围名单出炉,新加坡mm2再次于今年2月23日重映,放映期断断续续长达249天,至今吸金130万,堪称“长命”奥斯卡电影。
2年前
3年前
(新加坡5日讯)有读者透过《联合早报》娱乐热线留言询问新加坡资深演员李文海的近况,记者将读者的留言念给李文海听后,他相当惊讶,未料还有“询问度”,并在访问中多次指自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 李文海今年的作品包括医疗剧《你也可以是天使4》,在剧中与年轻演员张哲通扮演爷孙,他目前已入组另一部新剧。 李文海在上世纪80年代加入演员训练班,由此开启演艺事业;如今64岁的他钟意岁月静好,淡泊名利,已视演艺工作为玩票性质,打打散工。 他说:“人要继续做事,脑要给它灵活。我已经是花甲之年,继续拍戏,可以读剧本、背剧本,这个有助于脑部。” 不喜欢算计别人手上的牌 一些乐龄人士会透过打麻将或下棋让脑筋灵活,但李文海不擅长这两项活动,也不喜欢。 “下棋要有博弈心态,要理解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对方走的步伐是你所猜想的,你会有一种满足感。这就是博弈,我不太喜欢算计。打麻将要算计三方,我也不喜欢。” 为了“练脑”而拍戏的他,不抗拒接演任何角色,“看因缘走,一部戏需要长辈人物,比如父亲或单亲父亲,那我们这年龄层的演员有陈澍城、朱厚任、刘谦益,他们是局内的(新传媒艺人),优先是他们,如他们非常忙碌,以此类推会找到我。” 除了拍戏,他在一家教育机构教授中文课程,对于“李老师”的称呼,他打趣说:“不敢当,我怕误人子弟!” 工作之外,他鲜少四处逛,主要在住家和姐姐家一带走动。 “姐姐家那一区的人看我看到不想看了,而且我穿得邋里邋遢,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我本来就平庸,会买马票买多多,就是生活。” 李文海也告诉记者,他是一个路痴,如果须要拍外景戏,他会提前几天驾车探路,确保路程顺利不迟到,如果3个月没走这条路,他就忘了。路一走错,他就满头大汗,不认得路。 他已4年左右没开车了,觉得开车是件麻烦事,也不喜欢拍驾车的戏,“我在《天使4》演爷爷,不用驾车,哲通驾,喜欢开车的人就不厌其烦。” 喜欢看陆剧 力赞韩剧台词 李文海平时喜欢看中国剧,他认为在观看过程中可一举两得。 “可以学华语,演员、配音员的声音很好。还有看剧情,中国剧一日千里,他们的场景,已经远远超越很多国家。” 至于韩剧,他喜欢当中的对白,“非常生动,有时候会让你发笑,比如‘不要在平静的湖水射机关枪’,还有‘我就叫你不要再隐瞒了’后,另一人回敬‘但我要知道才可以隐瞒’,竟然想到这种台词,一般上我们很少这样讲话,但在戏里这些话却是一针见血‘飘’出来,非常好,韩剧的编剧和翻译员的功力挺高的。” 没有养生之道 访问当天,记者与李文海约在报馆附近的地铁站外碰头。他的眼力超强,在红绿灯的另一端看到记者时,在绿灯倒数9秒时,健步如飞过完马路,让记者一惊,自叹不如。 问起养生之道,李文海说:“我哪有养生之道,如果有,我不会落得这副田地,人老了,什么问题都来了。” 他喜欢跑步,但因膝盖问题已许久未跑,眼睛也出问题,透露在大年初九惊觉右眼几乎看不见,经医生诊断后是眼中风。 “医生交代我要时时刻刻戴眼镜,得往眼球打针,打了3次后再做检查……所以,我哪里有养生之道?” 在1990年代,李文海曾因严重的偏头痛而推掉不少戏,打从当时,已会抵挡口腹之欲,如戒吃榴梿。 “非常好吃,但我一点也不留恋,因为吃了下去后会燥热,我何苦咧?即便多好吃,我也可以放弃。”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