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正餐
狮城二三事
工作忙到没时间吃饭 狮城上班族以零食代替正餐
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都越来越快,让越来越多人在上班时选择用零食或点心代替正餐。
2月前
狮城二三事
星云
厨房做不出来的另类佳肴/罗秀楹(吉隆坡)
正餐当前,我向来有点厌食。吃不饱的状态最佳,一旦饱了便难受,甚至莫名烦躁,反而喜欢在正餐之间预留空间和时间吃吃零食。 有一天,吃罢菜肉双全的午饭后泡咖啡被家人撞见,家人关切地问:“啊?你喝茶哦?绿豆汤不要啊?”事关老人家大清早煲好一锅不加糖的绿豆汤。我知道它的存在,但绿豆汤被我归类为“正餐”的一伙。纯为养生或充饥的,一律是正餐。我是这么想的。 这边厢喝完咖啡,婉拒了绿豆汤的食欲却想去打开一包虾条开吃。没错,有空间给虾条,没空间给绿豆汤。那一刻突然想不通为何会有这样的习惯。若只是嘴馋,何不馋一顿美味的正餐或有益健康的汤品?而我,却宁愿把原本可以让正餐填满的胃口保留一些给零食。 小时候由奶奶带大,家里虽不至于穷到没钱吃肉的地步,但家常菜很常出现咸蛋、咸鱼、炸江鱼仔。吃得津津有味的我,当时并不觉得苦,但回想起来,想必经济条件的限制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兴许是因为婆婆身为客家人“吃在客家,咸是一绝”的饮食习惯。 稍微长大一些,餐桌开始出现奶奶亲手做的鱼丸。一条马鲛鱼躺平,奶奶一手按住鱼头,一手持不锈钢匙羹,三两下就把鱼身上白里透红的鲜肉给刮个利落,剩下完整鱼骨一副。当时年幼不懂珍惜,每回奶奶大展身手,我只顾蹲在对面看表演,直到她离世我都没学到这门绝活。那些年木屋天井旁餐桌上热腾腾的自制鱼丸菜汤,如今也随着老人的离世徒留缅怀。 婆婆和大部分新村人一样,屋外用铁丝网和木头筑起笼子养鸡鸭。每逢过年过节子孙回来,便是鸡鸭命丧刀下之日,因为婆婆定必各选一只献为“团圆祭”。当堂表们围在餐桌垂涎白斩鸡和姜母鸭,我却在那哭得肝肠寸断。童年家中无玩伴,除了猫之外,便是日日与这些家禽相伴。于我而言,鸡鸭是朋友。家里有鸡鸭吃,便意味着我有朋友死了,小小心灵怎能不悲恸?然而对大人来说,它们只不过是食物。 零食必须慢慢独享 节庆过去,亲戚离去,我们家餐桌便又回到咸鱼、咸蛋、炸江鱼仔的日常。再后来,记得还开始常出现很便宜的甘望鱼。猪肉呢?除了汆烫过的粉嫩猪肝片,无论怎么样都刷不出个印象来,想不起有过什么猪肉料理。还有,经常被逼着喝的猪心药材汤。小时候心脏有事,长辈对“以形补形”深信不疑。然而,当时只觉得那是承载大人满满期望的药膳,大人一番苦心不得辜负。他人为我好,我为他人吃,谈不上享受。 也许因为日常正餐单调沉闷,缺少精致的口感和风味,于是一毛五分钱就能买到的各种零嘴便成了寡淡年日里的趣味。虾条、玉米条、脆皮花生豆、芝士圈、榴梿味玉米果、鱿鱼干、沙爹串……都是厨房做不出来的另类“佳肴”。长大后,每当心情郁闷,只需几口零食便能带来片刻慰藉。但这又必须独享,不能和别人一起吃。只有在自己一个人慢慢吃,不必说话应酬任何人,将零食的各种滋味含在舌头上细尝的时光,才会有一种自在的愉悦。 步入中年,健康意识有所提升,零食须节制,因此我和零食之间的距离也渐行渐远。吃虾条不再一整包捧在手里用一集电视剧的时间消灭干净,而是像喂猫一样取出半个拳头分量置于小碗中,吃完便不再添。吃脆皮花生豆犹如吃药,每次只吃几粒,稍稍解了馋就满足,开心期待隔天的“剂量”。至于最爱的又腥又臭又辣又咸的鱿鱼干,如今更是敬而远之了。走过几十年人生,岂能不明白有些东西“浅尝即止”才是智慧?物稀则为贵,屡见则不鲜,若不想把一颗心搞得越来越难被满足,凡事有节制方为明智之举呢。
2月前
星云
更多正餐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