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椰子

(哥打丁宜22日讯)短短3年内“生椰拿铁”在中国卖出7亿杯,销售额突破人民币百亿元,而这场“生椰”狂潮不仅席卷中国,也在马来西亚掀起了弃“棕”转“椰”的风潮。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主力不断年轻化的趋势,精品咖啡迅速崛起,加上椰子本身味道鲜甜,脂肪含量低,令中国对椰子的需求大涨。 马来西亚种植的香椰也“敲开”了中国市场大门,椰子水和椰肉透过加工速冻技术冲出国门,逐步为椰子产业奠定辉煌的新里程碑。 看到中国市场庞大的“椰需求”,国内已有不少油棕种植业上市公司陆续改种椰子,强化“产椰链”抢占市场份额,盼能做到“点椰成金”的效果。 中国每年进口25亿个椰子仍然供不应求,目前承包本地2000英亩椰子园的陈维健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透露,中国适合种植椰子的地区和土地面积有限,海南岛的椰子产量约2.5亿个,占自给率10%。 他说,在巨大的需求缺口下,中国的椰子进口量持续增加,有90%的椰子需依靠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进口,加上现代人讲究健康,纯天然椰水无添加糖分,深受消费者欢迎,椰子需求量一直在持续上扬。 “椰子的需求从冠病疫情开始持续增加,后来中国市场推出各种椰子饮料,相信椰子热潮暂时不会消退。” 他形容,椰子一身是宝,附加价值比油棕优秀一两倍,而且椰子充满了创造商业价值的爆发力,近年吸引我国不少财团,还有大大小小的园主纷纷加入种植椰子的行列。 一名园丘经理张金柳就向记者证实,他所服务的公司耗时两年的时间筹划椰子种植,并把居銮的1000英亩油棕树推倒,改种椰子树,预计今年6月完成最后的种植工作。 陈维健指出,近年棕油因环保问题遭欧美国家抵制,曾一度被视为黄金果的油棕鲜果价格节节下滑,每公吨一度降价至200令吉左右,令不少园主捶心肝。 他举例,每公吨油棕的收购价约800至900令吉,有时降至600令吉,七除八扣工资、肥料、运输等开销后,其实所剩无几。 “反观,每一英亩椰子园可收割800至1000个椰子,目前树上收购价为每个1令吉40仙至1令吉60仙,换句话,每英亩可赚取超过1000令吉的收入。” 他指出,椰子与油棕树远看相似,但椰子讲求更高的种植技术含量。 “每一英亩可种植100棵,椰树之间的距离相隔20呎,每4个月施肥一次,比起油棕种植成本较高,而且椰子成长期缓慢,在平地种植需等4至5年才结椰子有收成。” 此外,他说椰子属于季节性的植物,产量高峰期落在9月至2月,主要是因为这段期间水分充足;而4至6月因为天气炎热,导致产量减少一半。 农业部列椰子为四大工业产品之一,但陈维健认为我国的椰子种植与椰子加工下游工业并未见受到当局重视,如油棕、黄梨及橡胶般设立特别部门。 他形容,这场鸿“椰”(业)远图只交由农民独自闯荡和探索。 他分享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对椰子的追求,一定是新鲜嫰椰,以他的公司为例,公司每天至少要处理1万5000至2万个嫰椰,包括从削皮、切边(钻石型、菱形等)、打磨、清洗、打洞(视订单而定)、包装到冷藏。 “嫰椰取出椰子水后,果肉和椰子水在零添加的情况下透过速冻技术,出口到中国的广州与上海市场。而从在大马加工全程速冻运输到广州零售市场,预计耗时10天,品质接近新鲜开的嫰椰。” 他披露,在骨痛热症和冠病病例攀升时期,嫰椰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但行动管控令一度造成路边摊生意停摆,他最终逼不得已放弃分销给路边摊,把嫰椰集中火力供给加工业。 他表示,在商业竞争的残酷环境中适者生存,他在传统买卖嫩椰或老椰和投入椰子加工产业之间必须做出取舍,否则企业会被发展洪流淘汰。 他也补充,椰子被冠上“天然的电解质饮料”,饮用椰子水可以迅速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润状态,进一步推动了椰子的需求。 随着中国国内各项体育赛事日益发展,他希望大马制作和研发的椰子运动饮料,有机会在赛事亮相争取曝光率。 他形容,椰子全身是宝,嫩椰除了椰肉和椰子水可进行加工,椰花苞可制作椰花酒,老椰则可转化成椰浆、椰丝肥料、椰壳活性碳、椰粉、椰壳丝床褥及提炼成不同类型的椰子油,或萃取成初榨椰子油(VCO)等,充满各种商业价值和用处。 陈维健的父亲陈锡展于1987年从霹雳峇眼色海南下柔佛定居,当时家徒四壁,妻子罗初妹决心陪他白手起家,如今公司已交儿子管理,经过3人共同打拼37年,如今公司在椰子业界可说小有名气。 陈锡展坦言,从前他每天清晨时分到椰子园搬运老椰,驾着小罗里载到各区巴刹,供应给摊贩刨椰丝及挤椰浆。 “而妻子不仅帮忙接单和负责记录账目等工作,还要照顾家中4名子女,是幕后最大的功臣。” 他说,90年代路边摊开始蓬勃发展,人们喜欢上清凉解渴的嫰椰子水,而在当时也因橡胶价格低迷,园主大量改种利润较高的油棕树,全身心转战油棕业。 “我醉心椰子种植,因此选择坚守椰子产业。” 他就这么每天载送1000个嫰椰到路边摊分销,同时把嫰椰出口到新加坡市场,巅峰时期更需兼顾500英亩的椰子园种植,凭着自己的坚持和劳力赚来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说,2007年儿子接管生意后,透过椰子加工来赋予原始农产品新的价值,如今公司在柔佛州承包2000英亩椰子园收割椰子,旗下也有70英亩的椰子园,每个月的椰子产量可达6万个。 他也披露,早期种植的马瓦椰(MAWA)品种已慢慢绝迹,目前椰子园主要是种植班兰香椰(Kelapa Pandan,俗称“泰国香椰”)、马达椰(MATAG)、大马黄矮椰(Malayan Yellow Dwarf,简称MYD)以及红矮椰(Malayan Red Dwarf,简称MRD)。 员工用保鲜膜包裹椰子,完成新鲜嫰椰加工。(陆家明摄) 清洗经过“磨皮”的椰子,进入分类工序。(陆家明摄) 剥净椰子表皮后,来到“磨皮”工序。(陆家明摄)  尽管砸资投入机器化,可惜效率方面取代不了手工作业,加工厂仍保留椰子手工削皮和切边。(陆家明摄) 椰子加工厂有完整的作业流水线,员工为不同种类的嫰椰进行削皮和切边工序。(陆家明摄) 罗里载送嫰椰到加工厂。(陆家明摄) 老椰剥皮去壳后,椰子果会送往椰浆厂,椰壳则放入切碎机,变成椰壳纤维。(陆家明摄)
1月前
3月前
3月前
(马六甲13日讯)进入穆斯林斋戒月,加上天气持续炎热,榴梿销量略微下降,惟本次收成季节即将结束,要品尝榴梿者得手快,否则就得等6月份榴梿收成了。 由于穆斯林开斋后需要补充糖分和能量,造就了能够消暑解热的椰子、芒果和西瓜销量大增,但同时大幅度减少吃榴梿。 吃美味扎实榴梿别错过 《古城》社区报走访榴梿摊位得悉,榴梿收成是从新年前的年廿七就开始,属于较短的小季节,目前产量已越来越少,价格也比较贵一些,属于货少价高的常态。 业者纷纷表示,天气炎热使榴梿果实美味又扎实,素质不错,爱吃榴梿者不会错过,特别是华裔顾客,他们对品质也有较高要求。 张振栋:“猫山王”依然是最爱 敦霹雳路自家园生菓贸易业者张振栋接受《古城》社区报访问时表示,这次主要是“猫山王”和“101”的季节,前者收成期只有三周,目前差不多要结束了,“101”则再多一星期就结束。 “由于天气炎热,果量虽多但收成不平均,譬如东边和西边地区收成不一样,才拉长了收成时长,而且高山果树收成胜于平地,因为后者受到高温影响。“ 他说,新年期间的“猫山王”价格可达到1公斤120令吉,目前大约80令吉,价格也会随地区而异,仍属于高价的状态,惟随着斋戒月到来销量减少,价格预计会慢慢下降。 他指出,目前市场最受欢迎的还是“猫山王”,A果主要供应中国市场,其他类型则供应新加坡和本地市场。 “猫山王的栽种方法比较讲究及困难,水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今越来越多人种‘黑刺’,价格往年都比猫山王高10至20%,今年则不相上下。” 他认为,每个地方的顾客群不同,市区摊位以华裔顾客为主,当中又属游客的消费能力比较高;至于普通榴梿、消暑水果和高糖分水果则以马来市场为主,符合他们开斋需求。 张振栋说,全马各地榴梿今年将在6至8月收成,这是非常特别的情况,譬如彭亨州榴梿本在11月至2月收成,但这次没有收成,反之与马六甲榴梿一样开始开花,因此预计7或8月将会有高产量的榴梿。 “如果届时销量不够多,价格就会降低,消费者到时可选购便宜榴梿品尝。” 郑海德:品质差再便宜也不受欢迎 玛琳榴梿业者郑海德表示,一向以平民化价格售卖“猫山王”、“D2”、“D24”和“101”榴梿顾客以华裔、熟客及网卖为主,主打薄利多销,其中“猫山王”很受欢迎,往往供不应求。 他说,这次取货的榴梿收成周期大约5个星期,目前还是有货源,惟“猫山王”总是很快被买完。 他指出,虽然天气非常炎热,但不影响顾客买榴梿的踊跃程度,而他本身没有穆斯林顾客,所以销量不受斋戒月影响。 “随着收成进入尾声,榴梿的外型和果实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想吃榴梿的就要快。如果最后没那么好吃了,再便宜也不受欢迎。” 他举例,现在的“D2”果实软糯湿润味道有甜有苦,还带有一点“酒味”,价格也大众化,很受顾客欢迎。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 方言 客人来问我:“柔佛地名Jemaluang译为任罗宏,而Kluang译为居銮。请问:同是一 luang,或译为‘罗宏’,或译为‘銮’,是何道理?”我答:“任罗宏(别名三板头)是广府人所译:yam-lo-uang。‘罗宏’二字,粤音lo-uang。潮州人先到居銮,‘銮’字潮音luang;‘居’字,潮州澄海人念作kǝ音,是马来语蝙蝠keluang的ke精准无比的译音。”客人听了,一边思索,一边剥花生吃,不以为非。 客人呷了口茶,又问:“俗语‘为人做嫁衣’,你家方言怎么说?”我说:“我们家只说‘敲橄榄让人捡(敲橄榄予侬抾)’。”客人不解,我解释道:“泉州盛产橄榄。橄榄树长得高,甲爬梯子上树,用长竿敲落果实,乙在树下拾取果实跑了,不劳而获。”客人点头道:“方言俗语确实反映一方风土民情,不应听任失传。” 过了几天,客人又来考我:“俗语‘八字还没一撇’,你家方言怎么说?”我说:“我们家才不这么说呢!我们说‘壹字还没一划’。”客人说:“这是什么话!‘一’字不就只有那么一划么?”我写给客人看:“是此‘壹’,非彼‘一’也。”客人一看,哑然失笑。 ● 榴梿 假如您没有尝过老南洋家传的榴梿粿,只是生吃过榴梿的果肉,您就无法完整体味南洋人对果中之王榴梿的那种欲舍还留的留连之意。 马来语durian,南洋华人译为“榴连(梿)”已有百年历史。近来,由于跟进大陆中文,该果名经过人为“规范”,“改正”成“官方”版的“榴莲”了。 马来语duri是棘刺,durian是多刺者的意思,因果皮带刺,故名。先辈将之音译作双声词“留连”,继而为标明其属性而加上部首,成为“榴梿”。这同宝石译名“瑠璃”类似,双声之余,注重部首一致,使人一望即知为一译音整体,不至于拆开两个字来分析意义。“榴莲”则不然,两字部首排列不一致,不曾见过这种热带水果的人,首先联想到的概念是榴花和莲花的合并。可能还有人联想到手榴弹,那倒也有些形似。 既然是音译,作“莲”或“梿”字,本来也无所谓对错吧?比如椰子树的“椰”字,现在的规范写法是“椰”,似乎没有异议。其实,该名也曾经过“𦳃”/“椰”混用的发展历程。 唐朝武则天时代的义净法师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叙裸人国海岸上“但见𦳃子树槟榔林森然可爱”一段文字中,就用了艸头的“𦳃”字。同样是武则天时代的实叉难陀法师,他翻译的《华严经》中则作“椰子树”,经文说: 如海岛中生椰子树,根茎枝叶及以华果,一切众生恒取受用,无时暂歇。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始从发起悲愿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时利益一切世间,无有间歇。 由此可见,在女帝武则天的时代,艸头𦳃子和木旁椰子并行,与今天“榴梿”/“榴莲”的情况相仿。 然而时至今日,还会有谁记得艸头𦳃子呢?它早已被历史淘汰啦。 或许您认为,只要部首一致就行,那干脆规范作“蒥莲”吧? 孩子,别傻了!没用的。相信我:任尔花样百出,管他人事变迁,到头来,兜兜转转,留连不去的,一准是本地风光的现成“榴梿”! ● 红毛榴梿 在我们这个世界,不论吃什么,都要适量。榴梿性热,不宜多食。红毛榴梿虽是番荔枝的近亲,但番荔枝性温,而红毛榴梿性寒,所以吃红毛榴梿,也不宜过量的。红毛榴梿就是马来语所谓的durian belanda,意思是荷兰榴梿。红毛是指荷兰。 马来人有句成语“如荷兰人求地”(seperti Belanda minta tanah),是比喻得寸进尺的意思。清朝人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纪录了一则〈红毛毡〉的故事: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贸易。边帅见其众,不听登岸。红毛人固请:“但赐一毡之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仅容二人;扯之,容四五人;且扯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故事中的红毛人就是荷兰人。他们从开始的要求一毡之地,到后来的掠夺数里之地,不正是马来成语的生动注脚么? ● 红夷大礮 红毛既指荷兰人,或许您猜测明朝“红夷大炮”一名中的红夷也是荷兰人。对不? 对不起,您猜错了! 红夷是佛郎机人。“佛郎机”是16世纪波斯王朝对葡萄牙人的称谓,该名称经印度胡茶辣(Gujarat)客商转手,传入伊斯兰商港马六甲,变成马来语的Peringgi,仍指葡萄牙人。印度的德禄固语作p(h)iraṅgi,表示大炮的意思;淡米尔语作piraṅki,指枪炮,也就是洋枪洋炮的意思。至此,“红夷大炮”一称的来历,昭然若揭。这是一般彼此抄袭的书籍所无法告知您的历史事实。 葡萄牙人将天主教传入马六甲。马来穆斯林跟随阿拉伯人的习惯,称耶教徒为Nasrani,字面上是“拿撒勒人”的意思,因为耶稣是以色列拿撒勒(Nazareth)人的缘故。马来语常将Nasrani简化作Serani,如将基督徒受洗之水称为air Serani。马来语更将葡裔和葡萄牙混血儿称为Serani。有趣的是,教堂钟楼的钟,马来语称之loceng,却是从闽南语“楼钟”借过去的。 ● 十千百千问 记得念小学时,常唱〈每事问〉: 那时,有一位粤籍的何姓老师,讲课时用语异常简截,极富个人特色,更有一句口头禅:“懂么?”倘若学生们没有反应,何先生会加上一句:“不懂,要问!”若有学生回答“不懂”,何先生会重新加以解释。有时候,学生们回答:“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呢?呵呵,那表示学生们连自己究竟懂不懂也不知道! 近年来,有朋自远方来,接二连三,发现大马华人有时候把“一万”说成“十千”,把“十万”说成“一百千”。远朋闻所未闻,当下断言大马华语这种“十千”“百千”的说法并非正宗的中文,毫无疑问,完全是受了英文甚至马来文影响的结果云云。 啊,亲爱的朋友,切勿数典忘祖,大惊小怪!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来龙去脉,您做过调研么?南洋华人以方言自称“唐人”,我们就专引唐朝史料吧。《旧唐书·唐宪宗本纪》云:“国家旧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三十千。”《旧唐书·黄巢传》云:“谷食腾踊,米斗三十千。”《旧唐书·杜佑传》云:“赐绢五百匹,钱五百千。”这几句文字应该不算难懂吧?敢问朋友:唐人官方文书是英文乎? 再引佛门的用例。《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列出的未来佛名中有“南无十千光明庄严佛”。《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云:“若诵七百千遍,即了过去,知宿命事。若诵八百千遍,即得宝印三摩地。若诵九百千遍,得一切菩萨神变加持。若诵十百千遍,得一切如来灌顶佛地,与一切如来同会。如是倍增,而获无量殊胜功德。”这两部佛经,当前仍在流通结缘,不算罕见。此外,宋朝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有“十千童子乐无涯,河渚沙中共戏沙”这么可爱的诗句(附图)。敢问朋友:此英文乎?马来文乎?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论语》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面,紧接着便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缘故吧!(明日续完) 语林续拾(下)/鹰童(居銮)
7月前
7月前
9月前
9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