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校园性别暴力
话柔南 道柔北
欧妙香 | 为孩子们织起保护网
前阵子的“中学生深伪不雅照”案件,犹如平地一声雷,震响了人们对校园性别暴力的关注。从原本的深伪不雅照持续延烧至中学版的#metoo运动,一位又一位受害者挺身而出,揭露隐匿内心深处的不堪回忆。
2天前
话柔南 道柔北
焦点
【校园性别事件簿/04】校园性别暴力中的受害者、加害者与处理者
每次危机,就代表一次重新审视、学习和完善体制的机会。再加上时代变化越来越快,世代之间对问题的看法,甚至微小至时间感,都有差异。陈如湘举例,同一个行为,有人立刻觉得被侵犯了权益,有人等到事件爆发才意识到那是不对的。她称之为“文化敏感差异”。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黄冰冰、陆家明 回到校园性别暴力事件的处理,马来西亚工艺大学教育学院辅导与咨商系高级讲师陈如湘提醒,如果学生愿意向学校求助,就表示信任学校,否则可能立即发布到网上了。“这份信任需要被学校看到。”校方收到投报,一般会即刻处理,以免破坏信任。 信任需要维持。陈如湘点出,有可能学生信任校方,只是学校申诉管道不够明确,只好转向其他管道。又或者,有求助管道却不够透明,不够及时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被重视。 她建议所有教育机构建立非常明确、透明的申诉管道,详细至负责老师和上报单位。“但这有可能回到人的问题。负责的人有没有足够的敏感度,能确认事情的紧急和重要程度。” 加上世代差异,网络世界里,即时通讯软体、社交平台的回复都是飞快的。学生投报后自然希望能获得立即回复。但是站在校方立场,为不错怪任何人,一定倾向谨慎处理,需要时间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时,校方可安排一位专责老师时时与投报学生保持联系,告知事件进展,才能确保有效的双向沟通。否则,学校常常接收学生投诉后就记录在案,学生只能干等校方处理,不知进度。 可协助加害学生 校园性别暴力事件的加害者,有可能是未成年。此次风波,有声音认为加害者只是未成年,还小,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这些话语则让同样是未成年的受害者备感心寒。 面对犯罪的学生,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副会长王妤娴认为最重要的是,让他与家长认知到,那是犯罪行为。而且,如果受害者要报警和进入司法程序的话,那是他们的权益,加害者无权阻止。他们必须面对且为自己的错误、罪行负责。 但是校园里的任何事务都不应乖离教育,立场应是陪伴和教育学生面对错误,从中学习,以后的学生也会比较安心认错。陈如湘举例,学生一旦怀孕就被开除,如果校方总是杀一儆百,那未来,犯错的人是不是越藏越深? 即便已经开除,她认为,老师仍然可以陪同犯错者去面对,或者提供父母相关资源或法律援助。不过王妤娴提醒,为避免冲突,校方协助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人选不应重叠。 教职员涉案第一时间须停职 如果加害者是教职员,王妤娴严正强调,只要曾经涉及性别暴力事件的人,都不应该有机会再从事任何能够接触到儿童或青少年的工作。 若教职员涉案,第一时间必须勒令停职。若此时涉案教职员提出辞呈,王妤娴建议,校方应该向对方说明,必须先完成内部调查。然而,校方无从拒绝辞呈,因此,可以发出“要求解释信”(show cause letter),要求对所指控的不当行为作出解释,并表明会进入内部调查程序,至少涉案老师和事件都会留下记录。 “我没有错”的受害者姿态 “如果没有美国开始的#MeToo运动,延伸到台湾;如果这些性暴力事件没有被揭发,媒体没有报道让大家更有意识的话,我觉得今天可能不会发生现在的#MeToo。”陈如湘说。虽然这次校园性别暴力事件引起社会公愤,但也让人看见受害者不再只有羞耻、柔弱、害怕的一面。 其实,性别暴力的范畴非常广阔,从言语性骚扰、肢体性骚扰,到此次深伪不雅照的数位/网络性骚扰,还有非礼、强暴性侵、性猥亵、性诱拐等等……王妤娴提醒,不同事件,幸存者受害当下会有不同情绪。 此次中学生深伪不雅照算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性别暴力手法,受害者的照片被偷取换脸,制作成深伪裸照。当中的羞耻(shame)和愧疚(guilt)比起性骚扰、性侵事件相对少。在社会仍然非常强调贞洁的氛围下,性骚扰、性侵事件更容易引发羞耻和愧疚。最常听到的就是,受害者被检讨穿着太过张扬或不检点。 不过,王妤娴提出另一案例作对比。一对情侣确实拍摄过亲密照片,但照片被伴侣上传时却被“换身”成裸体合照。这与照片被陌生人移花接木相比,两者伤害是不同的。 “什么时候我们真的可以,不管有没有做什么,都可以很坦荡荡地说‘我没有错’,我就觉得那是真的进步了。” 大人们请do something 此次风波还让人看见世代之间对网络性别暴力的认知,以及态度差异。网络性别暴力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许多青少年早早就社交媒体上面对许多网络性骚扰。申诉师长,很多时候只换来一句“拉黑”,久而久之,青少年也懒得向“大人们”汇报。 王妤娴建议,师长可以更进一步向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投报,让政府机关有所纪录,有足够的数据让政府知道事态严重。 当然,投报不代表孩子不会继续受到网络骚扰,但是“do something”(做些什么),能带给孩子更多力量。否则,孩子可能一直觉得跟大人说也没用,“到时真的遇到更大的事情时,他们就会觉得‘讲了也没用’。” 王妤娴也提醒,所谓的“坏人”一定会在大家面前扮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唯有塑造一个天使般的形象,他才会很难被举报。” “可是,”王妤娴强调,“任何性别暴力事件,一定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大人们切记,很多时候受害者会有一些细微变化,只要问一句“我发现你最近好像不太一样了”“可以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吗?”他们可能就愿意倾诉遭遇了。 #MeToo风起,致每个遭遇性别暴力的你:这不是你的错。 相关稿件: 【校园性别事件簿/01】中学生深伪不雅照事件 进击的受害者掀校园#MeToo 【校园性别事件簿/02】进击的受害者:勇敢背后的心力交瘁 【校园性别事件簿/03】校园性别暴力处理指南:没人再因同一个加害者受伤
5天前
焦点
更多校园性别暴力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