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

(昔加末6日讯)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日前召开年度会员大会及改选,林烟煨获选出任新届会长。 本届董事会改选,该会秘书处共收到11份提名表格,完全符合该会章程的董事会法定人数,因此没有出现竞争,11名提名人全不战而胜。 在复选程序中,新届董事会一致推选林烟煨为新届会长,署理会长为李植友,卸下会长职的李思华则担任财政。 李思华致词时表示,基于他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把捧子交给更有才华及远见的人。 来自金马士的林烟煨为骨科医师。他指出,此次改选的结果是在上任会长妥善安排下顺利诞生,他感谢李思华放下身段担任财政一职,未来继续在组织内携手共进,一起为会员争取权益。 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促请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设立特别小组,协助会员处理在2016年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下所面对的法律问题,确保中医药业者不会受到不公对待。 该会会员大会发起临时动议,出席会员一致通过以上提案。该会担心此法令与传统中医药的认知有所偏差,以致中医药界同仁在某些因素下被误解而面对法律制裁,对同业极不公平,希望总会能为受到误解的会员发声撑伞。 进行大会之前,该会也召开一场主题为《中医药业面临的困境》的研讨会,出席者包括会务顾问郭怡捷。 郭怡捷在研讨会上表示,3月1日正式实行的“2016年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775法令)对中医药业而言是一个转捩点,同行必须接受已进入政府约束的时代。 “此法令的刑罚很重,我们早已知道会面对这种约束,但行内仍有很多同业不愿意接受法令的存在。” 他表示,业者不能怪执法单位,毕竟法令早已存在,所以业者要重新定位,自我规范和遵从法令,惟他担心在法令下,传统中医药业者在没有错的情况下被执法单位误解。 他强调,传统中医药分为文化、经济和药三大部分。 “中医的根是一种文化,如果没有文化,我们走不远,因为有文化才支撑我们到今天。我们是从文化中形成体系,才引发经济价值。因为有经济价值,结果很多同业严重乖离了初衷,只注重在经济价值上。” 他希望同业们继续保持初衷,把中医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2025至2026年度董事会: 会长:林烟煨,署理:李植友,副:杨天仕、吴立友;总务:邱广发,副:廖奎鉴;财政:李思华,副:余金城;交际:刘锦坤;文书:赖必有;董事:林国槿、黄子业、马济弘;查账:罗智宪、罗启发。
4星期前
(昔加末12日讯)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昨日举办大马传统中医药未来与发展交流会,并在会上成立传统中医药发展工作坊小组,由纯正医药联盟主席黄胜杰博士担任主任。 传统中医药发展工作坊小组也由拉曼大学(优大)医院院长刘会平和吉亭中医学院院长刁吉亭博士担任顾问。 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会务顾问郭怡捷表示,该小组将著重于配合国家医药制度下,在大马传统中医药业寻求发展空间,创造更有利于行业的空间。 郭怡捷致词时指出,植物药并非中药,若把中药当作植物般研究,两者混为一谈不视为中药和公布结果,会让民众混淆。 “中药是要论其特性、泡制后的情况,才是负责任的中药说法。” 他提到,从中医角度论“有毒”实则形容药物的特性和偏性,并不是指药物有毒。若中药无偏性就不是中药,唯中医药业者知道如何排解、减轻与加强药性,切勿让中医以外人士谈论“中药有毒”一事。 他同时提及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于8月1日正式落实,将针对违例者发出警告,明年开始将直接对付违例者。他不否定法令的管制,但却担心在不了解之下执法时会有所偏差,担心同业因此受到不公平对待。 “我期待能够解除这些障碍,我们必须探讨如何解除障碍。” 刁吉亭表示,当初落实消费税时,已有一批老业者退休,如今即将迎来电子发票,再有一批老业者不要继续营业。 “中医药业如今来到了一个转折点,要探讨未来发展的情况,要符合大马的国情。” 与此同时,黄胜杰表示,纯正医药联盟是医者与药者,以及消费者的平台,宣传合法的行医,而他的发展方向则是在更多的医院创设中医部。 东方中医药院校友会会长莫创凯指出,卫生部把所有中医药业的问题都交给委员会处理,但委员会内的成员彼此专业各异,许多问题最后都不了了之。中医药业需要更强大的新组织为基层发声。 柔州中医药发展小组主任罗达盛和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副会长林烟煨也出席昨日的交流会。 刘会平表示,他身为西医,很期待有一天在中医领域挖掘到好人才,帮助人民。他反对中医西医化,并举例若把中药微成份论就成了西药,会毁掉中医药业。 他希望马来西亚能把传统中医找回来,不要盲从学西医。中医能够有西医的理论与知识,但需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有自信,靠著不断的锻炼与治疗手法,精进助人。 他认为,中医博大精深且讲究悟性,不若西医办容易,即使是背了处方,但还是会因时因地因病人而有所不同。 “中医用药是很大的智慧,好比不同地方种出来的当归质量是不一样的,如何掌握与使用非常重要。” 刘会平提到,中医的能力再强,但若不会用药也是不能的。若自己都不能掌握,又如何能够确定开的药是好的? “还有,熬药也必须有经验的药工处理,好比说下药熬煮的顺序是会影响所熬出来的药。中医药有效没那么容易,学中医不容易。” 他也认为,中医的师徒传承是最有用的,要著急与传承老中医的技术与理念,而中国最近就通过成立民间中医师协会,认证民间老专家。 他也提及优大的中医开设已有2年,西医1年,如今面对磨合的问题。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