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山猪

16小时前
5天前
6天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4月前
7月前
9月前
步行返回度假村途中,前方一群觅食的山猪走出山林,一只像是老大走在最前头,摇摇晃晃的笨重身子往草丛嗅,看见我们,呆了片刻,再折返林子里。一只落单的长尾猴,在树上好奇地凝视我们。是的,我们才是闯入此地的陌生访客…… 收拾行李时发现,行李箱上还挂着几个月前入住The Datai Langkawi度假村的标签,结果今天我又来叩门了。只能说这真是个美丽的巧合,或许也是跟这家度假村特别有缘。不同的是,这次被安排入住私人别墅,是位于树林中质感淳朴迷人的独栋木屋。再次飞到岛上,是受邀前来试驾一款新推出的豪华房车。开着许多人心目中的梦幻豪华房车环绕岛屿,没想到会是那么愉快的体验,比在城市、在高速公路上试驾有意思多了。当车子返回绿意盎然的度假村时,我将钥匙交给负责人,似乎还有一丝高速奔驰后的晕眩和快感。 我喜欢The Datai Langkawi的绿,从度假村入口开始,一路经过大厅、客房、泳池和餐厅,里里外外都是赏心悦目的绿意。上一回入住度假村的客房,居高临下视野非常好,我的房间落地窗外是一片错落有致的绿植。结果那几天总是舍不得拉上窗帘,任由日光慢慢地从一面墙移到另一角,慷慨而充沛地洒在每一株植物上。 隔天一早起来用过早餐,参加了度假村安排的自然行导览。导览员Shakira说起故事很生动,一对栖息在大树上十多年的海鸟,听她娓娓道来是一则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我们仰望树梢的巨型鸟巢,虽然此时此地完全看不到海鸟的身影,却好像已经跟它们非常熟悉。她提起自己被猴子企图攻击的经过,轻描淡写,实际上惊险异常。在岛上工作一年多,她早已经历过太多大自然令人惊叹又畏惧的力量。 步行返回度假村途中,前方一群觅食的山猪走出山林,一只像是老大走在最前头,摇摇晃晃的笨重身子往草丛嗅,看见我们,呆了片刻,再折返林子里。一只落单的长尾猴,在树上好奇地凝视我们。是的,我们才是闯入此地的陌生访客。 [nonvip_content_start] Shakira说,这一区没人猎食它们,所以它们也少了提防之心。我提起自己十多年前来采访生物学家的自然探险之旅,彼时常常看到老鹰盘旋空中。据说后来岛上许多发展建设,老鹰少了很多。 那年来浮罗交怡岛,住在另一家度假村的小木屋,深夜听见类似小孩的哭叫声,嘹亮无比,不免心里发毛,又不敢开门探问。隔天在度假村泳池里,又再听到这吓人的声音,抬头一看,一只羽毛色泽鲜艳明亮的犀鸟正栖息在泳池旁的树枝上。这才知晓,原来那是犀鸟的叫声。 Shakira建议我们参加傍晚的beach walk,沿着沙滩体验另一种不同的生态环境,或许还可以看见一群海鸟翱翔蓝天。我语带遗憾表示,午餐后就要离开度假村了。“那下次再来!”她轻快地说,仿佛,跟大自然的约定就那么简单。
9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2年前
卖干盘面的,也卖哥罗面,还有猪杂汤,这里直接叫杂汤。也有云吞。哥罗分红白黑。都要了,反正人多。小朋友看傻了,问:干盘和哥罗有什么分别?什么是红白黑?负责接待的当地小伙答曰:都是一样的。 好友带小朋友去砂拉越参加丰收节。这是达雅人大日子。多年前在古晋参加过,旅游局主办:大官们演讲比赛,土著服饰鲜亮得像晚礼服。酒杯嘛,是龙舌兰酒tequila的shot杯。就是一场旅游秀。 好友说这次是正式探防长屋,而且不是大城市,而是中部小镇。这有点意思了,欢喜随大队。 这里不是《小星星》,当然不谈丰收节。去了几天,吃最多的,除了山猪和野菜,就是哥罗面和干盘面。 就不解释这是什么面了。20年前,或许东马人吃亚三叻沙还得去槟城。现在斗湖的虾面还好过槟城的许多名店。最好吃的炒粿条,不是那些搞笑的轮胎奖网红店,而是在南马。 说了这许多,结论就是现代人口自由流动,全国都可以吃到各地风味美食。雪隆区的古晋叻沙,连东马人也惊叹。息怒息怒:肯定是东马人开的啦。 抵步第一个午餐,就是干盘面。大型茶餐室,各种华人和土著美食俱全,也有清真食品。这里的摊档各族混杂,你吃你的,我吃我的。茶水同一来源,一点问题都没有。西马的问题,谁搞出来的? [nonvip_content_start] 卖干盘面的,也卖哥罗面,还有猪杂汤,这里直接叫杂汤。也有云吞。哥罗分红白黑。都要了,反正人多。小朋友看傻了,问:干盘和哥罗有什么分别?什么是红白黑?负责接待的当地小伙答曰:都是一样的。 一时不忿,忘了自己长辈身分,抢答如下: 1.面条。哥罗用的幼细,带卷。有点像马六甲出名的蓝色怪兽零食面。干盘较扁阔,有点像客家面。 2.配料。哥罗用叉烧。干盘用肉碎。前者有时也会加点肉碎。共同点是下猪油、葱花、炸红葱。叉烧不是西马那种油多过肉的梅头甜叉烧,那是大马独创,应该申请美食遗产,肉骨茶没有资格。这里的叉烧是肉染红切片那种。对了,像槟城云吞面。 3.湿度。哥罗多点油汁,有的还带点汤水,筷子翻两下就和乐融融。干盘就是干,只下猪油,要淋两匙汤才翻得动。也因如此,特别香馥。干盘够干,所以用盘盛装就行。哥罗就要用碗了。 4.蘸酱。哥罗配辣椒酱。干盘配辣椒丝。东马大家都爱加点醋,嫌不够味。红的是捞叉烧油,也有演变成像南马般捞辣椒酱。黑的就是黑酱油。白的原味。干盘一般只有原味。 5.源地。南砂古晋,哥罗面店多过万能多多。哥罗原就是粤音“干捞”。往北,渐入福州人地盘,干盘是福州美食无疑。中砂的诗巫,哥罗就没南部那么普遍了。福州人骄傲,不屑哥罗。因为他们还有鼎边糊。 小朋友目瞪口呆。小伙有点不爽了:安格,你说了一大堆,你会不会的?答曰:听来的啦。安格不是专家,大家别当真。要正式答案问知食份子。哦,面来齐了。快吃。 就这口贱,种下祸根。从此全程有人殷勤招待,火烈米酒日夜不断。回来不久就生病了。 这篇是躺着写的。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