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客工

(新加坡20日讯)客工人权组织呼吁新加坡政府,为雇用客工的企业提供12个月的交通补贴,帮助他们逐步淘汰使用罗里载送工人的方式,转而使用更安全的交通工具,比如巴士或小型货车。 《8视界新闻网》报道,客工援助组织温情之家(HOME)今日发表文告说,建议政府在拟议全面禁止使用罗里载送工人的同时提供补贴,并给予企业一定的过渡期。 具体来说,大型企业应该有18个月的时间,逐步淘汰使用罗里载送工人,而小型企业则可以获得36个月的过渡期。 这个安全课题自2006年就在新加坡国会上提出,因为缺乏安全带和防护栏,一旦罗里发生碰撞或突然刹车,客工将面临重伤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组织建议全面实施禁止这类通勤方式。 组织也提议,补贴可以逐步减少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例如资助企业购买巴士或小型货车、招聘与培训司机等。 为了鼓励企业尽早采取行动,除了提供12个月补贴予提前实施措施的公司,政府还应该提供一次性额外补助。 为了进一步推动改革,组织也提出几项建议,包括设立专门的巴士公司、使用退役(寿命17年)的公共巴士、加强安全规定执行、提供公共交通补贴。 组织也向经常乘坐罗里通勤的客工了解到,他们普遍对于这样的通勤方式安全性表示担忧,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够采取行动改善他们的通勤条件。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新加坡25日讯)两名客工奋力救下站在组屋外沿的男童,事发时他们都想起了家中小孩,心中只想着赶紧把男童救下,而忘了自身危险。 《联合早报》报导,两名客工为来自缅甸的萨杜亚昂(26岁),以及来自孟加拉的雅伊尔素(34岁),他们不相识却联手救下一名僵立在组屋三楼外窄小窗沿上的三岁男童,并获得新加坡民防部队颁发民防社区援救者奖。 10月20日上午11时50分,萨杜亚昂正前往教堂参加活动,经过坎贝拉路第350C座组屋时,发现一名3岁男童站在窗沿上,情况危急,他马上挺身而出准备援助。 千钧一发之际,他发现雅伊尔也在楼下尝试爬上楼,但由于身穿长裤行动不便。两人于是合作,互相支撑,成功让萨杜亚昂爬上3楼窗沿。 萨杜亚昂随后沿着狭窄的窗沿,贴墙小心翼翼地移动,逐步接近男童并把他送回屋内。 “男孩也紧紧地抱着我,他没有哭,但显得非常害怕,手也很冰冷。” 萨杜亚昂说,当时有不少人围观并告诉他已经通知了救援人员,但他还是担心会发生意外,才决定挺身而出。 “那孩子就像我的侄儿女,我非常担心他的安全,心里只想着救人。” 另一位英勇救幼童的雅伊尔说,当时看到孩子处于危险,立刻联想到远在家乡的7岁孩子,因此毫不犹豫地与一位大叔冲上三楼,敲门提醒住户,但却没有人应门。 他担心男童的安危,于是迅速跑回楼下,尝试爬上去窗沿救人。这时萨杜亚昂也赶到,两人经过简短沟通后,本着救人的心态,于是协力在5至10分钟内成功将男童救下。 “这本来就是一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足挂齿。” 雅伊尔说除了他们两人帮忙,也有好心居民在楼下拉着被单的四角,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安全网,时刻准备在孩子失足时接住他。 新加坡民防部队第三分区司令林明辉上校,今日颁发民防社区援救者奖(Community 给二人时,表扬他们挺身而出为他人提供帮助。 “他们的英勇行动和迅速反应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我希望他们的无私行为能够激励更多人站出来,当别人遇到危险时伸出援手。”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