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大学生

马来亚大学数据分析学会(UMDAC)成立于2023年,为了提供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必备的数据技能,UMDAC专注于弥合学术与行业之间的鸿沟,通过推动实践学习、行业交流和技能发展等举措促进学生成长,并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的机会,确保会员能够充分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2023/2024学年UMDAC主席、电脑科学(数据科学)学士课程学生Thayananth Kumaresan表示,“我们与业界领导者如亚航(AirAsia)、埃森哲(Accenture)和UMobile合作,让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市场趋势。例如:‘数据科学行业讲座’系列等活动,旨在让我们的会员与业界专家联系,提供宝贵的见解,帮助他们将自身技能与就业市场需求对接。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搭建学术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桥梁,确保我们的会员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具备业界竞争力的人才。” 办竞赛训练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成果 UMDAC对体验式学习的承诺进一步体现在其标志性活动——数据科学数字竞赛(Data Science Digital Race)和数据马拉松(Datathon)。这两项比赛旨在考验参赛者的分析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充满挑战和高压的环境中锻炼自我。 数字竞赛(Digital Race)邀请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合作,在紧迫的时间内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数据问题。参赛团队需分析数据集、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向评审展示成果。这一竞赛模式不仅强化了编程、统计分析等技术技能,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适应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成长。 同样,数据马拉松(Datathon)是UMDAC的旗舰活动,为参赛者带来一场持续多天的挑战。比赛从数据可视化的研讨会开始,让学生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深入研究真实数据集,提炼见解,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该活动不仅让学生通过行业导师的指导和反馈接触行业标准,还促进了团队合作与人际网络的拓展。为了激励创造力与卓越表现,数据马拉松设有丰厚的奖池,鼓励参赛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行业竞争力。 打造能激发学生自信与创造力的平台 从研讨会到竞赛,UMDAC持续激励学生把握不断变化的数字时代所带来的机遇,鼓励他们积极投身数据科学领域,迎接未来挑战。 Thayananth补充:“随着UMDAC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使命始终明确:培养新一代数据科学家和创新者,使他们能够推动各行业的数据驱动决策。我们的研讨会、竞赛和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让学生能够探索职业机会、积累实际经验,并与行业领袖建立联系。我们希望UMDAC成为一个激发自信、创造力,并让学生能够勇敢迎接挑战的平台。” 更多【新教育】: 泰莱大学服装设计工艺课程 学生国内外参展成果丰硕 设计,为全球问题寻方案 2024 AYDA设计奖成绩揭晓 克丽蒂依莎《Tomorrow is Spring》 荣获2024年BMW短片奖大奖
4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主持人: 你好,请你救救我。 我今年21岁,大学生,成绩优异。 上个月我被捉到躲在女生厕所偷拍女生如厕。 校方打算报警和开除我,你可以帮我证明我是因为心理生病了才会做这种事吗? 你不会见死不救吧?你不会让我的前途毁于一旦吧?我保证我会痛改前非的。 后悔的人 依精神病诊断手册 病态偷窥要符2条件 后悔的人: 你好。 偷窥被捉包并且需要付上惨痛代价,现在的你一定感受很难堪很煎熬。你提到要求我们证明你乃是因为心理疾病而无法自控地偷窥,这种状况病理上称之为病态偷窥(voyeuristic disorder)。 有偏离正常的性行为,并不代表就是有精神和心理疾病。 根据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 5,要符合病态偷窥的条件,患者需要满18岁,并在持续6个月的情况下,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通过持续偷窥才能感受到性欲或勃起;二、严重失去生活功能,比如工作、上学或社交。 如果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都不归类为有精神疾病,而无论有没有精神疾病,偷窥别人,也是个人选择的道德行为。 数案例法律诠释不同 法律是维持社会正义的途径,也是重要的道德支柱,且让我们来看看几个法庭案例: 2015年,英国警方逮捕了一名臭名昭彰的偷窥者保罗阿沛比(Paul Appleby)。他于2014年11月1日至12月4日短短5周内,拍下将近9000张的偷窥照片。 在面对庭审时,辩护律师亚里斯泰依万斯(AlistairEvans)声称阿沛比犯罪行为是“一种‘冲动和瘾癖’,他需要接受治疗”。他以“上瘾”的理由,即病理化不道德行为,导致法官对他施予宽容以成功逃避牢狱之灾。 另一名偷窥者安德鲁马克雷(Andrew Macrae),于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19日,共拍摄下4万9000张偷窥照片。在2018年的庭审中,也利用了相同的法庭策略逃避法律责任。庭上,法官杰瑞米东纳(JeremyDonne)在判词中充满慈爱地说道:“……你的行为无疑是可憎的,会引起所有人的深深反感。另一方面,你患有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即窥淫症和恋物癖性变——这在国际疾病分类中有定义。你开始接受来自精神病医生的治疗,他们认为你有低风险再犯的可能性。” 法官质问犯罪前为何不治疗 另一名偷窥者史丹福肯帝(Stafford Cant),于2010至2017年间,偷拍下22万张偷窥照片和20部录影。辩护律师米雪庄生(Michael Johnson)再次采用了相同的战略,声称:“我的当事人患上了忧郁和焦虑症,在病态和无助的状况下,他利用偷窥解决内在压力。他生病了。心理治疗的认知疗法(CBT)可以挽救这个人,而不是牢狱处罚。” 然而法官西蒙伯克森(JudgeSimon Berkson)却判处他3年徒刑。他在判词中有一段引人深思的提问:你能在被捕之后寻求治疗师的帮助,可是为什么你不早在犯罪前就寻求治疗呢?” 同样行为,得到不同的法律诠释,偷窥到底是生病还是犯罪?伸张社会公义与促进偷窥者的个人健康,哪一个比较重要?由此可见,窥阴癖好的精神健康因素与法律道德标准的执行,是有争议性的。 轻判对惯犯无遏制作用 事实上,许多寻求治疗的案列,超过90%是因为得到了一个惨痛的“wake-up call”,引发强烈的恐惧或羞耻,才愿意踏入治疗室寻求改变。 我们需要明白有一种人性叫:不见棺材不掉泪。 根据新闻记载,有些惯犯如果当场被轻易放过,他们收拾心情后会于几天内重返犯案现场重抄旧业,新加坡的黄坤杰(译音,英文名:Gary)就是一个例子。判刑过轻对他起不了遏制作用,导致他常年进出牢房。在其他案例当中,偷窥行为甚至还可以得到奖励,比如把偷窥照片上载色情网站以换取酬劳,或者得到同侪的崇拜等。 当所作所为和潜在代价不成正比时,偷窥者会改变他们的行为吗? 受害者难摆脱心理阴影 切勿忘却偷窥事件中那些无辜的受害者,除了恶心、愤怒、恐惧,有些案例会陷入漫长的焦虑和忧虑。 她们会日夜提心吊胆,无法自控地猜测被偷拍的照片是否有自己的容貌特征、是否已在网上大量流传。陷入没有答案的怀疑当中,犹如怀抱一颗不知哪天会爆炸的炸弹,这种看不见尽头的煎熬,你能忍受吗? 除了需要自费心理治疗的费用,有些受害者可能还要承受家人或朋友的不谅解,有者还要忍受冷讽热嘲和侮辱,难听的言语包括:“你又没有被强奸,为什么这么放不下?”、“都是你长得太美才会招惹这种麻烦”等等。 事实上,还有一些案例,因为害怕而不敢再使用公共厕所,而宁可忍受尴尬的情况,包括在裤子里排泄。 受害者的阴影,会随着偷窥者入狱而挥一挥就消失不见吗? 蹲牢接受治疗是良方吗? 偷窥者服刑期满就得自由,受害者的心理负担可有期限?而到底怎样的方案才能有效解决窥阴问题呢?一面蹲牢,一面接受治疗,是否是两者兼顾的方案? 我在讨论中都引用外国案例,而非大马的,因为我在思索当你得到大马相关的法律资讯后,我到底会不会在治疗室等到你? 这一句“你不会见死不救吧,不会让我的前途毁于一旦吧?”——这究竟是一位悔恨的年轻人在内心绝望的呼救,还是一位聪明的年轻人精巧地善用人们的同理心,试图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争取宽容? 主持人上 ■小启: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尔会跌倒、甚至受伤。《让心亮起来》愿意听你的细诉,并安排辅导机构为你排忧解难。 读者无论在亲子、生活、学习、职场、家庭、爱情、友情、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感到迷惑,都欢迎写信来交流,寻求心灵咨询。 不过,《让心亮起来》并不是一个来函必答,有求必应的专栏。主答机构有绝对权力拒绝答复不宜在报上讨论的议题,或是性质类似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谅解。 来函请寄: 《让心亮起来》负责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博爱辅导中心新山分会 地址:02-45, Jalan Masai Jaya 1, Masai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脸书:新山博爱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016-275 9195 工作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务收费:半津贴制 如有任何疑问, 欢迎您拨打 016-275 9195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